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今(5)日舉辦45週年院慶,並揭曉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機工程學系教授王康隆、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與益安生醫董事長張有德當選工研院第七屆工研院院士,蔡英文總統親自致賀並頒授證章證書給四位新科院士,感謝傑出產業人士對國家貢獻。蔡總統表示,臺灣不能畏懼改變,創新永遠是臺灣求勝的關鍵,期勉工研院持續引領臺灣締造新一波經濟奇蹟。
總統蔡英文指出,如今政府與業界的共同目標,就是為臺灣尋找下一個轉型動力。過去兩年政府推動許多改革,透過政策鬆綁、創新資本的媒合,全力投入綠能開發,加速能源產業轉型,就像30年前臺灣經濟翻轉,仰賴半導體與資通訊領域的茁壯一樣,現在的臺灣也不能畏懼改變,創新永遠是臺灣求勝的關鍵。蔡英文表示,期許工研院持續扮演產業與研發之間的橋樑,扣合政府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推動產業轉型,引領臺灣締造新一波經濟奇蹟。
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表示,為呼應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與新一波產業需求,工研院積極發展智慧機械、水五金、白舞菇、水資源等跨領域技術,並在沙崙推動綠能方案,為能源產業轉型提供堅實的技術後盾。在政府數位化國家政策的脈絡下,工研院也從過去的軟硬整合,邁向整體智慧服務方案的提供,提升產業附加價值。李世光強調,工研院在經濟部支持下,將持續發揮平台型法人角色,擴大開放式創新系統平台(OISP)應用,扮演產學硏橋樑來連結各界共創。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過去工研院為臺灣經濟帶來奇蹟,未來工研院菁英們應秉持三項要點繼續為臺灣產業努力。一是研發走在市場前面,進行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發;二是持續擔任產業、學研橋樑,三是為產業奮鬥,在未來持續成為產業堅實的夥伴。
王康隆 朱志洋 苗豐強 張有德 四新科院士出爐
工研院院士是表彰運用產業技術促成產業發展與增進生活福祉的傑出貢獻人士,希望邀請傑出人士運用此一平台對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提出建言。四位院士致詞時,分別肯定工研院四十五年來擔當產業的推手與後盾,並共同看好人才是臺灣最重要的資產,期許國人對臺灣保持信念與信心。
今年已是第七屆,當選新科院士分別是王康隆院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機工程學系雷神講座教授,國際知名半導體專家,也是奈米級技術研究先驅,王康隆博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更在去年發現全球物理界追尋長達80年的神秘粒子,「馬約拉納費粒子」的存在終於被證實,也開啟科技邁向拓樸量子運算的重要里程碑,他對於培育臺灣科技研發人才、拓展臺灣學生國際視野功不可沒。朱志洋院士是友嘉集團創辦人,他翻轉人生,一步一腳印,將友嘉集團由百萬營收中小企業,打造為全臺最大、全球第三大工具機業者。苗豐強院士是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旗下企業跨足資通訊、食品與石化等領域,引領臺灣資通訊產業發展,對臺灣科技相關法令與資訊基礎建設的推動影響深遠。張有德院士專精於生物科技與醫療器材產業,現在普遍使用的靜脈留置針(軟針),心導管手術必照的心血管內超音波都是張有德開發的,他多年來也在培育臺灣生醫人才,提升國際視野與國際交流方面貢獻良多。
「攜手產業 共創新藍海」特展 創新技術助產業升級
工研院同時舉辦「攜手產業 共創新藍海」院慶特展,展現工研院創新技術下帶動的產業效益,蔡總統與現場貴賓紛紛對工研院協助產業翻轉及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的重要成果大加讚賞。特別是提供平地成功培育高山舞菇,自動化無菌全環控達到降低六成人力的「白舞菇瓶栽出菇技術」;百分百回收創新材料達到環境友善的「熱塑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攜手台塑、打造新太陽電池技術的「染料敏化電池」;助製造業打通任督二脈,邁出智造化第一步的「PI BOX工業基本型智慧機上盒」;以3D列印技術客製化醫材,助產業搶進生醫新藍海的「3D列印醫材智慧製造示範場域」及「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台」,都是將創新技術產業化,讓人民有感的重要科技成果。
此外,院慶典禮中的表演節目呼應「深耕在地 連結未來」的主旨,特別請到工研院應用科技協助原民紅藜翻轉成新農業的臺東原民合唱團,以天籟般歌聲唱出農民紅藜豐收的歡欣心情。同時,典禮由工研院第一台結合移動、感知、操縱和人機交互功能的移動手臂式服務型機器人Cubi擔任舞台工作人員,進行遞送活動道具的工作,充滿科技趣味。
【新聞參考資料】
●107年工研院院士簡介
【王康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機工程學系雷神講座教授
致力於科學研究四十多年,首創把電子自旋元件概念帶入CMOS工業,開啟電子自旋電子元件的新領域。1989年起,在加大洛杉磯分校建立奈米電子核心基礎研究中心,帶領全美國頂尖大學研究團隊投入奈米科技相關研究。曾連續十年獲美國半導體研究公司發明家年獎,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古根漢院士、IEEE Fellow、美國物理學會會士、材料研究學會會員及中央研究院院士。2017年率領研究團隊發現馬約拉納粒子,解開困擾學界長達80年的謎團,是推動下一世代拓樸量子電腦發展之重要推手。2018年榮獲國際純物理和應用物理學會頒贈的磁力獎(Magnetism Award)和路易斯奈爾獎章(Neel Medal)。對臺灣科技發展及國際非常關切,提攜後進不遺餘力。
【朱志洋】友嘉集團總裁
友嘉集團的創辦人,深耕工具機產業,積極產業整合及發展先進工業,勇於打破瓶頸,在全球各地推動併購或合資,以快速獲取全球頂尖技術、人才,厚植產業競爭力。由於他的遠見,讓友嘉集團由營收百萬的中小企業,成為版圖遍及亞、歐、美洲等10大機械製造國、全球達96家企業的堅實企業,素有「工具機產業併購大王」美譽。2016年集團旗下工具機事業群成長為全球第3大工具機集團,包括波音、賓士、BMW、法拉利、賓利等名車廠,都是友嘉集團的客戶。他重視人才,每年將4%的營業額投入研發經費,研發人力超過22%,朝「產品多元化,臺灣研發、連結亞洲、佈局全球」之目標邁進。
【苗豐強】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
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臺灣電腦資訊產業之先驅,有感於臺灣缺乏電腦製造技術,在1976年自美返臺,引進英特爾微處理機,並積極參與當年推動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計畫,奠定臺灣個人電腦產業發展基礎。在他帶領下,聯華神通集團發展成為全球超過40多家關係企業,跨足電腦、資訊、IT 通路、系統整合、軟體研發、石油化學、工業氣體、食品等領域,被譽為「合資併購先生」。他長期關切臺灣的資訊、通訊產業科技發展,歷任國家資訊基礎建設小組民間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產業自動化及電子化民間諮詢小組召集人、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民間諮詢委員會召集人,力倡落實知識經濟及知識產業,為我國資通訊產業發展最佳推手。
【張有德】益安生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益安生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素有「醫材教父」的美譽,在高階醫材開發上擁有全方位產業化經驗。於2012年回臺成立國內第一家創新型醫材研發公司─益安生醫,主攻微創高階醫材,以期催生臺灣創新醫材產業,並與國際醫材產業開發趨勢接軌。2018年益安生醫以自行研發的產品成功授權全球前5大心血管醫材大廠Terumo,開啟國內創新醫材授權國際大廠先例。他擔任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及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顧問及前瞻指導會之委員,多次提供產業建言,並催生「臺灣-史丹佛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劃」,扶植成立超過10家新創公司,對於促進臺灣生物醫療產業及人才培育的提升貢獻卓著。
●特展亮點技術介紹
「白舞菇瓶栽出菇技術」-
平地成功培育高山舞菇,自動化無菌全環控達到降低六成人力
傳統白舞菇栽培多使用太空包方式所需人力多,工研院開發白舞菇新式栽培瓶與瓶蓋,可讓白舞菇栽培大幅自動化生產,降低一半以上人力需求,且採收良率較傳統做法提升至90%以上。由於白舞菇生長環境需要高氧、高濕,工研院設計精準環控栽培室之生長監控栽培系統也加裝自動感測器,讓栽培室內的溼度與氧氣濃度盡可能均勻,使每一朵白舞菇在出菇後的外型條件趨近一致,提高市場競爭力。
「PI BOX工業基本型智慧機上盒」-
助製造業打通任督二脈,邁出智造化第一步
工研院開發的工業用基本型智慧機上盒,使中小企業以較低成本,邁出智慧製造第一步,毋須透過控制器,只需連結機台設備感測器並聯結網路後,即可擷取生產資訊,並透過專用軟體可視化方式監控產線情況,即時生產管控度提升25%、讓停線時間縮短18%。
「3D列印醫材智慧製造示範場域」及「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台」-
3D列印技術客製化醫材,助產業搶進生醫新藍海
在政府 5+ 2 產業政策的支持下,工研院近年在南北兩地打造 3D 列印醫材應用場域:位於南科高雄園區的「3D列印醫材智慧製造示範場域」建構產業生態系,提供金屬3D 列印醫材試製服務,讓新創企業或醫材公司可降低投入設備和認證的投資,已有聯合骨科、全球安聯、可成生技等五家廠商進入聯盟;位於新竹的「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台」則結合臺灣的醫療強項,與新竹馬偕醫院合作開發3D列印輔護具,運用在高單價的醫材市場。
「熱塑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
百分百回收創新材料達到環境友善
傳統工業用熱固性樹酯系統碳纖維複合材料無法回收再利用,造成環境負擔。工研院研發的可循環熱塑性複合材料,具備輕量化、高強度、耐衝擊特色,更可回收重複使用2~3次,是環境友善的綠色材料,其中碳纖維複合材料現已技轉國內第一大橡膠輸送帶廠商鑫永銓,應用於行李箱外殼與輕量化建築模板。此外鋁塑複合材料技術已成功導入於輕軌車輛部件使用,應用於淡海輕軌延續案之輕軌列車車體中,取代關鍵進口車體部件,成功落實軌道車輛國產化,後續可望帶動國內軌道工業國產化市場千億臺幣商機。
「染料敏化電池」-
攜手台塑、打造新太陽電池技術
工研院「染料敏化電池低照度發電技術」可用於環境光源能量擷取再利用,尤其在弱光環境下效能優異,透過奈米化的二氧化鈦孔洞狀結構吸附光敏染料生成不同顏色深淺的圖案,同時也吸收各類光源環境,轉換為電力。搭配簡易的儲能設計,持續性供電給低能耗的電子產品,形成永續的自供電系統,延長使用時間,甚至可以達到無須替換電池,如與無線感測器整合,利用環境光源作為獨立電源,提供偵測器與無線傳輸電力,利用zigbee或是LoRa傳送至中央系統,完整掌握環境資訊,突破傳統系統頻繁更換電池與牽線的困擾,降低廢電池的產生,完美讓環保創能節能三合一。
【新聞連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