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334期2019年10月號

出版日期:2019/10/15

正方形 Icon 觀念探索 Trend

翻轉老舊的 「老年觀念」

翻譯/連育德

觀念探索
觀念探索

放眼未來數10年,人類已經知道將會面臨哪些天人交戰的變動,包括氣候變遷、人工智慧崛起、基因編輯革命等等,皆成為已知數,但後續衝擊最能夠預測的一項轉變,莫過於全球老化。自1900年至今,工業經濟體的預期壽命增加逾30年。人類史上也首度出現65歲以上人口多於5歲以下人口的現象,原因包括壽命增加、生育力低落、嬰兒潮高齡化等等。這些趨勢1個世代接著1個世代醞釀,人口統計學家也能夠提前幾10年描繪出走勢。

然而,我們卻無力應對未來這些苦果。

我們的經濟、社會、制度與科技都沒有做好準備。無論是產業或政府部門,美國許多雇主正面臨所謂的「退休人才流失」,也就是經驗豐富的員工離開關鍵職位。此外,儘管失業率目前達50年新低,但失業年長者卻不易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有長期工作的年長者,有一半在計劃退休年齡前就被逼退。半數美國民眾的財務不足以應付退休所需,另有25%的人表示要一直工作下去,仰賴政府退休金制度不會更好。

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又不便開車,公共運輸系統也將面臨運能不足的窘境,儘管大都市以外的地區比較不會如此,但有沒有大眾運輸工具又是個問題。美國的專業老人照護業者亦出現短缺,隨著需求增加,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此外,婦女為了照顧年邁雙親,或降低工作時間,或毅然離職,導致「非正式」老人照護每年造成的機會成本高達5,220億美元。

殊不知,這些問題有可能不難解決。舉個奇特的現象為例,雇主面臨退休危機的同時,許多年長者卻必須對抗年齡歧視,證明自己的價值,就好比一邊有森林大火,一邊卻是滂沱大雨。又或者,招募年長者能避免社會安全制度與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破產,但社會偏偏要增加年長者求職的障礙。

我所主持的麻省理工學院老化實驗室(MIT AgeLab),鎖定其中一個矛盾現象:針對銀髮族研發的產品,往往不是他們所想要的,現實和需求存在龐大落差。例如,需要帶助聽器的人當中,只有2成會買相關產品;年齡逾65歲以上的人口,只有2%使用個人緊急救援(Personal Emergency Response)科技產品,又例如現在有只要一按鈕就能撥打求救電話的穿戴式裝置,就算安裝這種裝置,到了跌倒非常嚴重的時刻,許多人(甚至可說是大多數人)還是堅持不按鈕。回顧過去,這樣的不及格產品無所不在,熟齡汽車、混合食品、超大型手機皆榜上有名。

不管是哪一種產品,產品設計師以為自己了解熟齡市場的需求,卻低估了這群消費者不喜歡給人「老」的印象,會對這類產品敬而遠之。畢竟,只有「老人家」才需要配戴個人緊急救援項鍊;而正如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所報導,75歲以上的人口中僅有35%會覺得自己「老」。

銀髮族的需求與多數銀髮族產品存在預期落差,這種現象可不能等閒視之。如果有年長者需要配戴助聽器,市面上卻找不到值得買的產品,自然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間久了更可能導致心理封閉、身體有受傷的危險。

但會有預期落差,同樣也是個很奇怪的現象。銀髮族產品為何常常又大台、又沒顏色、又單調?熟齡人口不是沒有錢。50歲以上的人口占美國家庭財富的83%,2015年的消費金額高於50歲以下的人口:如果算入下游效應的話,他們貢獻了近8兆美元的經濟活動。確實,老年人口也有財富分布不均的問題,但如果市面上存在更好的銀髮族產品,相信高財力的族群會踴躍購買,但事實並非如此。(近期有幾個例外,稍後討論。)

有人會說,重點是老人家不會使用科技產品。這種刻板印象在2000年可能還成立,因為當時在65歲以上的美國民眾當中,只有14%使用網路,但現在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同年齡層有73%的人會上網,有半數擁有智慧型手機。

這麼說來,預期落差應該自然而然會弭平才對。如果各位讀者認為,只要有足夠的需求,市場通常遲早會解決供需失衡的問題,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銀髮族的預期落差長年無解?

別擔心,這個問題有個自然的解釋,若能掌握其中的線索,就能化問題為轉機,解決全球老化的許多矛盾問題。

「黃金歲月」大騙局

產品與消費者期待存在落差,雇主與熟齡員工的想法有出入,銀髮族對「老年」的觀念與自我認知不一樣,這些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傳統的「老年」觀念,其實是後人編造的。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免不了會出現各種病痛,而且人終究一死。雖然這些都是事實,但我們代代相傳了不正確的老年觀念,事實與觀念的差距太大、存在太久,才會造成期待落差等等現象。

200年前,沒有人把「老年」看成是需要解決的人口問題,後來卻變了,一來是當初的錯誤科學所使然,一來制度建立(Institution Building)的力道方興未艾。

19世紀上半葉的醫生(尤其是英國與美國)認為,人之所以會邁入生理老年,是因為體內一種稱為「生命能量」(Vital Energy)的物質沒有了,這種物質就像電池的電力一樣,這輩子透過身體的活動而逐漸消耗,永遠無法補充。病患如果出現白頭髮、更年期等等主要的老化跡象,醫生只懂得建議人減少活動。「如果死亡是因為人的精力耗盡,那人的目標就是不計代價維持精力,」歷史學家凱洛.荷伯(Carole Haber)於1994年出版的《老年與追求安全》(Old Age and the Search for Security,暫譯)表示:「吃對的食物、穿適合的衣服、做或不做某些活動。」性與勞動都被視為是特別耗費體力的活動。

到了1860年代,現代病理學觀念在歐洲大陸興起,逐漸取代「生命能量」的概念,最終傳到美國與英國。但與此同時,社會與經濟出現一連串發展,使得舊有的老年觀念保存下來,仍舊把老年視為一段需要消極休息的人生時期。

隨著工作場合日益機械化,效率成為新的口號。到了20世紀,各地的辦公室與工廠紛紛冒出效率專家,希望從員工身上擠出多一點生產力。生命能量低的年長員工,便淪為公司想當然爾鎖定的目標。效率專家艾默生(Harrington Emerson)於1909年曾說,一家企業如果讓最年長的員工退休,能夠「由上而下營造出一股生機。」影響所及,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在1875年率先推出私人年金計劃,類似產品也在之後幾10年快速成長。有些雇主提供退休金計劃,確實是出自於一片善意,希望照顧不願退休而退休的員工,但這樣也能讓經理人在道德上站得住腳,才能解聘已達退休年齡的年長者。

到了1910年代,老年是需要大規模行動才能解決的問題,已成了社會共識。1909到1915年間,美國首度出現聯邦層級退休金法案、州級全民退休金、高齡公共委員會等等,也有一項以年長人口經濟狀況為主題的大型調查。1909年,醫界首度提出「老年醫學」(Geriatrics)一詞;1914年,第一本老人醫學參考書出版。或許最能捕捉當代氣氛的,是1911年名導格里菲斯(D.W. Griffith;他的種族歧視亦令人詬病)的一部電影,內容講述有個老邁木匠的工作被年輕人搶走,生活窮途潦倒。電影名稱是:《我們該對老人怎麼辦?》(What Shall We Do With Our Old,暫譯)。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現代的老年觀念已經打了一半基礎,亦即:年長者是亟需協助的人口族群。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另一半的老年觀念才建立起來,也就是老年是人生的「黃金歲月」。這要歸功於戴偉(Del Webb)建設公司為了行銷位於亞利桑那州的退休聖地「太陽城」(Sun City),而想出的行銷噱頭。把退休勾勒成黃金歲月,退休就不再是老闆逼走你的壞事,而是辛苦工作一輩子後的自我獎勵。

隨著退休與休閒逐漸劃上等號,完整的老年觀念在20世紀成形:如果你不需要繼續賺錢、不需要有人幫忙料理生活、不需要看醫生,那你一定想要輕鬆過生活,花大錢享受人生。

「想要」與「需要」都定義好了,讓人有老年觀念面面俱到的印象,殊不知,這是在為年長人口貼上標籤。老,等於只能接受,不能給予;只能消費,不事生產。

產品造成刻板印象

這股營造出來的老年觀念延續至今,最明顯的地方之一在於銀髮族產品,往往不是訴求「需要」就是「想要」。因為需要,所以有助行器、藥物、提醒吃藥的手機軟體;因為想要,所以有遊輪度假、佳餚美酒、高爾夫球場會費。

當然,人生絕對不是只有物質消費而已,但相信沒有人會反對一點:想要打造一個更好更久的熟齡生活,應該要從更好的產品著手,更何況可以把「產品」廣義解釋成社會提供給民眾的所有事物,例如電子產品、食品、交通建設等等。

簡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簡訊的發明原本鎖定愛八卦的青少年,卻成為聽障人士的福音。這類發明也是老化實驗室所謂的超越型設計(Transcendent Design),放眼更大的市場之際,同時也照顧到銀髮族的基本需求。電動車庫門也是一例,設計初衷是要輔助無法抬起厚重木門的人,由於實在太方便,最後愈來愈普及。

現在漸成風潮的「聽戴式裝置」(Hear-ables)標榜各種新功能,可以即時翻譯,也可以增強部份環境音,最終有可能讓年長者戴助聽器時不再難為情。同時,共享經濟能夠提供個人服務,不必像以前要住在養生村才有。如果打手機就能找到人幫忙運送生鮮雜貨、做家事、載你出門,年長者甚至有可能延後搬進養老院或養生村的時間,這樣也可能省下更多錢。65歲以上的人口當中,約有87%說他們希望在自己家裡養老。

但為了改寫大家對老年的觀念,不能只調整產品功能,更重要的是產品訴求。我可以寫100篇社論讚揚銀髮族的美德,就算這樣能正面改變社會觀感,但如果有一個產品把大家都當小孩看待,也是徒然。企業打造出一個產品,卻把銀髮族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每個人會立刻放在心裡,甚至連想都不用想。

受到銀髮族產品的影響,過度簡化的老年觀念形成惡性循環,延續了好幾10年。為什麼會這樣呢?從老年衍生出的產品經濟,加深了社會大眾認為銀髮族是被動消費者的印象。這時如果有位年長者應徵工作,可能會面臨「他是消費者,不是生產者」的職場氛圍,也就是所謂的年齡歧視。影響所及,他縱使辛苦累積出豐富的人生閱歷,企業要研發先進產品時,很少會想到要借重他的經驗,尤其是打造影響未來生活的高科技產品時。在沒有年長者的觀點之下,少數願意屈就設計銀髮族產品的設計師,不知不覺還是訴諸社會氛圍,推出把老年觀念過度簡化的產品,因此不斷惡性循環下去。

修正傳統思維

說自由市場可能扭曲現實的學者,我絕對不是第一個,但目前的狀況很難得,我們可能可以利用銀髮市場的力量,正面打擊老年迷思。畢竟,預期落差終究要被填補,原因很簡單,因為企業如果能夠因應銀髮市場的龐大需求,獲利自然受惠。

高齡化的相關問題,當然無法全靠這點解決。所得不均與種族不平等跟高齡化議題亦息息相關,值得堪憂。美國民眾當中,富人與白人備妥退休資金的機率較高,亦更健康、更長壽。修正一般人對年長者的觀念,並無法改善這些不平等,但至少有機會降低年長者提早遭到解雇的現象,或讓他們找到薪資更好的工作。

修正老年觀念,也無法解決美國中年族群愈來愈常見的自殺現象,也就是所謂的「絕望致死」(Death of Despair)。但如果不把「老年」看成被動人生的黑暗期,而把它重新定義成活躍、主動,甚至是第二春的階段,相信對中年人的人生觀也有幫助。儘管說要改變人生最終章的定義,但前幾個階段的觀念彼此發酵作用,要預測最後會有何影響,確實是不可能的任務。熟齡生活也能過得精彩,這個願景或許對正值20、30、40幾歲的人不重要,但一定不是壞事。我甚至覺得,如果大家重新更實際地看待老年,或許能激勵年輕人與走到職涯中場的中壯年進一步儲蓄,為未來做準備,向雇主要求更好的退休福利。如此一來,大家儲蓄的目的,可能不再是為了假想中那個老態龍鍾的自己,而是投資一個更精彩的自己。

我們怎麼過未來的生活,有很大程度取決於技術專家,尤其是研發消費商品的人。如果科技業能把銀髮族看成核心市場,而不是附屬族群,重新定義老年的工作就已經完成一大半。但眾所周知,科技業亦是年輕人的天下。不妨請年輕設計師站在銀髮消費者的角度思考,老化實驗室為此特別設計出一套老化模擬服,但易地而處只是第一步,無法讓設計師洞察到熟齡消費者的需求。所幸有個簡單的解決方法:聘用年長員工。

這個原則適用科技業,放諸所有職場更是如此。下次貴公司徵人的時候,如果你剛好翻到一位年長應徵者的履歷,請認真看看。畢竟,我們有一天也會老,應該要為未來的自己拚一下。

全球老化或許已是大勢所趨,但傳統的「老年」觀念並非無法撼動。觀念是人定的,現在要靠我們重新定義。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