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吳志毅博士升任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

日期:2016/04/12

吳志毅博士(中)升任...(詳如圖說)
吳志毅博士(中)升任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由工研院院長劉仲明(左)頒授聘書,董事長蔡清彥(右)親自見證。

工研院今(12)日宣布,現任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代理所長吳志毅博士,正式升任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表示,帶動產業發展及轉型是工研院的重要使命,遙想1973年工研院成立之初,即被賦予提升科技產業的使命,而電光所正是導入積體電路技術,讓台灣半導體產業站上國際舞台的關鍵角色。站在台灣產業的關鍵轉折點,期許年輕、優秀的吳志毅博士能夠接續電光所過去帶動產業的光榮歷史,繼續為台灣科技產業的創新與升級而努力。

劉仲明院長表示,吳志毅博士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曾於美國英特爾公司擔任研發組長,並任教台大電機系與光電所十年,半導體相關領域學經歷豐富。面對創新經濟時代來臨,智能化的系統與服務將是下一波的科技發展重點,期待電光所在吳志毅所長帶領下,發揮本院在半導體及ICT之優勢,加速台灣科技產業持續翻轉躍升。

劉院長說,工研院當年在台灣高科技產業,特別是積體電路(IC)產業扮演的是執行者的角色,現在工研院與政府的關係可能要更像夥伴關係,許多不確定、困難的事情,工研院要走在產業前面。劉院長進一步指出,工研院已盤點出130多項跨領域的「開放式創新系統平台」,透過此平台的建立,除了培養內部人才,也容易吸引優秀的人一起參與。吳志毅所長2014年才加入工研院,已為工研院延攬多位好手,很快就能帶領電光所向前走,就是因為開放式創新系統平台的機制已很明確、透明,對人才的流動造成了正面的效益。

對於未來帶領電光所的重責大任,吳志毅所長期許完成三項任務,包括帶領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轉型、拓展國際合作,以及加強人才培育。吳所長指出,電光所今年起加入「系統」兩字,就是希望未來能朝軟硬體整合、系統方向開發;在國際合作上,要強化和國際大廠合作,把大廠的實力引入台灣,在台灣下單、設廠,對台灣有所貢獻。第三則是加強人才培育、延攬高階人才,持續聘僱優秀的工程師,因為優秀的人才將是電光所成長的關鍵。

吳志毅博士台大物理系畢業後及負笈美國,取得西北大學物理碩士、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美國英特爾公司,擔任研發組長,鑽研先進的超大積體電路(VLSI)製程技術。2004年返國於台大電機系與光電所任教。2014年正式加入工研院,擔任電光所副所長一職, 2015年並代理電光所所長。

任職工研院期間促成多項國際合作案,亦開創數個新研發主軸,如生物晶片、物聯網(IoT)智能感測系統、矽光子系統、智能多功微系統等,同時建置超高頻系統實驗室,提供高頻元件及系統研發環境,為台灣在此高頻範圍唯一的實驗室,並成功為工研院延攬多位產業及學界優秀高階人力。

吳志毅博士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光學電子設備和材料、半導體物理學,包括有機發光材料、金屬半導體介面、電子裝置和光學電子異質接面,在半導體相關領域學識豐富,發表期刊和會議論文200餘篇,並擁有多項美國專利。2009-2012連續3年獲得「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獎助計畫」。

【新聞連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王珮華
電話:+886-3-5918625
Email:mesple@itr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