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電力業前景可期 工研院號召產學研培育人才 幫助臺灣供電穩定又淨零

日期:2022/12/21

工研院舉辦「電網人才...(詳如圖說)
工研院舉辦「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暨劉書勝紀念獎頒獎典禮」,期盼鼓勵更多跨域人才一起投入電力領域,圖前排左起為台電總經理王耀庭、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盧展南、亞力電機總裁楊振通;圖後排左起為經濟部能源局簡任技正江威君、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副總陳明崇、工研院電網策略室主任張簡樂仁、台電系規處處長劉建勳、臺科大電機系教授楊念哲。

因應全球淨零排放趨勢,帶動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統計,2025 再生能源可望成為地球最大的發電來源,可預期將衍生龐大的商機,而相關人才需求同樣會水漲船高,預估2030年將有1400萬個綠領人才職缺。工研院和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今(21)日舉辦「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暨劉書勝紀念獎頒獎典禮」,針對潛力電力新秀頒發「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以及「劉書勝紀念獎」,得獎者來自各校菁英與企業職場潛力新秀。其中,劉書勝紀念獎得主皆為近來默默幫助臺灣強化電網韌性、再生能源與儲能發展的新生代推手,他們也以初生之犢不怕虎之姿,成為臺灣邁向能源轉型、淨零排放的重要基石,讓電力產業永續發展,世代傳承。活動現場也邀請歷屆得獎者分享交流職場經驗與特質,盼透過這些優秀得獎者的成功典範,鼓勵更多跨域人才一起投入電力領域,共同幫助臺灣供電穩定又淨零。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表示,今年3月3日的全國性停電事故,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國內電網系統穩定。行政院已核定台電公司所提「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將於十年內投入5,645億元,以「力求分散、持續強固、加強防衛」三大主軸,全面提升全國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以及為2050淨零轉型目標做好準備。希望透過電網分散、提升設備穩定及阻止停電事故擴散等作為,將可降低全國性停電事故發生機率及縮小停電影響範圍,藉以杜絕大規模停電再發生。而要執行如此大的計畫,不只需要台電公司努力,也需要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協助推動,同時更要有足夠的人才支撐產業的競爭力,很開心看見在工研院及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合作下,成功為國培養出無數優秀人才,為臺灣淨零減碳及電網韌性提升共同努力。今年劉書勝紀念獎已邁入第三屆,很高興有許多傑出的電力界年輕人被「看見」、被鼓勵,很榮幸連續兩屆擔任頒獎人,期盼藉此拋磚引玉,帶動臺灣電力人才的世代傳承。

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表示,2050 淨零排放是一項跨世代、領域及產業之轉型工程,將為未來30年經濟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在淨零浪潮下,臺灣的電力產業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過程,包括再生能源發展、電業邁向自由化、推動需求面管理等,在降低電力碳排放同時也衍生出多元新商機,企業為搶攻商機,所需人才除具備既有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也要跨領域型的T型人才,像是運用AI人工智慧技術預測再生能源發電、化合物半導體應用在電力電子設備等。為了培育更多電力跨域人才,今年工研院媒合產業資源,與大學合作推動開設「跨領域學程」,期望學子畢業即擁有基本的跨領域學能。目前已開設的有臺灣大學「智慧電網與綠能領域專長模組」及中山大學「永續能源學程」,未來也會陸續在成功大學、臺灣科技大學、中正大學推動開設。

另外,工研院也攜手產學研成立「電網人才發展聯盟」及「電網學校」,除了提供獎學金鼓勵優秀學生投入電力領域研究外,同時打造優質的學習平台、連結人才需求機構,使人才供需兩端形成緊密連結,建立良好的電力人才就業環境,本次得獎者來自北中南一流學校的學生,顯見越多人才投入電力領域。同時,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也設置「劉書勝紀念獎」挖掘優秀電力人才,跟其他獎項不同之處在於申請人需由企業推薦,再由產官學研專家組成評審團,以公正理性方式進行評選,因此所選出的歷屆得獎者皆是業界佼佼者。本次共有三位獲獎者,年齡都在30歲左右,就已在電力領域已嶄露頭角,期盼這些獲獎的年輕電力菁英能夠繼續努力,為臺灣能源及電力產業注入活水。

台電公司總經理王耀庭表示,在淨零排放推動上,台電以「先低碳,後零碳」的策略,從供給面、需求面、電網面三部分著手,致力打造韌性電力生態圈,供給面上,台電積極提升太陽能、離岸風電等再生能源占比,並針對傳統電廠推動天然氣與燃煤混氫、混氨示範計畫,同時透過碳封存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將碳排封存在地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需求面上,台電建立由下而上的能源合作的思維,設計時間電價、需量反應機制,導引用電戶於離峰時段用電,降低尖峰負載,並整合分散各處的電力來源化身「虛擬電廠」,建立可快速反應的電力供需調整機制,為供電穩定盡份心力;最後在電網端上,台電提出「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建立再生能源專供電路、電廠直供科學園區、增加變電所節點的措施,強化電網韌性確保供電穩定。很榮幸看見台電的年輕菁英石欣宜獲得劉書勝紀念獎肯定。

劉書勝紀念獎 嘉勉優秀年輕在職電力菁英

劉書勝紀念獎設立主要是為了嘉勉初入職場的傑出電網與電力人才,鼓勵更多青年在電力領域發光發熱。今年則由台電公司系統規劃處電機工程師石欣宜(現任職於電力調度處)、中華電信高級工程師彭國祐獲獎。30歲的石欣宜加入台電僅五年時間,就在今年3月3日大停電事故後,協助完成「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及框列數千億規模的預算案,目前已獲行政院核定推動,展現巾幗不讓鬚眉的能力,是推動臺灣電網系統強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她也將與第一屆劉書勝紀念獎,同樣在台電任職的鄭宇軒結為連理,成為電力新秀夫妻檔,她表示,未來倆人會攜手努力,為電力系統貢獻一己之力,不負劉書勝先生對後輩的期待。

31歲的彭國祐原本是資通訊專長,加入中華電信後才開始接觸電力領域,但他成功將資訊科技實際應用在智慧電網相關專案上,已協助將各地再生能源案場併入配電網,目前已協助150家綠能公司將各地再生能源案場併入配電網,並對於推動智慧電表(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效能提升貢獻良多,他表示,非電力專長出身的他能獲獎是很大的鼓勵,期盼更多年輕人可以一起加入,為臺灣電力業貢獻所學。

本次劉書勝紀念獎也特別頒發「年度特別獎」,嘉勉電力界少見的優秀電力青年,得獎者為32歲台灣特斯拉汽車公司資深專案工程師王玉珏,他由通訊專長跨域投入儲能系統的運轉解決方案,幫助國內有意投入電力交易市場的業者完成儲能建置案,並積極協助國內訂立適切的安全規範,是儲能產業蓬勃發展的重要生力軍。

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 表揚優秀年輕在職電力菁英

「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旨在培育電網與電力領域人才,由13個頂尖產學研界共同支持下成立,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此領域進行研究與就業,本次頒發「優秀專題提案獎」、「傑出專題成果獎」、「優秀學生獎學金」、「電網學校實務菁英班成績優異獎學金」、共4個獎項,總計25名學子獲獎。

其中,獲得「優秀專題提案獎」的中正大學電機系周兆蕾,她對太陽能發電議題十分感興趣,本次得獎題目「結合改良的聚類分析及長短期記憶網路預測日前太陽光電發電量」,就是結合AI人工智慧準確預估太陽能發電,解決太陽光電併網調度挑戰;獲得「傑出專題成果獎」的臺灣科技大學電子系蔡靖彥,從小就喜歡探究各種電器設備的構造與運作原理,本次得獎題目「能源管理系統數據分析及節能應用」,是透過分析比較基於多種機器學習於電力負載預測,讓分析對象可實施提前的電力預測進而能源管控。

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的成功大學電機系林宏銘,在大學時期就多方涉略電力領域相關課程,本次得獎題目「考量再生能源佔比、空汙管制、經濟等因素以達淨零碳排之長期電力資源規劃」,是以2050年淨零排放為目標進行研究,考量供給端與需求端的資源以及資源條件、系統參數的不確定性,且納入環境、社會與經濟等因素,在盡可能滿足以上需求同時符合永續發展目標的條件之下進行最小化成本的電業整合資源規劃。

獲得「電網學校實務菁英班成績優異獎學金」的鍾浩平,目前任職於昱山環境技術服務顧問有限公司,曾參與再生能源發展、臺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電力能源專案計畫,他表示,相信將來電網發展只透過單一領域的能力已經不足以推動,未來的職涯目標將會著重於整合電力系統與資訊傳輸,並且培養電力資訊的分析能力。

針對全球淨零排放趨勢與電力產業發展需求,工研院已擘劃的「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也將電力議題納入「永續環境」領域中,期待能攜手產官學研的力量,突破產業框架,發揮臺灣的淨零永續的價值,發展相對應的先進技術,搶先布局未來所需的競爭力。

本屆劉書勝紀念獎得主年齡都在30歲左右,就已在電力領域已嶄露頭角,圖左起為台電電機工程師石欣宜、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中華電信高級工程師彭國祐。
本屆劉書勝紀念獎得主年齡都在30歲左右,就已在電力領域已嶄露頭角,圖左起為台電電機工程師石欣宜、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中華電信高級工程師彭國祐。
工研院舉行「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暨劉書勝紀念獎頒獎典禮」,活動圓滿達成,現場電力界的專家們,共同與學生及得獎者大合影。
工研院舉行「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暨劉書勝紀念獎頒獎典禮」,活動圓滿達成,現場電力界的專家們,共同與學生及得獎者大合影。

【新聞連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朱則瑋
電話:+886-3-5913855
Email:itriA70541@itri.org.tw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