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113年度「工研院院士」會議

工研院第十三屆院士會...(詳如圖說)
工研院第十三屆院士會議合照(113年度)。

時間:113年9月6日(星期五)
地點:工研院中興院區51館604會議室(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4段195號)
主席:施振榮院士
議題:臺灣產業生成式AI發展倡議

AI人工智慧是新世代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工研院於9月6日舉辦113年度院士會議,聚焦臺灣生成式AI 發展之願景、目標、機會與推動作法,以及我國百工百業AI化中心的建構,提出「臺灣產業生成式AI發展倡議」,會議由智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主持。參與工研院院士會議的包括:智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工研院前瞻技術指導委員會榮譽主席及資深顧問虞華年、盟立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孫弘、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榮鋼集團創辦人陳興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機工程學系雷神講座教授王康隆、亞力電機集團創辦人楊振通、長興材料資深顧問蕭慈飛、旺宏電子總經理盧志遠、益安生醫股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有德、華邦電子董事長兼執行長焦佑鈞、育世博生物科技董事長兼聯合創辦人楊育民、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策略長林憲銘、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研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克振、明基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臺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院長劉文雄亦出席與會。

會議結論重點:

一. 臺灣生成式AI發展之願景與目標

  1. 願景:融合人本思維與科技創新,以AI推動產業轉型及提升我國整體競爭力
  2. 目標:建構我國百工百業AI化生態鏈,打造臺灣成為全球AI價值共創夥伴

二. 臺灣生成式AI發展的機會與推動作法

  1. 透過五大策略:槓桿產業特色加速AI技術研發與應用、制定AI治理法治規範、完善AI資料與基礎環境、培育AI跨域整合人才、促進國際夥伴合作共創,廣建百工百業AI化中心,加速中小企業AI化轉型。

三. ITRI角色期許

  1. 協助AI產業在地化:
    • ITRI協助AI在地化(落地生根、找產業利基),輔導企業找到獲利模式,如:推動北中南東徵案與工研院合作。
    • ITRI成立AI服務公司,運用國發基金之百億AI基金,並對中小微企業有所幫助。
  2. 人才支持:ITRI人才庫協助產業界(如:促進人才流通、產研共創合作模式);連結國際大廠與人才。
  3. 新創孵育:讓ITRI成為台灣AI新創搖籃。
  4. 組織:強化關鍵跨領域整合中心(借重院士專長參與不同小組)。

113年度工研院院士會議結論(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