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觀念探索 Trend

區塊鏈, 我們有信心

撰文/凱西(Michael J. Casey),威格納(Paul Vigna)  翻譯/連育德

《虛擬貨幣革命》(The Age of Cryptocurrency)的作者日前又有最新力作,書名為《真理機器:區塊鏈與萬事萬物的未來》(The Truth Machine: The Blockchain and the Future of Everything,暫譯)。書中撰文直言,想要了解區塊鏈的重要性,就得冷眼看待目前的炒作氣氛,探究區塊鏈打造出來的基礎。

回頭看1990年代的網路泡沫,大家往往認為那是一段資金多到氾濫的時期,最後落得幾千億美元人間蒸發的下場。但各界不常討論的是,在市場正風光的那些年,因為資金便宜進而催生出相關基礎建設,讓重大的網路創新有機會在泡沫破滅後綻放,包括布建光纖纜線、研發3G網路、成立大型伺服器農場(Server Farm)等。也因為這些基礎建設,創新科技才有可能嶄露頭角,例如搜尋引擎、社群媒體、行動運算、雲端服務、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造就出今日在全球市場呼風喚雨的大企業。

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的聲勢高漲,造成市場劇烈波動,但是追根究柢,我們認為它的發展跟當年的網路泡沫有異曲同工之妙。加密貨幣的價格去年高得嚇人,如今已經大幅降溫,看在對區塊鏈存疑的人眼中,自然是幸災樂禍。但他們嘲笑加密貨幣擁護者的同時,自己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把加密貨幣的價格與內在價值混為一談。哪些產業能受惠於區塊鏈技術而表現優異,目前仍舊不易預估,但我們相信最終一定會有產業出線,因為區塊鏈技術的關鍵就在於打造一種無價資產,也就是信任。

要了解這個道理,必須先把時間拉回到14世紀。當時的義大利已經有阿拉伯數字,所以商人與銀行業者開始採用複式記帳法,讓商人能以更可靠的方式記帳,而銀行也有了新角色,在國際支付體系中擔任權力龐大的中間人。然而,記帳法不但成為現代金融的一部分,也影響了當時的文化。

1494年,身為方濟會修士和數學家的帕喬利(Luca Pacioli),寫下數學與會計的手冊,認為複式記帳法不只是會計方法,也是道德規範。根據帕喬利的解釋,商人或銀行接下有價值的物品之時,必須給予對方另一個物品,因此用相抵的條目記下個別及互相平衡的價值,有借就有貸,有資產就有負債。

帕喬利的會計法以道德為出發點,使得這兩種原本人人鄙視的行業,彷彿有了宗教的賜福,進而鹹魚翻身。幾百年發展下來,核帳無誤被視為是童叟無欺的象徵,銀行逐漸成為支付的中介機構,加速金錢的流通。在資金的挹注下,醞釀出文藝復興時代,並為資本主義大爆發鋪路,進而改變全世界。

然而,這套體系並非是詐欺的絕緣體,銀行與其他金融市場參與者經常把道德責任拋在一旁,例如:做假帳,使得詐欺現象至今依舊層出不窮,投資騙局案的麥道夫(Bernard Madoff)與安隆(Enron)案就是例證。此外,即使相關業者老實經營,但他們的誠信並非免費。舉凡銀行、證券交易所等金融中間人,彷彿是集權信託管理機構,如今變得不可或缺,角色已經從中間人轉變成把關者,索取費用與限制管道,因此造成衝突,甚至抑制創新,助長自己的市場地位。

這麼說來,區塊鏈技術的重點並不在於一夕致富的機會,也不是要避免政府管太多,讓個人能夠自由從事金融活動。它真正的願景是,提供一種顛覆傳統、去中心化的會計方法,大幅降低信任成本,進而以新的方式建立起經濟組織的架構。

如果說區塊鏈只是新的記帳法,似乎就沒有必要大書特書,但記帳法最早可以回溯到漢摩拉比的巴比倫王國,幾千年來一直是文明的基石,其重要性不容小覷。這是因為,人類社會建立在價值交換之上;而要做到價值交換,我們需要彼此相信對方所言不假,包括有什麼、欠什麼、被欠什麼,都必須誠實。為了達到這層信任感,必須有一套能夠掌握交易資訊的通用體系,建立起社會的規範與秩序。要不是如此,我們怎麼會知道: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是全球首富?阿根廷國內生產毛額達6,200億美元?全球有71%的人口每日生活費不到10美元?蘋果(Apple)股價的本益比達到多少倍?

大家討論區塊鏈時,定義用得很廣泛,也常有誤用的現象,把不是區塊鏈的技術也說成是區塊鏈,但說穿了,它就是一種列出交易清單的電子帳本。原則上,這些交易幾乎可以代表任何一種事物,可以是金錢交易,例如比特幣之類的加密貨幣就是以這種技術建立;可以是其他資產的交易,例如數位股票;可以代表指示,例如買賣股票的指令;也可以包含所謂的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亦即電腦化指令,如果符合某個條件,就能自動達成指令,例如某檔股票的股價降至10美元時,區塊鏈會自動買進。

區塊鏈這種電子帳本技術之所以特別,在於它不是由權力集中的單一機構(例如銀行或政府機關)所管理,而是一種去中心化的網路,由眾多電腦組成,各自儲存一份交易資料。帳本非由單一個體控制,網路中的任何一台電腦都能修改帳本紀錄,但前提是要符合「共識協定」(Consensus Protocol),也就是一種數學演算法,需要網路的多數電腦同意,修改才能成立。

一旦這種演算法達成共識後,網路中的所有電腦會同步更新帳本的副本資料。如果有人在未取得共識的情況下,企圖增加一項條目,或者修改之前的條目,會被其他電腦自動拒絕,造成條目無效。

在正常情況下,各筆交易被綑綁在一起,形成特定容量大小的區塊,再以加密鎖(亦是共識演算法的產物)串鏈在一起,因此才有「區塊鏈」的名稱。這個過程形成無法輕易變動、大家共享的「真理」,亦即如果帳本紀錄設立正確,便無法遭人竄改。

在這個大方向的框架中,區塊鏈有許多不同變化。比方說,共識協定有不同種類,各界常爭論哪一種最安全。有些區塊鏈帳本屬於公有鏈,「不需經過許可」,人人只要上電腦,原則上就能成為網路的一環。比特幣和其他多數加密貨幣都屬於這個類別。有些帳本系統屬於私有鏈,「需要經過許可」,數位貨幣基本上不適用此類。如果一群組織機構需要共用、但各自獨立的記帳系統,在無法完全彼此信任的情況下,可能就會採用私有鏈,製造商和其供應商就是一例。

這些組織機構的共同點在於,電子帳本是否誠信完整,取決於數學法則與堅不可摧的加密技術,而不是信任難免會犯錯的人或機構。這就像密碼學家葛瑞格(Ian Grigg)所謂的「三式簿記法」(Triple-entry Bookkeeping):借方記一筆,貸方記一筆,另一筆則記載於無法變動、沒有爭議的共用帳本。

拿目前經濟體系的信任成本來比較,就能看出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有不少好處。以雷曼兄弟公司為例,2007年營收與獲利紛紛創新高,也經過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的審核背書,殊不知9個月之後,資產價值崩跌,這家經營158年的老店以破產收場,衍生出80年來規模最大的金融風暴。事實如何不用多說,雷曼兄弟前一個年度的資產價值被嚴重高估了。各界隨後亦發現,做假帳的企業不只有雷曼兄弟一家,歐美多家銀行也有膨脹資產負債表的問題,導致客戶虧損,因此付了總金額高達幾千億美元的罰款與和解金。這些例子一再提醒我們,相信集權機構的作帳數據,常常會付出昂貴代價。

拿金融危機說明信任成本,或許過於極端,但信任成本也根植於其他經濟領域。放眼全球各地的辦公大樓,有一群會計師負責核對公司與生意伙伴的帳款,他們的工作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交易雙方不信任彼此的帳本紀錄。查帳過程費時又昂貴,卻又不可或缺。

為了達到信任,有時候代價並不是屈就於現行做法,而是無法發揮潛力。全球有20億人口的資產紀錄與身分不被銀行信任,因此無法成立帳戶,也就無法參與全球經濟。此外,物聯網希望未來能讓幾10億個自動裝置彼此互動,翻轉效率;但如果需要付出昂貴成本,讓集中控制的帳本,居中協調裝置間的微交易,物聯網就不可能成真。還有許多例子可以說明這個問題會箝制創新。

經濟學者很少講到或分析信任成本,原因可能是,大家認為對帳等做法是企業經營的重要一環,難以避免,這道理就像還沒有網路前的世界,企業只能花大筆郵政支出,寄出每月帳單,因為他們認為別無選擇。會不會是因為這個盲點,才有部分知名經濟學家一口否定區塊鏈技術呢?許多人認為,區塊鏈的成本高得沒有道理,但他們分析成本時,通常沒有算進影響社會深遠的信任成本,偏偏區塊鏈想要克服的便是這點。

所幸,看到區塊鏈潛力的人愈來愈多。比特幣自2009年1月低調發行以來,已經累積了眾多擁護者,起初是崇尚自由主義的激進份子,到現在有華爾街人士、矽谷科技專家、發展援助專家等等,後者不乏來自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等國際組織。很多人認為,區塊鏈崛起象徵著網路經濟的重要里程碑,甚至比第一個階段更具翻轉的力量。回想第一波顛覆網路的浪潮,實體店面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營運模式更為精簡的數位中介者(Digital Intermediary);如今換區塊鏈運動接棒,更是直接挑戰營利導向的中間人。

正因為社會需要信任,信任產生成本,我們又需要靠中間人提供信任,所以Google、臉書、亞馬遜等市場龍頭,才有機會發揮規模經濟與網路效應的優勢,達到壟斷市場的地位。這些大企業等於是權力集中的記帳員,建立起龐大的「交易」紀錄,而交易內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貨幣」:數位數據。他們控制這些交易紀錄,也因此控制了我們。

推翻這個根深蒂固的集權體系,可能徹底改變世界;正因為如此,加密貨幣市場掀起淘金熱的現象,價格一路飆漲又劇烈震盪。當然,許多(甚至可說是大多數)投資人看好加密貨幣,單純只是希望快速致富,並未思考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性。然而,區塊鏈風潮失控歸失控,卻不是憑空出現。出現具有顛覆性的平台技術時,市場免不了爆發投機行為,就跟當初剛有鐵路與電力的時候一樣。這是因為,市場竄出重大的創新構想時,投資人沒有過去的框架可以參考,估算不出新科技會創造或毀滅多少價值,也不易判斷哪些企業受惠、哪些企業受挫。

區塊鏈想要達到目標,成為記錄、儲存客觀事實的強大系統之前,還有一些重大障礙需要克服,但儘管如此,已經有企業在測試相關概念。

IBM與富士康等企業紛紛實驗區塊鏈不可更改的特性,希望藉此活絡貿易融資,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供應鏈透明之後,消費者就能更清楚知道商品的源頭,比方說,T恤是否來自於血汗工廠。

另一個重大的創新構想是數位資產。在比特幣之前,沒有人能夠擁有數位資產。由於MP3音檔或電子書等數位內容易於複製,複製行為又不容易制止,因此供應商從來不會把完整擁有權給消費者,而是將數位內容租賃給使用者,並在授權協議訂下協議規範,違者將受到法律懲罰。正因為如此,亞馬遜電子書規定只能借給朋友14天,不能跟紙本書一樣賣掉或拿來當禮物。

比特幣讓世人看到,有價值的東西可以是數位形式,獨特性也能經過驗證,兩者不必偏廢。由於帳本沒有人能夠竄改,比特幣也不能複製而重複支付,因此可以把比特幣視為是一種獨特的「事物」,也就是一項資產。換句話說,無論採任何形式存在的價值(例如房地產或音樂),現在都能記錄成是區塊鏈交易的一筆條目。此外,將不同形式的價值數位化之後,就能推出管理區塊鏈經濟的相關軟體。

有了軟體,就能給予數位資產「如果X,就Y」的特性,等於把金錢程式化。比方說,數位貨幣可以用來租電動車,同時還能開關引擎,達成智慧合約的編碼條款。反觀鈔票或硬幣等類比貨幣,並不能用在其它領域的平台。

可程式化的金錢合約為什麼有「智慧」,並非合約能自動化執行;畢竟,銀行已經能夠做到信用卡自動轉帳付款。智慧合約的優點在於,電腦執行合約時,受到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路監督,讓合約所有簽署方都有信心交易會公平執行。

以托運人和出口商為例,拜區塊鏈技術之賜,雙方的電腦可用數位貨幣支付款項,或訂下加密的支付承諾,一旦去中心化的軟體寄出款項已付的訊號,電腦就能自動移轉商品的擁有權。兩者未必信任彼此,但不必依賴第三方,也能自動轉帳。這麼一來,智慧合約能將自動化發揮得更淋漓盡致,打造出更開放、更國際的貿易關係。

無論是可程式化的現金還是智慧合約,都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工具,讓社群在追求共同目標的過程中自我監管,甚至可能打破大家長久以來認定的「共有財的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也就是:自我利益與全體利益無法同時兼顧。去年就可看到這樣的突破。聯合國在德國波昂舉辦氣候變遷會議時,共有100位軟體工程師參與「駭翻氣候」(Hack4Climate)駭客馬拉松活動,許多人的提案都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獲勝隊伍的計畫稱為「搶救森林」(GainForest),目前正在研發一套區塊鏈系統,讓民眾有機會捐助位於瀕危雨林的村落,只要村落能證實採取行動重建雨林環境,便能取得資金。

儘管如此,要實現這個有如烏托邦、無縫接軌的「加密貨幣經濟」,恐怕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中國、南韓、美國的主管機關已經陸續採取行動,取締加密貨幣的發行商與交易商,認為這種貨幣規避證券法規,屬於追求快速致富的投機行為,而不是翻轉世界的創新經濟模式。這些主管機關的考量也不是沒有道理。有些開發者透過首次加密貨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ICO)籌資,卻沒有將資金用於打造與行銷產品。比特幣與以太坊等公有鏈,雖然最有機會達到完全開放與不可更改的境界,但目前正面臨成長陣痛期。比特幣現在1秒能處理的交易數還是不超過7筆,而且交易手續費有時會大增,使用起來很花錢。

此外,銀行這樣的集權機構雖然可能受到衝擊,但現在也紛紛布局。現行法規保護這些企業,表面上是要確保企業誠信經營,但無形中卻為新創企業帶來法規成本。舉例來說,紐約州金融服務署(New York Depar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要求加密貨幣匯款新創企業必須取得「比特幣執照」(BitLicense),但由於如此申報與資金要求過重,已形成新創企業的進入障礙、既有企業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有鑑於區塊鏈採取開源技術、引發市場熱潮,再加上加密貨幣的價值持續攀升,全球各地的資訊工程人才有熱情、有經濟誘因,願意設法克服法規侷限。可以合理推斷,他們未來會持續精進區塊鏈技術。就跟網路軟體一樣,如果採用開放、可擴展的技術協定,將有助於激發創新。區塊鏈技術如今突飛猛進,很難想像版本不會一代比一代更精良,無論是比特幣的加密貨幣協定、以太坊的智慧合約,還是目前還在醞釀中的平台,相信都能更上一層樓。

加密貨幣泡沫就跟當年的網路泡沫一樣,打造相關基礎建設的同時,等於也讓未來的技術有機會成型。但兩者亦存在一個重大差別,因為這次區塊鏈的目標不是要打造實體設施,而是社會基礎建設,激勵全球各地的開發人員彼此合作,組成網路,秉持共同的願景,激盪出一代比一代更好的構想,凝聚成開源碼,人人免費可得。有了開源碼,無數個尚未成型的軟體構想最終將能實現,為未來的分權經濟奠定基礎。

回想1990年代中期,很少有人預估得到Google、臉書、優步(Uber)會異軍突起;同樣的道理,加密貨幣泡沫破滅之後留下一片狼藉,區塊鏈會有哪些應用面從中崛起,現在也難以預測。但擴展性平台就是有這樣的特性:不管是網路的開放協定,還是區塊鏈的核心概念(演算法共識與分散式帳本),優點就在於提供了全新的遊戲規則,讓創新人士能夠勇於作夢,打造翻轉全世界的應用面。

區塊鏈最終的用途不管為何,其重點在於顛覆現有扮演守門人角色的機構,不甘讓它們主導現在的集權經濟。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