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352期2021年06月號

出版日期:2021/06/15

正方形 Icon 產業焦點 Focus

專業人才轉型需趁早

撰文/張玉圓

工研院日前舉辦「科技人才.跨越未來」關鍵技術研討會,剖析後疫時代產業的挑戰與機會,分享關鍵技術與人才培育方向,以靈活因應巨變中的全球產業生態。
工研院日前舉辦「科技人才.跨越未來」關鍵技術研討會,剖析後疫時代產業的挑戰與機會,分享關鍵技術與人才培育方向,以靈活因應巨變中的全球產業生態。

國家發展委員會估算,未來10年,臺灣的數位人力缺口將達70萬人;疫後新常態及科技的演進,使得全球不分產業,亟需培養數位、跨域等新興技能的人才。工研院日前舉辦「科技人才.跨越未來」關鍵技術研討會,剖析後疫時代產業的挑戰與機會,分享關鍵技術與人才培育方向,以靈活因應巨變中的全球產業生態。

過去兩年間,美中貿易戰與新冠肺炎成為全球經濟的兩大黑天鵝,前者破壞了製造業既有的供應鏈,驅使集中式生產走向在地化製造,避免斷鏈斷料風險;後者則催生新型態商機,包括線上經濟、混合辦公模式,以及「雲端+智慧+應用」的整合,促使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出現極大變化。

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表示,從現在開始到2030年,人才供需將受到社會、科技、經濟、環境、政治等五大宏觀趨勢所影響。在社會層面,高齡化與少子化導致勞動力人口銳減;在科技面,AI/IoT、區塊鏈、5G等新興科技須要數位人才的投入;在經濟面,疫情及貿易戰促成了短鏈製造及供應鏈重組;在環境面,極端氣候加速了產業走向永續循環的腳步;在政治面,地緣政治的位移,則導致經貿版圖的重組。

「企業端在發展人力資源時,必須關注到這些重要趨勢。以便快速轉型因應,」周怡君說。

新工作出現 舊職缺消失

上述趨勢也造成新工作的出現、舊職缺的消失。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2020未來工作報告」(Future of Jobs 2020),隨著新科技出現及新常態崛起,全球將出現9,700萬個新工作機會,並有8,500萬個舊有工作機會消失;46%的員工必須轉換至新興領域;企業正在加速淘汰冗員、增聘具有新技能的人才。未來的人才更需著重培養新技能及軟實力,雙重進行才能維持職場競爭力。

製造業新技能:AI、雲端、物聯網

左為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張超群,右為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
左為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張超群,右為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

WEF調查全球企業主可發現,2025年最搶手的技能包括: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網路安全及資訊加密;最熱門的職缺則是資料分析師、AI及機器學習專家、大數據分析師、數位行銷與策略專家、流程自動化專家等。

「表面上看來,企業徵才時並未如國外列出各類型的新興職業名稱,實際上早已將相關技能寫入徵才規格中,」周怡君以國內製造業為例,電子研發工程師、軟體工程師都是既有職缺,但業主卻新增對AI、機器學習、IoT、數據分析等技能的要求。這些轉變主要導因於製造業的轉型需求。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張超群分析,臺灣憑藉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等供應鏈建立全球IT產業地位,過去追求的是成本、價格、生產效能;近幾年面對數位經濟快速崛起,更重視客戶體驗、創造新價值,上游製造端也開始走向服務化、數位化及自動化。

轉型後的製造業將比以往更需具備高度「韌性」,當面臨如新冠疫情等環境鉅變時,仍能維持核心運作、並迅速恢復營運,「如此『韌性』的背後,就須仰賴上述新興科技以及相關人才,」張超群說。

然而,製造業的勞動缺口逐年擴大,是舉世皆然的挑戰,並非臺灣獨有的現象;國內產業憑藉良好的基礎,若能加速人才的數位轉型,便足以在未來世代勝出,維持競爭力。

工研院發揮培訓能量 協助企業與個人

為協助產業滿足未來世代的人才需求,工研院針對教育、政策、產業、個人等四大方面提出解方。在教育體系,未來必須建立4個未來學習的場景:以學習者為中心、數位科技的輔助、多元非線性的教育、有意義感的學習。在政策面,建議政府可多鼓勵於企業培育人才、由公部門加強投資勞工培訓、鼓勵製造業改變形象以吸引年輕人加入。

在產業面,工研院則以具體行動,提供企業在職訓練的能量,在技術提升(Upskill)、未來技術養成(Reskill)、科技業經營管理、科技專業精修等四大面向,皆推出各項研習課程。例如工研院產業學院的機電整合學程及工業4.0學程,分別延攬德國、荷蘭等跨國企業高階技術主管前來授課,「讓專業技能的學習,從課堂延伸到工作的日常,展現實際效果!」周怡君說。

在個人方面,工研院也規畫「個人學習地圖」,讓既有的產業人才能夠在五大熱門領域,包括電網與新能源、人工智慧、5G、AIoT、智慧機械、生技醫藥,建立自主學習能量。

針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周怡君建議,培育未來產業人才應有具體目標,除了提升員工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善整體營運績效、達成企業成長願景;同時也可充分利用政府資源如經濟部、勞動部的補助及數位資源,「一旦企業主建立清晰的人才培育藍圖,相信以臺灣員工的素質,必能快速熟悉新技能,順利轉型應對新時代。」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