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永續發展」已成為普世之共同價值,經濟部積極推動綠色技術及能源永續的觀念,以確保企業競爭力。為解決目前化學物汙染地下水處理技術之瓶頸,經濟部技術處以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研發地下水污染整治相關技術,於16日宣布與亞太環境科技公司簽署「高效菌劑開發與地下水污染整治技術應用」合作備忘錄,將深化合作基礎,藉由共同合作開發技術開發與現地應用,提升臺灣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技術水平與累積技術能量,進一步技術輸出新南向國家,搶攻綠能永續商機。
本項簽約典禮由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萬皓鵬與亞太環境科技總經理馮嘉祺共同簽署,雙方將攜手進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技術創新計劃,除了互相分享專業技術,並將於至少兩處場址進行應用測試,期能建立技術典範,建立環境友善工法及提高汙染整治效率,並能讓國內優良技術能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共同為地球永續環境貢獻心力。
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萬皓鵬指出,過去高度追求經濟發展的年代,金屬與塑膠產業經常使用含氯有機溶劑如三氯乙烯等,對環境永續造成威脅。工研院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首創「地下水三氯乙烯汙染之精準整治技術」,培育的脫鹵球菌群與創新研發的基因賦活藥劑,搭配智能化精準注藥系統,可使受汙染場址完全脫氯,平均效率優於國際相關技術數倍。亞太環境科技公司是國內知名的多元環境工程顧問業者,期盼藉由合作技術開發與現地應用,共同提升臺灣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技術水平與累積技術能量,甚至未來有機會可技術輸出東南亞等國外土水污染整治市場,創造臺灣在環保產業的新機會。
亞太環境科技公司總經理馮嘉祺表示,地下水含氯污染的整治,一直是土水整治的難題,不僅整治難度最高,需長期處理且耗費大量整治經費也讓業界十分頭痛。工研院生物整治技術不但可以有效處理污染問題,並有機會縮短污染場域整治時間及經費,對業界的技術提升有很大幫助。亞太環境科技長年與工研院合作,特別在地下水污含氯污染調查及整治工作上,包括在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區的污染場址,都有共同合作案場及豐富執行經驗。期盼在雙方既有的良好合作基礎上,持續深化合作夥伴關係,藉由工研院豐沛的技術能量共同提升臺灣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技術水平。
面對來自於全世界競爭,工研院做為臺灣產業科技的先行者,預想未來生活情境,解析科技發展趨勢,擘劃「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投入「永續環境」應用領域的技術發展重點。工研院「地下水三氯乙烯污染精準整治技術」,藉由馴養有效脫氯菌種並添加研發的菌群基因賦活藥劑,可有效將三氯乙烯完全降解為無毒化乙烯,加速地下水污染改善效果,同時搭配首創智能化精準注藥系統,透過即時監測地下水水質及含氯污染物濃度變化,進行自動添加藥劑劑量及頻率,大幅降低整治成本達三成以上,本技術並入圍2021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以及工研院傑出研究獎等殊榮。
【新聞連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