技術簡介
工研院微奈泡臭氧水裝置應用於草莓病害之防治。
現今許多的農業生產仍以噴灑農藥方式進行病蟲害防治,然而現代人類積極追求「有機與健康」,因此極需要一種既無毒且無二次汙染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本技術利用工研院開發之VUV光源產生高濃度臭氧,與水高壓下混合,再將氣水混合物流出,以獲得微奈米氣泡臭氧水。此臭氧水可提升與殺菌(或被分解)物種之接觸時間與接觸面積,且能源利用率高,可應用於各式殺菌及分解有機物。
特色與創新
本技術主要係針對農業用途開發,因此具低成本、高臭氧水濃度、高產率,且可連續大流量輸出臭氧水效能,故適用於溫室、植物工廠以及各式殺菌及分解有機物用途。
常見臭氧產生方式為氣體放電(CD)型、汞UV型兩種,其臭氧產生效率低且有環保議題,而電解臭氧水成本過高,因此皆不適於農業用途。本技術為國內首件可以供應大面積農場使用的微奈泡臭氧水裝置,具安全、便利等實用性,並可調控濃度及進行流動式或噴灑式殺菌。
本產品具有殺菌、分解殘留農藥之功效。可應用於植栽病蟲害防治、溫室空間/管路系統/水質暨養液系統等之殺菌,以及植栽採收前之葉面殘留有機物(與農藥等)分解、採收後及運送期間的保鮮、防霉處理等。
應用與效益
本技術已進行多項專利佈局,並與國內多家農園溫室業者合作,經檢驗顯示對蘭花鐮孢菌、草莓炭疽病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鬚髮癬菌等具殺菌功效,另外還可分解殘留農藥。
工研院微奈泡臭氧水生成裝置係利用自行開發之VUV臭氧生成模組進行氣相臭氧之生成,且使用新型之超微細氣泡生成技術,調控兩者間之氣/液比而生成微奈泡臭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