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研院研發替代役 百人招募起跑!

日期:2017/09/25

工研院工程師許博爾(...(詳如圖說)
工研院工程師許博爾(中)透過參與鴻鵠計畫,擴大國際視野,在日本進行研究期間參訪日本重要的量測儀器公司之一Mitutoyo公司,瞭解最新量測技術。

擁有豐富研發資源、被譽為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的工研院,107年將廣召128位研發替代役,以提供跨領域學習環境、國際級視野、AI人工智慧培訓計畫等多元學習管道為訴求,歡迎對科技創新、技術發明與創業夢想的研發替代役菁英加入工研院,共創美好的未來。

跨領域學習環境與國際視野
工研院人力處處長何大安表示,現在產業變化快速,解決問題不再只能靠單一專長,跨領域的思維與工作能力早已是趨勢;例如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本身就是跨領域的代表,年輕時是電腦組裝工程師;但後來接觸到設計,並根據工作需求學習市場經營,同時扮演偉大的創新家、發明家、創業家與設計師等多重角色,讓公司橫跨電腦、軟體、音樂、手機不同領域,顛覆世界模式。

何大安指出,相對於一般強調專業分工的企業,工研院有非常廣泛的跨領域學習機會;研究領域橫跨生醫醫材、綠能環境、資訊通訊、材料化工、機械系統與電子光電,並具備技術服務、產業服務功能,以及育成與創業等資源。替代役進入工研院後,不僅可在既有專長持續鑽研,更透過院內特有開放式創新系統平台與其他領域專家共事,洞悉產業需求,實踐科技創新、技術發明,與自己當老闆的創業夢想。

在拓展國際視野上,工研院近年大力推動「鴻鵠計畫」,至今已有146位重點研發人才赴國際頂尖研究機構與學府進行6個月到一年的研究,其中不乏德國佛勞恩霍夫研究院(Fraunhofer)、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Berkeley Lab)、日本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AIST)、美國史丹佛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等,期透過國際化的研究經驗,練就研發人才的膽識、世界觀及持續創新的能力。

「參與鴻鵠計畫後,彷彿開啟世界之窗」,來自工研院的工程師許博爾表示,他2013年剛進入工研院服研發替代役時,即從事座標計量的研究,兩年後赴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研習,今年5月再到日本産業技術總合研究所(AIST)進行座標計量技術的研究。這期間他與國際頂尖研發人才共事,「學習到務實、嚴謹的工作態度,從此功力大增」。「很鼓勵喜歡研發,或是還不確定職涯的年輕人進入工研院,因為有太多跨領域的資源等著你來探索與累積戰力!」許博爾把在國外的歷練應用在研究上,優異的研發成果,讓他連續兩年獲選為內政部役政署績優研發替代役。

培育最夯AI人才
近來,人工智慧、大數據世代來臨,各行各業都將出現多元的AI應用,包括可辨識疾病的AI醫生、自動判斷路線行駛的無人駕駛車等;工研院也針對最新的人工智慧技術推出培訓計畫,自今年起與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合作推出「AI學研博人才專案」,推選優秀人才公費進修博士班,學習最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

工作生活平衡
除了規畫完整的多元學習環境以外,工研院也提供人才完善的生活後援,使同仁能專心研發工作,無後顧之憂,包括「工作悠活」、「家庭樂活」、「健康快活」三個層面。

在「工作悠活」方面,工研院致力於打造愉快的工作環境,依新進、安胎及育兒、生病、公務出國、進修等不同期間的需求,設計出多元且優於法令規定之給假方案。「家庭樂活」方面,工研院設置了哺乳室、托嬰中心、幼兒園以及附設安親班,讓員工子女從0至12歲皆能得到妥善照顧;另針對單身同仁開發「男女拉拉對」交友平台,已促成多對工研佳偶。工研院設置多功能運動健身場館「悠活館」,鼓勵員工下班後健身;以及在員工餐廳部分提供低卡、低膽固醇的健康餐飲,關心工研人的健康。

工研院107年研發替代役,自本月26日起,總共將舉行六場研發替代役徵才說明會,包括9/26清華大學、10/2中山大學、10/5交通大學、10/6成功大學、10/16中興大學、10/17台灣大學,現場將由學長們親自說明工研院的優勢與環境特色,歡迎有興趣的學子踴躍參加。針對83年次(含)之後出生的役男,工研院也提供了「先卡位再當兵」的專案,具創新研發能力之碩博士畢業生,當兵前可以先行報到,於到職期間若接獲入伍通知,可辦理留停,退伍後再復職。

工研院研發替代役最新職缺,詳見:工研院菁英招募
研替專區:https://goo.gl/uTbx3r; 其他熱門職缺專區:https://goo.gl/wZlYb1

工研院今年推出「AI...(詳如圖說)
工研院今年推出「AI學研博人才專案」,培訓優秀人才;圖為工研院研發的「人工智能音樂合成技術」讓人人都可創造大師級音樂。

【新聞連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楊桂華
電話:+886-3-5914968
Email:youngharry@itr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