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350期2021年04月號

出版日期:2021/04/15

正方形 Icon 科技快訊 News

工研院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

撰文/唐祖湘

工研院日前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宣示全院將在2050年達到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的目標,展現節能減碳的決心。左三為工研院副院長兼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主任彭裕民。
工研院日前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宣示全院將在2050年達到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的目標,展現節能減碳的決心。左三為工研院副院長兼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主任彭裕民。

全球暖化引發極端氣候變遷,最大主因就是二氧化碳過度排放,為此已有上百個國家陸續加入「2050淨零碳排(Net-Zero Emissions)」行列,工研院作為臺灣產業科技的領航者,登高一呼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宣示全院將在2050年達到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的目標,展現節能減碳的決心。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政府與產業的熱門關鍵字,目前有歐盟及128個國家宣示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並將淨零碳排政策納入法規;蘋果、微軟等國際企業宣布建立淨零碳排或負碳排的供應鏈與產品,我國台積電公司也承諾在2030年非生產廠房100%使用再生能源,2050年底前全球據點100%使用再生能源。

身為臺灣研發機構龍頭,工研院近年在「綠色節能」、「永續發展」等技術展現亮眼成果,日前宣布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將創新科技應用在院區內,運用跨領域產業的創新科技力量,規畫淨零碳排策略藍圖,協助臺灣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

引領產業轉型 打入國際綠色供應鏈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各國政府及企業已有一系列二氧化碳零排放作法,臺灣要永續發展,產業要持續具有競爭力,就要打造綠色供應鏈,這是未來必走的方向與趨勢。他指出,臺灣以出口為導向,全球零碳排放趨勢將對產業產生兩個重大影響,包含碳關稅將對臺灣的出口產業,甚至整體經濟造成衝擊,以及國際大廠減排要求,將主導臺灣在國際供應鏈的競爭力。

面對未來可能的碳關稅貿易障礙,及國際大廠的嚴格綠色供應鏈要求,工研院的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有四大任務主軸:首先是「電力供應零碳排」,布建再生能源發電,建立次世代再生能源發電,再配合虛擬電廠調度,以整合院內外多樣化的零碳電力資源,提供院區整體電力需求;其次,將推動「低碳/零碳製造生產」:實驗室廠房製程中無二氧化碳排放,循環利用製程氣體及物料,低碳排的尾氣及汙水處理。第三,促使「消費及使用端行為改變」:深度建築節能及公務車、鍋爐全面電氣化,達到院區零化石燃料,並推動共享平台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第四,「二氧化碳捕捉與再利用」:導入先進負碳排技術,直接空氣碳捕捉及將二氧化碳製成綠色碳氫化合物,以求工研院整體在2050年達到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的目標。

工研院協助鋼鐵產業導入「永續碳管理技術」,協助產業鏈盤查碳足跡,開發出低碳的「免調質鋼」。
工研院協助鋼鐵產業導入「永續碳管理技術」,協助產業鏈盤查碳足跡,開發出低碳的「免調質鋼」。

推動淨零永續 成為臺灣護國神山

工研院副院長兼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主任彭裕民認為,全世界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是非常挑戰性的目標,臺灣要邁向零碳排的願景,需要各界攜手合作參與。

為此,工研院提出3個建議作法:首先,2050年距離今尚有30年,中間產生的變數及影響很多,不確定性大,工研院將採用科學化方法與工具,推演出臺灣2050淨零排放可能路徑供各界參考;第二,能源燃料燃燒占臺灣溫室氣體排放量九成以上,使用低碳或無二氧化碳排放的電力發電,是臺灣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重要基石,工研院將啟動2050年淨零碳排的能源供需情境評析,協助政府從低碳、無碳著手,大幅提高能源效率與擴大再生能源,並建立電力承載順序(Loading Order),達成零碳電力目標;第三,工研院持續以科技研發及產業合作加速循環經濟的推動,逐步替換現有的生產消費模式,建立創新的商業模式,引領產業綠色轉型。

「過去20年,臺灣的強降雨增加7成、乾旱、颱風不來,夏季增加快一個月,就連櫻花開的時間都不一樣了!」彭裕民指出,工研院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將整合科技、經濟、社會、環境各領域專業團隊,成為國家級智庫,「過去半導體是臺灣的護國神山,未來淨零永續也會是臺灣的護國神山」

現場也展示工研院多項淨零碳排創新技術成果,包括:「二氧化碳捕獲技術」可提供石化業、鋼鐵業、電業降低碳排放、「檸檬皮渣廢棄物開發動物飼料」能有效減少畜牧業牛隻溫室氣體排放、「永續碳管理技術」協助產業鏈盤查碳足跡、再生處理工業與生活廢水的「高效率水處理循環利用技術」、領先全球的「高效率太陽能電池技術」等,協助產業,共同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