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能源趨勢 Energy

電網學校開課了!

撰文/游易文

工研院結合國內外重量級產學研,共同成立「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左起為康舒科技資深副總萬建國、健格科技電力業務部經理曾華慧、安華機電總經理趙煥光、台綜院所長吳爵丞、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盧展南、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台電力董事長楊偉甫、亞力電機總經理鄭朝彬、台灣汽電共生董事長張明杰、和平電廠總經理黃義孟、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台灣區總監許乃文、祥正電機副總經理陳炳基、達德能源公司總監張嘉文、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胡耀祖。
工研院結合國內外重量級產學研,共同成立「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左起為康舒科技資深副總萬建國、健格科技電力業務部經理曾華慧、安華機電總經理趙煥光、台綜院所長吳爵丞、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盧展南、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台電力董事長楊偉甫、亞力電機總經理鄭朝彬、台灣汽電共生董事長張明杰、和平電廠總經理黃義孟、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台灣區總監許乃文、祥正電機副總經理陳炳基、達德能源公司總監張嘉文、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胡耀祖。

電力人才看過來!根據台灣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水電氣委員會統計,竹科、中科、南科三大科學園區用電量占全國電量達11.6%,未來5年用電量粗估成長79%,供電管理需求大,電力人才堪稱「炙手可熱」。工研院日前成立「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提供百萬獎學金,培育本土電網人才。

台灣正面對能源轉型的契機與挑戰,加上電業法基於「廠網分離」原則,將開放民間設置發電廠與售電公司,電力與電網領域人才需求勢必大幅提升,然而產業人才已見明顯缺口斷層。工研院日前宣布,成立「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成立,與包括台電、台達電在內的25所產學研機構合作,為台灣培育更多電力系統人才,為電力產業注入新生力量。

新興能源崛起 電力產業求才若渴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為知名電網專家,他以大學電機系同學為例,畢業後多轉進科技業就職,僅2人在電力系統領域工作。去年他回國接任工研院院長,為解決人才荒,首先成立直屬院長室的「電網管理與現代化策略辦公室」,更積極邀請業界領導廠商,共組「電網學校」及「電網人才發展聯盟」,如此雙管齊下,提供培訓資源與獎學金,促進優秀人才投入電力領域,加速推動台灣能源轉型。

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盧展南,正是劉文雄口中班上唯二投身電力系統領域的「稀有人才」。盧展南認為「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的成立,可透過連結學校師資、業界實習等方式,培育新一代電力人才。尤其台灣電力系統歷史已逾百年,近年用電狀況卻頻受極端氣候影響,加上太陽能、風電等再生能源加入,勢必要加入新的知識跟技術,才能克服能源轉型的各項挑戰,寄望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盡快看見實質成效。

整合產學研資源 與業界無縫接軌

肯定工研院長期培養電網與電力產業人才的決心,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楊偉甫指出,培養電網與電力產業人才最重要的是「長期培養,傳承核心技術」,感謝工研院發起「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希望藉本聯盟的運作,帶動更多同業貢獻資源,吸引更多學子與在職人士投入電網與電力領域,逐步紓解電網與電力人才短缺的問題,共同推動台灣電力產業成為全球翹楚。

有鑑於政府將綠能與儲能產業做為重大施政之一,亞力電機總經理鄭明彬十分看好電力人才發展前景,但他指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電機系學生畢業後都轉往IT或光電產業任職,導致電力系統人才出現斷層,他認為「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整合產學研資源,可培養出與業界無縫接軌、具有「即戰力」的優秀人才。

百萬獎學金網羅人才 為產業注入活水

為了吸引頂尖師資、在學學生與業界人士加入,「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將提供逾百萬元獎學金,凡電網與電力相關科系學生、參與電網學校的學員,成績優異且研究報告經審核通過,都有機會獲得6000元至2萬元不等獎學金,再由合作學校、企業提供實習機會。

「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目前成員包括台電、康舒科技、CIP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汽電共生、大同公司、達德能源、健格科技、亞力電機、東元電機、和平電廠、台灣綜合研究院、祥正電機、海龍離岸風電團隊(NPI與玉山合資)、大同大學、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台灣電力企業聯合會、台灣風能協會、台灣智慧型電網產業協會等。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