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期2023年03月號
出版日期:2023/03/15
產業焦點 Focus
打造頂尖醫院機器人服務
撰文/鄒明珆
隨著資通訊科技演進,機器人協助開刀已經越來越普遍,而自疫情爆發以來,非接觸式需求急遽增加,機器人在醫療機構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日前宣布合作,共同打造頂尖醫院機器人服務,在手術端與服務端,提供智慧手術、物流、感染管制清潔等解決方案。
新冠疫情以來,醫療機構在感染管制的規定日趨嚴格,如何在有限人力下,維持照護品質,是醫療機構的重要課題,醫療機器人也越來越受重視。根據市調機構Market Research Future的最新報告,全球醫療機器人(Medical Robotics)市場規模將於2030年成長至逾新台幣7,00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15.8%。
工研院日前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共同打造應用於中國附醫的頂尖醫院機器人(Hospital Robots)服務,此次合作將集結國內科技大廠的技術能量,包括醫材製造商鎰鈦科技子公司「瑞鈦醫材」、廣明光電旗下子公司「達明機器人」,透過生醫、機械、光電等跨領域技術整合,從需求確認(Check)、任務選定(Choose)、建立(Create)運作模式,透過「3C策略」滾動執行,逐步累積智動化應用成果。
導入機器人 醫療服務品質更提升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面對人口老化、疫情等挑戰,中國附醫期待透過引進創新科技,提高醫療效率、提升服務品質,雙方洽談後一拍即合,決定攜手合作,而中國附醫也成為工研院在「醫院機器人領域」第一家簽署MOU的醫院合作夥伴。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則指出,新冠疫情爆發3年來,醫院隔離措施需求大增,但醫療照護品質、醫護人員工作安全、以及醫療資源的有效運用,必須三者兼顧,沒有一項能打折扣。此外,臺灣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人即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智慧醫療加入長期照護迫在眉睫,成為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面對疫情、人口老化等多重挑戰,中國附醫早已布局智慧醫療領域,近年也有多項創新智慧醫療成果在全球醫界展現佳績。
周德陽進一步說明,增加導入機器人後,在搶救生命分秒必爭的急診處,可以隨時進行快速、確實的消毒清掃,並啟動智動化補充衛材,減少人力點班時間,讓醫護同仁可以集中心力搶救病人;在護理部門,手術所需的包盤、包布及沖洗傷口藥水需求量極大,每日約250至270趟次,人員轉送搬運久了易有職業傷害,透過機器人運送手術器械,不僅可減少職業傷害,還能有效追蹤管制物品流向,提升醫療效率;此外,工研院的醫院機器人,還能24小時在手術室與負壓病房等場域進行徹底清消,減輕醫院人力負荷,提升感染控制品質。
從手術與服務兩端並進 打造MIT智慧醫療生態系
即將導入中國附醫的智慧機器人服務,從手術、服務端兩路並進的方式,運用兩種智慧醫療技術,陸續提供從物流、手術到感染管制清潔等解決方案。首先是搭配光學與視覺感測技術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其具有高智能、高自動、高防疫等三大特色,不用設置軌道、可以自主避開障礙,運算出最佳路徑,同時也取代過去必須仰賴人力進行的勞務工作,更好地防治感染。
第二個是應用於手術端,且具有省時、省心及省負擔等三省特性的「手術機械手臂導引系統」。此項技術可以節省醫護人員40%的術前準備時間,也幫助提高98%的手術精準度,有別於傳統手術過程需拍攝200多張X光片,使用「手術機械手臂導引系統」,僅需拍2張,大幅減輕輻射劑量。再搭配「仿生3D列印醫材技術」,透過高強度的特殊材料、高孔隙率的結構設計與3D列印,讓病患術後組織功能修復更為完善。
工研院與中國附醫將分階段,逐步擴大機器人在醫院的應用範圍:第一年集中在服務面,應用於急診與護理部門,針對手術室、急診室、隔離病房等區域,提供物流、感染管制清潔、提升醫療行政效率等;手術面則選定骨科、神經外科合作,輔助醫師更精準掌握病灶位置;第二階段則陸續加入其他智慧科技至中國附醫的各部門;第三階段再擴大應用於2025年啟用的「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打造高規格的AI智慧醫院與長照智慧服務,不僅為臺灣的醫療健康照護貢獻心力,同時也打造屬於MIT的智慧醫療生態系,搶攻全球醫療機器人的藍海市場。
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