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期2025年06月號
出版日期:2025/06/15

產業焦點 Spotlights
聚焦AI 半導體技術革新
撰文/陳怡如
「2025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系統暨應用研討會」(VLSI TSA)頒發ERSO Award,表彰對臺灣半導體、電子、資通訊、光電、顯示等產業具傑出貢獻的產業人士。
半導體盛會「2025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系統暨應用研討會」日前舉辦,匯聚逾千位半導體專業人士參與。會中除了聚焦AI帶動的半導體科技革新,也同步頒發2025 ERSO Award,表彰對臺灣科技產業有傑出貢獻的產業人士。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由工研院主辦、邁入第42年的「2025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系統暨應用研討會」(VLSI TSA),邀請眾多國內外產業專家,探討AI帶動的半導體科技革新;同時也頒發ERSO Award,表彰對臺灣半導體、電子、資通訊、光電、顯劉春條示等產業有傑出貢獻的產業人士,今年由乾坤科技董事長劉春條、志聖工業董事長梁茂生、台灣鈣鈦礦科技董事長陳來助等3位獲獎。
發起ERSO Award的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表示,ERSO Award舉辦19年來,已表揚62位對臺灣產業發展具有傑出貢獻的企業家。今年3位新科得主分別來自零組件供應、半導體設備與新興光電能源等關鍵領域,不僅象徵臺灣在這些技術領域的深厚實力,更凸顯臺灣科技產業橫跨多元領域的發展能量。在全球角逐未來科技制高點的關鍵時刻中,正是這群企業家,憑藉堅實的技術底蘊與源源不絕的創新動能,引領產業邁向嶄新高峰。
產業關鍵推手脫穎而出
今年3位獲獎人對產業各有舉足輕重的貢獻。由劉春條領導的乾坤科技,聚焦於被動元件與電源模組研發製造,產品涵蓋電感器、電阻器、電源模組、電流感測元件與白金溫度感測器,廣泛應用於5G、AI伺服器、車用電子等領域,並於臺灣、大中華地區、泰國、日本、歐洲及北美等地建構完整的製造基地,全球員工總數逾萬人,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電源與感測元件供應商之一。
劉春條表示,他於1987年帶領團隊在工研院電子研究所(ERSO)研習半導體技術,並於1991年創立乾坤科技。歷經30餘年的深耕與努力,逐漸成長茁壯為一家市值過10億且穩定盈利的企業。此次榮獲ERSO Award,感到別具意義與榮耀。多年來,劉春條持續擴展產品線、強化國際競爭力,不僅推動臺灣在電源與感測元件領域的全球布局,更成功協助客戶於高階應用中創造差異化價值。憑藉穩健的經營策略與全球化佈局,乾坤科技不僅穩居產業領導地位,更為臺灣精密電子元件產業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
梁茂生自臺大化工系畢業後,即投身志聖工業,帶領企業成功掛牌上市,橫跨半導體、PCB、TFT-LCD等電子設備領域,並促成志聖、均豪與均華3家公司策略結盟,打造G2C+企業聯盟,全面布局先進封裝供應鏈。透過聯盟合力,志聖成功獲得台積電2023年「台積公司優良供應商卓越表現獎–卓越量產支援」、2024年「Outstanding Improvement」獎項,展現志聖在設備穩定性與技術支援上的卓越能力。
梁茂生表示,ERSO Award有如「產業諾貝爾獎」,也如終身成就獎的肯定,深感榮幸。梁茂生長年推動產業升級與國際合作,擔任多個產業公協會要職,積極促進交流與發展,同時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投身永續並致力產學合作,縮減臺灣學用落差,展現全方位領導力;更以「皆大歡喜」的理念推動企業與產業共榮,是臺灣電子設備業界的關鍵推手。
陳來助橫跨半導體、顯示、能源與品牌四大領域,展現跨界整合與前瞻創新能力。陳來助感性表示,他第一份工作就任職於工研院電子所,服6年國防役,當時參與院內次微米計畫,奠定臺灣半導體基礎,那段時間的歷練,也造就後來他在不同行業的跨界能量,如今獲得ERSO Award特別感動。
陳來助曾帶領友達完成數千億規模併購案,進軍全球前三大TFT-LCD廠,推動環保創新計畫「Green SELECT」,成功入列道瓊永續指數。近年創立台灣鈣鈦礦科技,專注第三代太陽能技術開發,結合建築與農業應用,打造低碳未來。陳來助也創辦二代大學與零碳大學、成立臺灣數位企業總會、推動鈣鈦礦產業聯盟,強化產業鏈布局,展現其深耕科技、引領永續的影響力,是引領臺灣邁向零碳轉型的重要推手。
前瞻技術加速AI落地
隨著AI人工智慧的技術和應用不斷發展,皆仰賴半導體技術的革新來實現創新。VLSI TSA大會主席、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張世杰表示,今年VLSI國際盛會齊聚全球半導體與AI頂尖專家,聚焦於先進邏輯電晶體架構、背面供電網路、異質整合、晶粒互連與共封裝技術,皆是推進AI晶片效能與能源效率的核心突破方向,展現未來半導體科技的前瞻趨勢與研發競爭力。
在全球地緣政治變動與供應鏈重組之際,臺灣作為民主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樞紐,將持續與友好國家共築安全且可信賴的高科技夥伴關係,持續透過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強化產業發展韌性。
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