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期2021年12月號
出版日期:2021/12/24
封面故事 Features
淨零碳排:臺灣未來成長動力
撰文/編輯部
因應2050淨零碳排的全球趨勢,以製造業、出口導向為主的臺灣,將面臨提升永續競爭力的經營挑戰,工研院特別邀集歷屆院士進行「十載精彩 制勝未來」院士論壇 ,由院長劉文雄擔任主持人,從不同面向分享「淨零碳排」如何帶領臺灣,從挑戰蛻變為未來數10年的成長動力。
劉文雄(工研院院長)
國際能源署(IEA)公布的「2050淨零策略」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從現在到2030年,可先「精進現有技術」,包括提升能源使用,以及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的效率,並改變人類對資源、能源的需求與行為;第二階段是2030到2050年,主力放在「創新技術研發並發展國際合作」,包括發展「綠色氫能」,同時在產線設計上降低碳排,建立健康碳循環、發展低碳新材料,從能源前端到商品打造全新供應鏈,來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
施振榮(工研院院士、宏碁集團創辦人)
5年前我提出將臺灣打造為創新矽島,如今救地球已是人類文明的根基,而文明來自科技、科技又以矽為主幹,這方面臺灣居於全球領先地位,我們必須積極投入淨零排放的工作,讓臺灣成為最好的淨零示範場域,以內需帶動外銷機會,讓全世界知道:「Taiwan can help.」
陳興時(工研院院士、榮剛集團創辦人)
臺灣已具備以大企業帶領中小企業的系統化供應鏈,可採「以大帶小」模式,協助中小企業導入減碳做法,例如碳排偵測及控制系統,以利提升競爭力。如今2030的減碳時程逐漸逼近,若以政策規範適時引導、並藉由工研院這樣的法人機構輔助,將有助產業拋開舊有思維、脫胎換骨,迎接氣候轉型的新時代。
史欽泰(工研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
我們必須先從教育著手,同時制定減碳的長期藍圖與計畫;搭配淨零碳排兩大重點:政策領導及科技創新,其中創新的方向必須謹慎,盡量降低外部成本。以臺灣來說,工研院可以做出很大貢獻,結合大企業帶頭響應,而這不能只有口頭的承諾,實際上更需要長期的預算投入。
朱志洋(工研院院士、友嘉集團總裁)
企業可先備妥減碳存糧,將每年盈利撥出一部分用於推動碳中和,才能充份把握減碳的轉型契機。此外,對大企業來說,減碳的問題不大,但中小企業卻無所適從,建議政府編列經費,在工研院設置專款專用的減碳預算,才能有足夠的資源長期協助企業減碳。
苗豐強(工研院院士、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
臺灣的供應鏈管理能力超強,面對各國碳稅、碳費、以及歐盟即將上路的CBAM碳邊境稅,應將這些「懲罰機制」視為有助達成碳中和的工具;可善加利用天然氣的冷能及副產品氫能,發展氫能車及氫能生態系。此外,臺灣對環保的認同度高,大家很想使用綠電卻僧多粥少,產業也缺乏共同減碳標準,建議各行各業全面了解自身供應鏈的減碳需求,才能具體達成淨零目標。
楊振通(工研院院士、亞力電機集團總裁暨創辦人)
與世界接軌的建議如下:第一、溫管法儘快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重新制訂減碳路徑圖,以符合總統在今年國慶宣示的2050淨零目標,同時提升再生能源占比、建設現代化智慧電網。第二、政府訂立明確標準及規範,讓企業了解碳盤查、碳足跡計算、碳權、甚至碳定價與交易制度。第三、推動循環經濟、提升技術層次、增加國際競爭力;國內企業應加速轉型,透過減碳、抵換、使用低碳原物料、採用綠電、購買碳權等手段,以維持生產競爭力。
李源德(工研院院士、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
臺灣的健保制度每年開出許多藥物,近2,000億。但製藥過程產生不少二氧化碳,是必須重視的一環。根據英國經驗,醫生減少開立處方藥,就能減少10%;我相信臺灣可做得更好:減少15%至20%,有謂膽固醇和憂鬱症用藥可不必長續用藥(在緩和治療的病人,用藥的治療成效與不用藥,二者族群其治病之結局並無二致)。
蔡力行(工研院院士、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
IC產業可設計出低功耗IC,並以低耗能製程生產,應用於手機、Data Center或元宇宙穿戴裝置,減少十倍或百倍的能源用量,對世界做出貢獻。至於企業本身的減碳作法,短期企業應先有明確規範才能展開行動;長期則亟需創新技術解套,我認為工研院可在這方面扮演跨產業跨平台的角色,讓大家一起努力朝淨零目標前進。
吳錦城(工研院院士、工研院前瞻技術指導委員會召集人)
減碳不應被視為「義務」,而是「機會」,從中找到新技術、新產業、新經濟效益的契機,例如未來的儲能走向分散式,電動車及家戶的太陽能設備都可串連成為全面廣泛的儲能系統,讓綠能占比提高到3至4成以上,才足以對氣候和環境帶來正面改變;電動車更是帶動相關生態系發展的殺手級應用。臺灣是製造大國,政府和工研院可擔任主導角色,輔導供應鏈的大小企業。
楊泮池(工研院院士、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高碳排能源的負面衝擊之一,就是產生如PM2.5的汙染源,將導致肺癌、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等,顯示淨零排碳的絕對必要。其實我們能做的很多,像是鼓勵大眾運輸工具改採低碳低汙染動力,減碳的同時還能帶動產業發展;努力維持自身健康,減少看病及用藥,也是一種淨零行動,鼓勵大家起而行。
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