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320期2018年07月號

出版日期:2018/07/05

正方形 Icon 專欄 Column

從智能層級 剖析AI與HI的優勢

口述/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洪小文 整理/李幸宜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長久以來,人類對AI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在科技發展已全面進入智慧時代的今天,人類該如何與AI和平共處?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暨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對於未來,提出了「HI+AI」共同進化的觀點。

1950年,時代雜誌以初具雛型的電腦作為封面故事,當時就已經有人擔憂未來會造出比人更聰明的機器。事實上,智能是有層級差別的。以金字塔圖例來看,由底層到頂端可區分為5個層級,依序是運算與記憶、視覺與聽覺等感知能力(Perception)、洞察推論及規劃決策的認知能力(Cognition)、創造力,以及智慧(Wisdom)。

下半部的運算與記憶、感知能力,機器已經能做得比人類好;而在中間層級的認知能力,則是機器和人類各擅勝場;至於上半部的創造力與智慧,人類還是做得比機器更好。

今日的AI是以繁制繁,例如記憶電話,或是AlphaGo推演棋局;但人類的智慧是以簡制繁,甚至是以無制繁,兩者推演邏輯不同。可預見的是,未來將是人類與機器搭配的時代,由人類「大膽假設」之後,再加上機器「小心求證」,進而得到結果,也就是透過AI和HI(Human Intelligence;HI)的結合來完成重要的決策或任務。

AI從感知到認知的躍進

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1991年成立微軟研究院,希望做出可以看懂、聽懂使用者需求的電腦技術,1995年有了初步進展,第一次做出勝過人類的型態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能力。

微軟最終的目標是將AI相關技術做成平台,現已發布一系列感知服務應用程式介面(Cognitive Service API),包含視覺、語音、語言、知識、搜尋等功能。例如微軟推出的測試年齡網站「how-old.net」,只要上傳照片即可判別照片中人類的年齡,推出後在網路上掀起一陣風潮,其實背後只用了8行程式代碼,微軟想展示的是運用現成的程式介面,就能輕鬆開發與日常生活貼近的人工智慧感知服務。
但就認知能力而言,當前所有的AI都還是「黑盒子」,雖然可透過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方法來解決「What」,卻不能解決「Why」,也很難進行更深層的推論。舉例來說,機器所翻譯的文字是逐句照翻,人類的翻譯則是聽完或看完一段內容後,再以自己理解的意思表達出來,所以能無中生有,或是預測對方可能要說的話。

相反地,人類的認知是「白盒子」,不是單純的型態識別,擁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所以能舉一反三,還能進行推論。單純的感知像是記憶電話號碼,人類在這方面還是比不過機器,但是因為人類本身就擁有各種知識(認知),不受限於被輸入的資料源,因此可以用認知去強化感知。

人類獨具的創造力及智慧

微軟亞洲研究院曾用深度學習的方式教機器寫詩,還出了一本詩集,作法是先讓機器辨識圖片內容,再據此寫出相對應的詩句;機器還可以作畫,把照片轉為油畫或浮世繪風格,舉例來說,去年上映的電影《梵谷:星夜之謎》,動用100多位畫家以油畫繪製動畫內容,但其實用AI就可以完成這項工作,而且能省去很多人力。

只要有原始圖片加上各種風格的套用轉換,機器就能產出各式各樣的圖片或畫作,但這些產出等於創造力嗎?畢卡索曾說:「好的藝術家抄襲,偉大的藝術家盜竊。」所謂的「盜竊」,是指加入自己的創意將作品轉化為全新的呈現,而AI只能做到「抄襲」。

創造力沒有大數據作為後盾,甚至常是在沒有資料的支持下發生的。人的聰明就是在沒有資料或資料不充分的情況下,可以憑空推論出東西,例如:愛因斯坦在100年前就提出重力波,但機器在100年後的現今才勉強可以測得。

智慧(Wisdom)和智能不同,智慧包含意識與心智,心智則和創造力有關,創造力可以被激發,但無法透過教導而來,也沒有演算法可言。人類存在的目的就是探討未來,未來的發展將是人類和人工智慧的共同進化,形成HI加AI的局面,而我們應該樂於且有幸成為與AI一起成長的第一代人類。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