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期2025年06月號
出版日期:2025/06/15

科技快訊 Tech Briefs
創業競賽打造新創孵化沃土
撰文/鄒明珆
工研院舉辦年度創業競賽,今年參賽團隊涵蓋生醫、智慧機械、AI應用、農業科技等多元領域,展現強大的跨域整合實力與技術落地潛能。
新創能量是驅動技術前進與產業升級的關鍵動力。工研院自2020年起辦理「創業競賽」,期望從研發源頭就導入市場思維,培養具創業潛力與商業視野的團隊。今年邁入第五屆,共有31組隊伍報名,報名人數與參賽熱度再創新高,顯示院內日益茁壯的創業文化與豐沛的研發能量。
為培育兼具技術深度與市場潛力的創新團隊,工研院舉辦年度創業競賽,透過競賽機制、多輪簡報、專業輔導與實作演練,鼓勵研發同仁從技術出發、瞄準市場需求,探索創業機會,形塑內部創新創業的正向循環。今年參賽團隊涵蓋生醫、智慧機械、AI應用、農業科技等多元領域,展現強大的跨域整合實力與技術落地潛能。
工研院亮眼表現 獲評審們高度肯定
本屆進入決賽的12組隊伍展現出高度的創新熱情與技術實力,獲得評審團一致好評。工研院總營運長兼AI策略長余孝先表示,創業是一段學習與實踐交織的旅程,過程中的經驗與人脈都是未來成長的基礎,希望參賽同仁懷抱創業熱情與成長動力,持續累積實力,朝理想大步邁進。
多位專業評審也分享對競賽的觀察與建議。達盈管理顧問公司創始合夥人方頌仁指出,創業並無標準流程,唯有不斷嘗試與調整,才能更接近市場需求,找到立足點。
台杉投資總經理暨科技基金合夥人翁嘉盛則盛讚本屆競賽團隊的整體水準,並肯定工研院在新創推動與團隊輔導上的持續努力。他鼓勵參賽者拉高視野、持續歷練,為未來的創業旅程奠定堅實基礎。
工研院法務長王鵬瑜也觀察到,參賽團隊的思維逐漸由「技術導向」轉為「市場導向」,從早年強調技術創新,轉為開始思考產品如何真正進入市場、創造價值,這是值得肯定的轉變。他鼓勵所有參賽者堅持夢想、不懼挑戰。
工研院特聘顧問潘益宗則以歷屆冠、亞軍團隊的發展歷程為例,勉勵團隊持續優化提案、強化產品應用價值,才能真正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ITIC)執行副總經理李仲琪則提醒,創業之路充滿挑戰,期許團隊從比賽中汲取經驗,持續打磨提案;ITIC資深副總經理張原禎也指出,創業競賽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團隊是否能持續熱情,將創業提案轉化為實際的創業行動。
前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林玉寬分享,創業成功的三大關鍵要素為:熱情、選題與夥伴。她鼓勵團隊莫忘初衷,在創業路上保持彈性與修正能力,才能長遠且穩健地前行。
高手過招 見證新創團隊的亮眼表現
在今年的創業競賽中,各路好手展現堅強實力與創新火花,不僅反應出工研院豐厚的技術底蘊,更讓人看見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多元可能。
本屆冠軍由「CheckAI」團隊奪下,該團隊針對企業面臨日益繁複的稽核需求,解決供應鏈合規及永續報告書製作壓力,提出「稽核審閱生成式AI智能生成」解決方案,搶進數十億美元的稽核文件AI市場,幫助企業輕鬆度過稽核時刻。
「稽核審閱生成式AI智能生成」將大型語言模型應用於稽核審閱場景,開發出包括自評輔助、智能稽核管理與風險預警功能的GAI稽核審閱引擎。融合多模態檢索增強技術、企業知識庫建構與提示語樣板管理等核心技術,讓企業更迅速、準確地完成資料分析與彙整。可顯著提升稽核作業效率,降低人力、時間成本,有助強化企業永續治理,帶動整體供應鏈的數位轉型。
臺灣洗腎人口高居全球第一,榮獲亞軍的「透析鏡」團隊,瞄準高齡化社會下慢性腎病的醫療挑戰,提出「透析革命-中大分子尿毒素量測技術」,協助病患有效清除體內尿毒素。團隊開發出線上監控設備DiaTrack,能串接洗腎機並即時回饋中大分子尿毒素的透析量,協助醫護人員優化個人化洗腎參數,有效提升病患透析品質,減少併發症風險、提升臨床決策效率,進一步降低健保支出與照護壓力。
季軍團隊「燃思極能」則鎖定節能減碳趨勢下,大量增加的能源量測設備與節能需求,提出「一站式電能量測」方案。其核心技術為專利非接觸式電力感測器PowerTab,具低成本、高準確率、易安裝優勢,結合自主研發的「微型能源管理系統μBEMS」,能即時揭露各設備能耗資訊,進行動態能源監控與空調設備的自動化節能控制,讓企業在不影響日常營運下,導入能源辨識與管理設備,達成節能與減碳成效,落實2050淨零排放目標。
從AI技術落地到精準醫療創新、再到綠色能源轉型,本屆競賽的前三名團隊不僅展現技術實力,更深刻回應社會需求與產業挑戰,體現工研院「以創新科技引領未來」的核心精神,也為臺灣科技發展注入更多希望與動能。參加創業競賽團隊原本就並不以創業為唯一目標,藉由競賽的過程,深入探究與分析市場需要,對於技術研發而言,有助深化「市場導向」,以實現價值與創造效益。
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