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封面故事 Features

那一年,我們建立了一個農場

羅弘旭

那一年,我們建立了一個農場
適切科技進駐千甲聚落

在新竹縣市的交界處,有一個群聚排灣族及阿美族的都市原住民地帶-千甲聚落。放眼一大片雜草叢生的荒地,雖然幅員廣袤,卻都是貧瘠的回填土,不帶生機。但這幾年,這塊土地卻悄悄的產生另一種寧靜的農業革命:一群為理想而犧牲奉獻的工研人,在這塊土地上,孕育著「CSA農場,社區協力農業」的大夢。

千甲聚落的存在,已經將近二十年的光景。順著新竹縣竹北千甲路通往河岸邊,行駛在風塵飛揚、砂石車行駛的顛簸道路時,頭頂上是通往竹北芎林和竹東二重埔的快速道路,順著底下的溪流走,轉個彎進去,就是千甲聚落。

因為災變或者謀生不易,愈來愈多的原住民被迫離開長久居住的原鄉,近50戶的原住民,多半來自屏東、台東等地,主要是阿美、排灣與魯凱族,彼此本來就有血緣關係或者是朋友,憑藉既有的人際網絡,一個介紹一個,遷徙至北部地區工作。

來到都市,他們只能出賣勞力謀生,男性在工地擔任的職務,多半是綁鋼筋的粗工,也有女性協助綑綁鐵料,從事工地的雜務、遞料等零工,而千甲附近剛好有許多新建案,讓他們逐漸匯集在這裡形成聚落。

然而,以日計薪的工作並不穩定、工安意外也時有所聞,由於離鄉背井加上工作繁忙,對下一代的教育意識也相較薄弱,年幼的子女多半留在原鄉接受隔代教養,如此循環,讓這群異鄉人的社經地位更形弱勢。

協力農業輔助原住民

為了讓千甲里弱勢都市原住民在生活及教育方面,創造樂觀未來的可能,工研院2011年夏天成立「社會公益委員會」,目標是協助各單位運用科技的力量結合公益活動,鼓勵同仁身體力行參與社會服務。「社會公益委員會」下分「科技應用與服務」、「科技教育推廣」與「企業志工」三大項目,其中「企業志工」分項,就擬定「公益千甲聚落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計畫,嘗試在千甲地區以CSA模式來經營農場,協助原民朋友自食其力、提升經濟生活水準,輔助當地弱勢的都市原住民自力更生。

社區協力農業(CSA)發源於城鄉交界之處的聚落,是因為居住環境面臨都市開發的巨大壓力,安全、健康、糧食供應跟著產生改變,所發展出來的一種結合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農場經營模式,透過風險分擔與參與,同時解決「產銷」、「認證」與「環境」的問題。

「現在火紅的有機農業,需要大量的資金與人力投入,認證環節也相當嚴格,以千甲聚落的人力、物資與地力條件,要一口氣種植出符合有機規範的作物,是太過奢求的。」曾在工研院擔任工程師,目前負責這項計畫執行的陳建泰指出,勞力密集與資金密集的有機農業,對目前的千甲聚落而言太過困難,應該循序漸進,因此千甲CSA農場便定調以「生態農業(agroecology)」為發展主軸。

生態農業強調以生態學與系統化的角度,看待農業、社會、文化和生態的共同演進(coevolution),在「環境可以持續」的大前提下,在生產與生態之間,努力互助互惠。

尋找家庭支持 推動永續運作

千甲聚落CSA計畫從公益的角度出發,要協同幫助弱勢的非政府組織(NGO)、協會,在城鄉交界,建立屬於他們的CSA農場,使弱勢者在資金上獲得長久的保障,並擁有社區的支持力量。

陳建泰為了永續推動CSA農場運作,放棄工研院穩定的工作,投身成立里巴哈克協會,他說:「里巴哈克是阿美族語,意思是打從內心深處的滿足與喜樂。」

在新竹,有許多從原鄉到城市來工作的原住民,他們多半擁有不凡的田野經驗與種植智慧,里巴哈克協會透過工研院的科技力量,協助原住民在城鄉交界,選擇經營生態農場,做為都會的生態屏障,並且提供城市健康的糧食。

願意支持千甲里CSA農場的家庭或民眾,可以和農場以簽訂「預約訂購,計畫生產」的方式,每個月支付一定費用,就可以每週二次從農場取得採用有機耕作法的收成,這樣的方式,意味著支持農夫友善對待土地,及計畫性生產的經營理念,同時共同承擔天然災害帶來的風險。這種模式讓農夫不用自行吸收風險成本,不必屈服於嚴苛的市場機制,更不用為了追求銷售利潤,降低生產過程中維持食物安全所需的成本。

但橫亙在眼前的挑戰,是千甲里的土壤性質屬於基礎、墊層等隱蔽工程完工後補回的回填土,在雨水滲透後,排水性好的砂土就被沖刷掉,黏性好的泥土也在含水量飽和後快速流失,土壤難以留住有機質,地力早已耗損殆盡。

另外,農耕地土壤的酸鹼值(pH)正常應該介於5.5到6.8,但陳建泰承租的八分地,其中幾個區塊pH值都呈現超標的鹼性,海水的pH值也不過8.0,這塊地的pH值卻高達8.4,因此放眼望去的植被盡是雜草,要在這塊土地上務農,唯有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偏偏化肥又與有機農業的願景,存在根本性的衝突。

CSA農場如何在貧瘠的土地上創造豐碩的收成?陳建泰笑著說:「工研院就是要化腐朽為神奇!」

「化腐朽」三個字,正是陳建泰篩選工研院數百項科技後,找出最適合千甲里地區的科技,他認為:「千甲CSA計畫其實是對農業問題的反思,所謂的適切科技,並非一味的把各類科技塞進農田,而是要反問這樣做適切嗎?這邊的環境可以支援、承受嗎?科技應該是對土地、土壤、生產者方面達到和諧的關懷,而不是去徹底改變它。」

適切科技 化腐朽為神奇

依照適切科技的想法,都是從廢棄物中找黃金,包括落葉堆肥技術,用竹碳、稻殼碳化用來改善土質,稻酢液可用來防蟲,生態廁所、風力微發電系統驅動的抽水機、太陽能曝氣與自製液態肥料──工研院在千甲聚落使用的各類科技並不艱澀,需投入的資金也較少,但卻讓這塊原本只是貧瘠回填土的荒地,變成能種出各類蔬果的農園。

「碳化」是千甲CSA農場使用最廣的一項技術,這項技術源自廢棄物再利用的概念,最早是在921地震時,工研院為了解決中部竹材業發展的問題,從日本引進碳化的技術,不管是廣為人知的竹炭或是稻殼炭,都是由竹子、稻殼經碳化演變而來。

所謂的碳化,就是讓有機質在比較缺氧的狀態下,形成「炭」而不是「灰」,比方傳統農業會將稻草與稻殼燒過後灑到田裡,其實是相同的原理,但變成飛灰後的有機物,對土質的改善是有限的。不過,稻殼炭就不一樣了。因為物質碳化後,它內部將形成很多孔洞,一公克的炭內部的孔洞,表面積加起來大約就有一個標準籃球場那麼大,這些洞就叫「多孔隙」。多孔隙具有吸附與包覆的功能,可以涵養地力、增加有機質、減緩土壤酸化、中和pH值。

竹炭窯技術成功後,工研院持續研發出「直立式碳化窯」,這是一種工業化製程的概念,可以輕易地控制參數,比如放進多少氧氣、燒製多久時間,達成怎樣的狀態後再進到下一個技術階段,如此一來就能控制稻殼炭的品質。而這個直立式碳化窯,就不只可以燒竹子,只要含有有機物的物質都可以拿來燒、進行試驗。

廢棄稻殼改良貧瘠土地

在千甲里,工研院放棄取得較困難的竹材,改運用稻殼炭技術,將它遍撒在這塊不肥沃的土地上,用來改良土壤,讓荒土變良田,由於稻殼含大量矽和鉀,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強植株對病蟲害的抵抗力,燒製過程還會產生「稻殼醋液」,能做為防蟲、除臭的天然驅蟲劑。

原本被當成廢棄物的稻殼,悶燒後,變成一粒粒黝黑的稻殼炭,撒在田裡,就是最好的肥料,陳建泰也以在地微生物菌液,自製液態肥料,逐步讓荒土變良田。

另外,工研院在千甲里設立生態廁所,也是化「腐」朽為神奇,以簡單的糞尿分離原理,使木屑與糞便混合,經過發酵自然分解降低臭味,利用微生物菌種就地分解排泄物,在便器下方設置發酵槽,讓排泄物進到槽中與微生物、松木屑混合、分解,達到生態目的,發酵過的糞便,氮、磷值已符合環保排放標準,可直接當做肥料使用。

目前千甲CSA農場的運作已經步入正軌,陳建泰預估2014年,整個協會的經費就足以自行負擔盈虧,不需要對外募款。他希望透過千甲農場的成功,逐步從城鄉的邊緣擴散效應,更可吸引其他原住民家庭複製、建立屬於自己的小規模家庭式 CSA農場,就像都市周圍的珍珠,可以串聯起來,讓城鄉之間不再是落差的現況,而是相互支持的互動。

雖說「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但陳建泰不敢怠慢,由於農園的基底是回填土,即使經過水質、土壤檢測,最後還是需要看作物本身是否安全,才能放心。因此千甲CSA農場生產出的蔬果,都經過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GS)的嚴格檢測,確認安全無虞,才成為農場支持者的盤中佳餚。

帶動知識勞動者與身體勞動者返土

對工研院積極推動CSA農場的成效,清華大學人類學系研究生蕭褘涵也以此為主題,在2012「區域研究@臺灣人類學」年會上發表專題報告,指出:「這樣的公益活動帶有兩個面向的意味,分別是知識勞動者與身體勞動者回歸田園。」

蕭褘涵分析:「工研院技術專家涉入的立基有二,一是CSA計畫符合企業慈善公益行動及綠化的目標;二是提供這些中年技術人員練習未來退休返鄉的田園生活操作。」

CSA農場一方面提供在成長過程中離鄉的知識份子們,實習回歸田園的生活體驗與模擬。對於來到都市的原住民而言,雖然他們具備各自的生命史,以及在原鄉習得關於利用自然環境的在地知識,卻因為受到其他勞力工作的擠壓,幾乎沒有施展的餘地,參與工研院主導的農業計畫,可以使原住民繼續維持部落中勞動、農耕的生活與文化原貌,

以這份學術研究,來對映工研院千甲里的CSA計畫,足以看得出這一計畫絕非只具有公益活動性質,而是帶有社會學、人類學等多面向的意義,不僅協助弱勢原住民的發展,更為原住民找回自己生存的尊嚴與對原鄉土地的寄託,為工研院長期投身公益活動的成果,下了最好的肯定。

一個整合性的挑戰

看過千甲聚落的範例,相信許多「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讀者,也希望建立屬於自己的CSA農場。當然,想要「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就必須面臨一個整合性的挑戰,試著想像一對夫妻帶著一個孩子,租了一塊一公頃的土地,他們要怎麼開始田園生活?
「對於經營農場的人而言,住在農場裡面是最佳的選擇。」陳建泰分享自身經驗,表示接下來會衍生出五大問答題,如果能夠脈絡清晰地回覆這份模擬試題,就離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的農村生活邁進一步了!

1. 農地往往沒有水電管線,需要地主或農友自行建置。是否能夠建立一個獨立於「市區電網」、「自來水管」的可移動(movable)住家和工作站?
2. 這個工作站或住家,是否可以掌控整體農場的灌溉系統?是否可以自動化特定工事(例如定時澆水在稻殼碳化爐中,使其停止碳化)?
3. 這個住家或工作站,能否讓所有的廢棄物回歸自然?
4. 這個住家或工作站,是否可以成為農場資訊的發散地,連結社區、消費者與其他農友?
5. 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Earthship Biotecture,是設計與推廣自足性循環模式、與自主性環境控制的「自主性建築(autonomous building)」的機構。它們在海地重建的房屋,是能夠將雨水積蓄在屋頂,然後利用上水道引到埋藏在地下用來淨化水的下水道,再分送至提供生活全部用水儲存槽的結構,一間造價低於4,000美元。而挑戰者是否有辦法在這樣的預算限制下,打造符合上述條件的住家或工作站?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