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國內首部自駕中巴及自駕商用車亮相 工研院攜手業者建立國產自駕車產業鏈

日期:2018/07/02

工研院今日舉行國內首...(詳如圖說)
工研院今日舉行國內首部自駕中巴及自駕商用車成果發表會工研院今日舉行國內首部自駕中巴及自駕商用車成果發表會,圖中為工研院長劉文雄、圖左為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圖右為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

工研院呼應政府5+2產業創新之亞洲·矽谷政策,快速搶佔自駕車新藍海商機,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今日發表國內首部「自動駕駛中型巴士」以及「自動駕駛商用車」並提供試乘體驗。工研院在研發過程中邀請晶片設計、車用電子、資通訊軟硬體開發到車用設備等領域業者共同投入,不僅是首部國產化的自動駕駛車,更成功建構臺灣自駕車產業鏈,強化我國自駕車產業的完整性,讓臺灣廠商也能跟上自駕風潮,搶占商機。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IEK預測,至2030年,因自駕車、車聯網與分享時代來臨,將有8,000億美元市場規模。工研院自駕車已結合三大系統,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車聯網系統、AI深度學習系統,進行發展為完全國產化的自駕車系統。同時具備可在全天候環境行駛並適用亞洲複雜道路環境等特色,將可為產業衍生出多元商業應用,進軍全球市場,協助企業在產業創新·新藍海中搶得商機。

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表示,臺灣在晶片設計、車用電子、資通訊軟硬體開發到車用設備等領域具有完備的產業供應鏈,感知次系統是臺灣切入自駕車商機的最佳機會。自駕中巴關鍵技術在於「感知次系統自主技術」,透過雷達、Lidar(光學雷達)、攝影機及衛星精準定位等感測器偵測環境及回傳,經由車載通訊設備延伸自駕車對號誌燈的感知能力,並通過深度學習「S3環周環境感知次系統(Surrounding Sensing Subsystem)」做出即時感知與事件推理等能力來駕駛。

闕志克進一步說,目前自駕車發展的困難在於辨識交通號誌過路口部分,工研院自駕中巴使用的感知次系統自主技術經過一年以上研發測試,已具有路口交通號誌辨識能力,未來在面對都會區公車行駛公車專用道,遭遇路口等待燈號與其他車輛混雜時,工研院自駕中巴較一般自駕車在辨識交通號誌上更具有優勢,應用在背景相似的亞洲都會區半封閉場域有更大競爭利基。

透過經濟部科專計劃支持,自駕中巴與國內車電廠車王電子、電動巴士廠華德動能、X-by-Wire新創公司iAuto及台灣大學等共同合作,發展國內首部自動駕駛中型巴士,預計今年底配合臺中花博將有實際應用,民眾屆時可體驗。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指出,工研院自駕商用車經過三年半時間的研發,以同時地圖建置與定位技術(SLAM)解決自駕系統遇到GPS訊號遮蔽的問題,克服隧道、都會區的定位不準的困擾;並以優越的即時感測融合與決策技術,實現在時速60公里的自駕功能,突破多數自駕車仍以遊園車或低速(<時速15公里)定點運行示範的限制; 同時實際運行在人車混流真實道路,運行時無須任何交管,且無論晴雨晝夜天候皆能運行。

胡竹生也強調,工研院自駕商用車採用軟體區塊模組化設計,可依場域及功能的需求進行技術快速組合,軟體具有高度靈活性,可快速將技術移植到國內外現行多車款上。同時還有自駕車隊互動、動態障礙物辨識、即時動態路徑規劃、室內外自動停車等獨特技術。未來還將開發地下室自動駕駛與停車、物流車隊巷弄精準自駕、後端車隊監控管理系統等自駕產業所必備的重要核心技術。

今日試乘路線中,工研院的自駕中巴展示了四大情境,包括自動駕駛過彎與直線、下雨天仍能精準辨識周遭車輛、紅燈自動停止,以及遇到行人通過自動停止,而工研院的自駕商用車則展現車隊路徑跟隨的穩控性,中速域車速左/右轉的平滑與精準度,突破無須圍籬可上下坡,同時因應路寬變化的靈活性,以及隨時遇障煞停/前進,平穩的轉彎在正確車道,因為軟體具有高度靈活性,自駕商用車已洽談將在第四季實現在國內外現行多車款上,也將引領國內自駕車產業鏈。

工研院劉文雄今日表示...(詳如說明)
工研院劉文雄今日表示,自駕車是一種跨領域的技術,工研院因為有各領域的專家,站在相當有利的位置,做具有獨特創新與市場應用的研發。同時,他認為,自駕車市場應該把元件、模組、車輛、車隊,營運模式等一併考慮,相信自駕車會與共享經濟做結合,形成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資通所長闕志克認為,...(詳如說明)
資通所長闕志克認為,臺灣在晶片設計、車用電子、資通訊軟硬體開發到車用設備等領域具有完備的產業供應鏈,感知次系統是臺灣切入自駕車商機的最佳機會。
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指出,工研院自駕商用車採用軟體區塊模組化設計,可依場域及功能的需求進行技術快速組合,軟體具有高度靈活性,可快速將技術移植到國內外現行多車款上。
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指出,工研院自駕商用車採用軟體區塊模組化設計,可依場域及功能的需求進行技術快速組合,軟體具有高度靈活性,可快速將技術移植到國內外現行多車款上。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的自駕中巴,今日展示四大情境,包括自動駕駛過彎與直線、下雨天仍能精準辨識周遭車輛、紅燈自動停止,以及遇到行人通過自動停止等技術。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的自駕中巴,今日展示四大情境,包括自動駕駛過彎與直線、下雨天仍能精準辨識周遭車輛、紅燈自動停止,以及遇到行人通過自動停止等技術。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詳如圖說)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的自駕商用車,今日展現車隊路徑跟隨的穩控性,中速域車速左/右轉的平滑與精準度,突破無須圍籬可上下坡,同時因應路寬變化的靈活性,以及隨時遇障煞停/前進,平穩的轉彎在正確車道。

【新聞連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林潔玲
電話:+886-3-5913082
Email:JenLin@itr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