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講求健康養生,不僅食品要求有機安全,連最上游農作物栽種與提供養份的肥料也講究無毒、天然、有機。工研院經不斷研發試驗,將原本不具價值的畜牧業廢棄物,轉化為富經濟效益之「有機質肥料」及「菇蕈栽培基質」,化廢為寶,順利供給農作物種植使用,成功提昇作物產量,生成後之作物農藝性狀佳、口感好,深獲農民信賴。
工研院研發技術「沼渣有機質肥料」及「沼渣菇蕈栽培基質」,主要來自養豬事業排泄物經厭氧醱酵產生沼氣後的殘渣,也就是所謂的「沼渣」,透過最佳配方調控製成有機肥料及菇蕈太空包基質。目前沼渣有機肥已進行小白菜、白蘿蔔、玉米、番茄、美濃瓜等15種以上作物的基肥或追肥驗證,與市售商品相比,不僅產量增加,作物生長發育也好,若將作物比喻為人的話,可謂是「頭好壯壯」!像是近期盛產的玉米,透過使用沼渣有機肥及化肥減量的栽種方式,玉米穗不僅鮮重較重,口感更加軟嫩Q彈,嘗過一次就會愛上。
工研院開發的沼渣有機質肥料經腐熟過後,營養成分豐富,不僅對農作物安全,也不似化學肥料長久使用會對土地產生影響。經過將沼渣與農業剩餘資源調整材調配成最適比例後所產出的有機質肥料,已獲得農委會肥料登記證號-「東農牌8號有機質肥料」,並通過國產有機質肥料品牌推薦,可以在嘉義縣東石合作農場買得到!
「其實當初我也不是做跟農業相關的研究,但在機緣巧合下,開始從事資源循環再利用的研究。」工研院研發團隊成員魏碧玉表示:近7年來從臭氧殺菌技術在農業的應用做到沼渣肥再利用,真的越做越感到有趣。不是農家子弟出身的她,和其他團隊成員為了收集實驗數據,經常三天兩頭地往農間走動,配合農民作業與天候的變異有時還要一大清早出門作實驗紀錄,經常和農民相互學習,不僅培養出了對土地的熱情,也進一步調配出沼渣有機肥配方,讓有機質肥料產品更具市場價值。
栽種菇蕈的太空包營養源常來自於木屑、米糠等,魏碧玉與團隊成員也嘗試將沼渣添加進栽培菇蕈的太空包中。經實驗發現:不僅可以降低太空包成本,相較對照組(沒添加沼渣組),沼渣太空包種植杏鮑菇的走菌速度更快,產量也多出14%,品質優良。魏碧玉說:「這是循環經濟的一環!」臺灣養豬產業發達,若全臺有250萬頭豬的養殖糞尿投入沼氣發電,大約每年會有10.87萬公噸的沼渣,意味著可轉換成破10萬噸的沼渣加值化商品,農民還有發電售電的收益,使原本可能廢棄的沼渣重新進入商業模式中,徹底展現循環經濟價值。
【新聞連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