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綠金商機無限大 工研院攜手台糖打造美麗循環新寶島

日期:2018/12/04

工研院與台糖今(4)...(詳如圖說)
工研院與台糖今(4)日簽署合作意向書,宣布雙方攜手投入六大主題,同時開展國際合作並建立國際型循環經濟模式,共同為台灣創造更多循環經濟與再生能源商機,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左一)、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左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中)、台糖董事長黃育徵(右二)、台糖總經理管道一(右一),共同舉行工研院攜手台糖「打造美麗循環新寶島」焦點儀式。

臺灣90%以上的能源、肥料及飼料,及60%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循環經濟」是兼顧經濟與環境的發展模式,帶給臺灣經濟翻轉的契機。想像一下,在臺灣沿海常見的廢棄牡蠣殼,透過循環再生技術,提煉出應用在藥物成型原料的碳酸鈣,從毫無價值,翻轉到每公斤銷售價格上看500元!在經濟部的支持下,工研院與台糖積極配合推動循環經濟計畫,於今日(4)簽署合作意向書,宣布雙方攜手投入六大主軸,包括循環生技園區建置、沼氣發電、冷鏈物流、生醫科技、資源循環、綠能節電等,建構臺灣循環經濟生態鏈,同時進一步與國際接軌,開展國際合作並建立國際型循環經濟模式,共同為臺灣創造更多循環經濟與再生能源商機。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工研院對臺灣科技、電子產業發展貢獻很大,只要講到台積電、聯電等半導體產業,一定不會忘了提到工研院,工研院幫助臺灣產業培育很多大型企業,顯見工研院有很大能量,而且這股能量一直存在,要有好的組合跟安排才能讓英雄有用武之地。這次台糖跟工研院的合作,就是讓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最好結果。他也認為,經濟部應該做更多媒合工作,把能量與空間資源做好的配置整合,讓好的結果繼續發生。

台糖董事長黃育徵表示,過去一百多年來 傳統GDP導向的成長模式,已無法反映臺灣未來的方向與目標,需要重新對臺灣未來的成長做定義。他建議,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臺灣在推動永續的共同語言,而循環經濟正是落實SDG最重要的策略。

黃育徵說,循環經濟已不是選項,而是臺灣必要走的路。希望透過與工研院的合作,把循環經濟的精神帶進來,把其他的政府機關帶進來,把國際的思維帶進來,讓合作的引擎越滾越大,產官學研等各界一起合作,一起投資循環經濟。

對於與台糖攜手,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台糖是台灣農產規模最大的國營事業,有資源、有題目,還能提供實驗場域;工研院有人才與科技研發能量,兩者合作,可以從循環經濟的材料、製程、設計到整個系統,來改變臺灣農業經濟與產業結構。

劉文雄強調,循環是追求永續、與大自然共存的重要環節。他引用愛因斯坦的話指出,「重複做同樣的事情,卻還期待會出現不同的結果,那是瘋子。 」我們不能重複過去的線性經濟,而追求地球永續。臺灣資源有限,要追求好的成長,在循環經濟上要好好努力,絕對可以成為世界上的亮點。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進一步指出,過去大量生產,形成生產過剩等問題,現在是處於活用過去積累的時代,須從源頭思考循環經濟,以及從累積的城市垃圾中發掘重回產業循環的機會。循環經濟是新的領域,顧問公司Accenture將循環經濟的商業模式歸類為五種,包括:「循環供應」、「資源回復再造」、「商品生命延長」、「共享平臺」及「商品即服務」等模式,任何一種模式皆需各界以緊密合作取代單打獨鬥。工研院積極投入循環經濟科技研發,今年8月1日設立「循環經濟策略辦公室」,期以跨領域研發優勢,協助產業邁向循環經濟新藍海。

工研院和台糖將投注更多資源在生技園區建置、沼氣發電、冷鏈物流、生醫科技、資源循環、綠能節電等循環經濟重要議題;以目前生技園區中進行建廠示範的牡蠣殼碳酸鈣提煉為例,碳酸鈣用途廣泛,除了添加至食品外,也是藥品賦形劑原料之一,協助藥物成型;倘若能將臺灣西部沿海常見堆置於路邊的廢棄牡蠣殼進一步從中提煉碳酸鈣再利用,不但從毫無價值廢棄物,翻轉到每公斤銷售價格上看500元,發展至一定規模後,未來將可望因此取代進口藥物賦形劑原料。Research and Markets報告指出,今年全球賦形劑市場預估約新台幣1,920億元,以年複合成長率5.9%推算,2023年將達2,559億元,若以IEK consulting 報告中碳酸鈣佔整體賦形劑市場5%計算,估計2023年碳酸鈣市場將達新台幣129億元。另外,沼氣發電技術全球都在積極發展中,英國已經有應用先例,透過沼氣發電技術,將傳統堆肥場中禽畜糞、果菜等廢棄物轉化為能源,進而發展沼氣設備國產化,推動沼氣發電產業鏈。未來,工研院與台糖也將循合資公司模式,與國際合作並建立國際型循環經濟模式,期待能以循環經濟取代線性經濟,進而改變臺灣現有商業模式,成為驅動臺灣未來經濟的新引擎,增加就業機會,創造新形態產業鏈,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新聞附件-六大主軸的合作內容

主軸

合作內容說明

循環生技園區建置、
資源循環

  • 牡蠣殼提煉碳酸鈣技術
  • 工研院協助將牡蠣殼廢棄物有效再利用,創造高附加價值產品(食品級及藥品級碳酸鈣),讓牡蠣殼從毫無價值,翻轉到每公斤銷售價格上看500元!未來發展至一定規模,可望取代進口材料。

沼氣發電、資源循環

  • 沼氣能源服務
  • 台糖預計成立沼氣能源服務公司,將請工研院協助對臺灣廚餘、水肥產業進行盤點,如等有機廢棄物,以達多元進料,共醱酵之循環經濟政策,並從中導入廢水零排放技術,讓水資源日趨嚴峻的今天,提高水回收率成為零排放之解決辦法。

冷鏈物流

  • 有機農產冷鏈倉儲
  • 臺灣市售生鮮農產品常面臨供需失調狀況,完整農業冷鏈系統急待改善與建置。台糖承先啟後,將打造農業循環有機園,其中冷鏈物流中心,將由工研院技術協助建置。

生醫科技

  • 生醫豬園區
  • 此為全豬高值化應用,能滿足生醫豬隻來源,進而完備生醫產業鏈。以膠原蛋白為例,膠原蛋白是美容聖品,因應此廣大需求,工研院與台糖協助高值化開發。

資源循環、循環生技園區建置、生醫科技

  • 酵素量產製程建置
  • 從材料研發、團隊及市場應用盤點臺灣酵素需求,並從中吸引國際大廠一起合作,發展酵素多元價值,提升高價應用,強化台灣在酵素研發平台能量。

綠能節電

  • 荷蘭溫室場域活化與生產系統開發
  • 台糖荷蘭分公司之溫室場域位於E.Heimansweg, Almere,佔地約3.7公頃。為活化既有荷蘭溫室場域,規劃導入溫室栽培生產系統,以高產量栽培、智能監控、智慧養液滴灌與光源控制生產高產值作物-草莓、藍莓、菌菇等。

工研院與台糖今(4)...(詳如說明)
工研院與台糖今(4)日簽署合作意向書,由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擔任見證人,見證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左一)與台糖董事長黃育徵(右一)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
碳酸鈣用途廣泛,除了...(詳如說明)
碳酸鈣用途廣泛,除了添加至食品外,也可協助藥物成型,台糖從廢棄牡蠣殼從中提煉碳酸鈣再利用,從每公斤10幾塊的銷售價格還可上看500元,未來可望取代進口藥物賦形劑原料,協助產業升級轉型、開啟循環商機,圖為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右)與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左)。

【新聞連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楊桂華
電話:+886-3-5914968
Email:youngharry@itr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