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電力承載順序與整合資源規劃 電力管理雙箭齊發 邁向永續新未來

日期:2020/09/22

工研院今天舉辦電力資...(詳如圖說)
工研院今天舉辦電力資源規劃永續策略研討會,提出電力系統供應時要有承載順序的思維,與整合資源規劃的做法,並將其當作電力管理雙箭,幫助臺灣找出最佳電力資源組合,圖左起為成大教授張簡樂仁、台電副總陳建益、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盧展南、工研院電網策略室主任劉志文、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劉子衙。

臺灣受到氣候暖化、臺商回流、大型半導體投資案等影響,用電量持續面臨挑戰,正需要以更宏觀的視野與長遠思維,盤點所有電力資源並妥善運用。對此,工研院今(22)日舉辦「電力資源規劃永續策略研討會」,邀請產學研專家參與探討維持供電穩定與友善環境解方,提出電力系統供應時要有承載順序(Loading Order)的思維,與整合資源規劃(Integrated Resource Planning;IRP)的做法,並將其當作電力管理雙箭,來評估供給面與需求面之所有選項與環境考量,以及成本及風險後,幫助臺灣找出最佳電力資源組合,打造電力永續新未來。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供電穩定是全民關注的議題,但如今社會上尚缺電力承載順序與整合資源規劃的普遍觀念,所謂電力承載順序,指的是當電力系統面對用電量攀升以及負載端多樣的需求時,要尋求解決辦法的優先次序,其中有3個項目要優先思考,包括需量反應、節約能源、分散式電源等,如果這3者都不可行,再來規劃蓋變電所或新電廠;而整合資源規劃則是推動電力承載順序的工具,把所有電力來源進行最佳的整合運用。舉例來說,當你需要花錢時,會評估這筆錢是要從銀行活期存款、定存、股票、基金、或是房地產變現的優先順序來使用,並考量資金來源使用配比,像是活期存款就可以馬上使用,基金或是股票就必須等到賣出才能兌現,把資金做最佳化的運用,這就是電力承載順序與整合資源規劃重要的意涵。

實際上,臺灣一年8,000多個小時中,其實僅有約200小時負載較高,因此,做好尖峰用電管理,對於現階段所面對的電力問題即可迎刃而解。除了用電需求外,近來全球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因應全球暖化,臺灣在「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定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要降為2005年的五成以下。對此想要同時滿足用電以及環境需求,電力承載順序與整合資源規劃就是最佳解方,此一作法與規劃在國外已行之有年,這次舉辦國際研討會的最大意義,就是希望透過國內外專家分享,把這兩大觀念導入臺灣,有利於擘畫臺灣未來電力永續藍圖。

以推動電力承載順序最為成功的美國為例,南加州愛迪生公司執行總監邱維倫指出,2012年美國加州能源委員會通過「電力承載順序」政策,明確訂定電力資源使用的優先順序,依序為能源效率改善、需量反應、再生能源和分散式發電,最後才是傳統發電機組的開發。南加州愛迪生公司因應電力承載順序政策,2013年推行優先資源試驗計畫(Preferred Resources Pilot;PRP),優先採購高能源效率、需量反應、儲能與分散式再生能源,預計2021年可獲得200MW容量,在不新建新機組下,有效降低尖峰負載成長。

工研院電網管理與現代化策略辦公室主任劉志文認為,面對供電穩定需求,臺灣必須建立能源發展長期目標,整合資源規劃就是很好的工具,能夠盤點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提前部署因應策略。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工研院利用模型分析,探討2040年可能的能源組合。從分析結果來看,要滿足未來能源與電力需求,同時達成減碳目標,2040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至少要達42%到51%,因此在大量再生能源併網下,必須思考如何透過輔助服務等方式,強化電網韌性及調度靈活性。

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張簡樂仁說,早期電力需求出現時,電業機構多專注在設立新機組等電源開發上,但現今隨著需量反應、能源效率、再生能源、儲能、智慧電網、分散式能源等生力軍加入供電行列,要把資源妥善運用,國際上多採用整合資源規劃,評估所有資源選項,並因應外在條件變化進行調整,在成本及風險考量下選擇電力資源最佳組合,目前美國已有超過一半的州施行整合資源規劃的規定。

工研院舉辦的「電力資源規劃永續策略研討會」,由南加州電力公司執行總監邱維倫、成大電機系教授張簡樂仁、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組長劉子衙,分別以「加速轉型以邁向永續能源」、「整合資源規劃」及「中長期能源與電力發展規劃之工具與程序介紹」為題開講,並邀請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電網管理策略室主任劉志文、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盧展南、台電公司副總陳建益、台電公司電源開發處副處長鍾輝乾參與,共同為臺灣未來電力發展提出建言。

電力資源規劃永續策略...(詳如圖說)
電力資源規劃永續策略研討會研討會邀請產學研專家參與,攜手幫助臺灣找出最佳電力資源組合,打造電力永續新未來,圖左為成功大學教授張簡樂仁、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電網策略室主任劉志文、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劉子衙。

【新聞連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朱則瑋
電話:+886-3-5913855
Email:itriA70541@itri.org.tw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楊桂華
電話:+886-3-5914968
Email:youngharry@itri.org.tw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