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期2023年05月號
出版日期:2023/05/15
創新之鑰 Innovation
後5G時代登場 向6G飛奔
撰文/鄒明珆
近年全球受到疫情衝擊,除加速企業營運與個人生活的數位轉型進程,也帶動遠距、零接觸應用服務需求,進而驅動行動通訊技術與設備的升級突破。2月底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登場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更明確指出,此刻已是後5G時代,全球通訊產業已轉往B5G、6G等方向邁進。
由GSM協會(Groupe Speciale Mobile Association;GSMA)主辦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MWC),每年邀集來自世界各地的手機、軟體、電信及無線通訊產業的專家學者,展示新產品、服務和討論相關趨勢,被視為全球通訊產業的趨勢風向球。擺脫疫情陰霾,今年MWC正式回歸實體展,共有超過2,400個參展商,來自202個國家、地區,整體參展人數已恢復疫前6到7成水準。
根據GSM協會最新統計,截至2023年1月,全球87個市場中有230個營運商已推出行動5G服務,且許多非洲和亞洲的開發中國家市場,也預計於2030年讓5G服務上線。儘管5G服務不斷擴大,但調查也指出,有超過5成受調查對象認為,5G只是一種速度升級,而非真正的新技術,導致5G遭受更劇烈的價格壓力與市場競爭。
MWC 2023呼應疫情後的數位轉型熱潮,將展覽核心主題定為「速度」(Velocity),貫穿5G加速、實境應用、開放網路、金融科技、萬物數位化等5個關鍵議題外,也期待當5G技術進入成熟階段時,產業可在關注速度提升的前提下,強化智慧化應用、產業間的合作關係,並且更進一步帶動產業的創新數位轉型。
「今年的MWC可以發現許多國家和企業已將發展目標瞄準6G通訊技術,」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產業分析師楊玉奇指出,臺灣具有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資通訊設備研發與製造能力,建議可觀測目前世界上重要國家、組織在6G發展的動態趨勢,積極參與相關的科技應用模式,並將地緣政治的影響及淨零排放的思維納入產業發展規畫中,進一步掌握6G世代的產業競爭力。
5G技術加強智慧化聯通 節能成為布局重點
楊玉奇指出,3GPP Release 17在去年凍結後,5G技術標準邁入5G-Advanced階段,許多國際大廠在運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改善網路智慧化,強化無人機與AR、VR的應用和支援之外,也更加注重網路的節能效果。
事實上,隨著流量需求和網路結構複雜度增加,行動通訊網路功耗也不斷攀升,對成本和環境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在網通設備的節能議題上,當前國際大廠主要採取的綠能永續思維是:短期先改善個別設備能耗,中期則降低整體網路能耗,最終目標則是提高整體通訊設備循環再生利用的比率。
楊玉奇舉例,像是英特爾將加速卡整合在新一代的晶片中,以達到在相同功耗下,提供2倍的容量與節省20%功耗的效果;MARVELL與ADI合作開發出數位波束成形和收發器晶片,預期可降低40%的能耗,甚至運用設備以外的能源產生動能,以達到零功耗效果的新型設備,顯見流量監控與能耗管理已成為國際大廠部署重點。
在今年的MWC大展中也可發現,國際大廠正朝開放架構、AI技術整合等面向加強布局,包含今年更換新商標的NOKIA,發表全新的開放架構產品anyRAN,來簡化雲架構的複雜度;NTT DOCOMO則在大會期間宣布成立全新事業品牌OREX,並整合相關經驗向全球電信商提供服務。
此外,今年大會上也展出多樣元宇宙、無人載具、車聯網解決方案等亮點內容,顯見5G加速和低延遲性能的技術已逐漸成熟,將積極拓展更多新的市場應用機會。
6G納入淨零排放思維 打造全覆蓋立體通訊
從MWC 2023也可發現,下一階段的通訊技術重點為6G,除了強化本身的通訊功能外,同時也將淨零排放的思維納入產品的開發,例如NOKIA的基地台,就以一根柱子搭載所有設備的方案來設計,以達到降低材料使用、節省基站用地租金、精簡布置申請流程與減碳的效果;利用AI與機器學習等軟體演算法來調整無線電頻率在不同時段的容量負載、搭配休眠模式來節約能耗。
非地面網路通訊(NTN),也成為另一個關注焦點,像是同步軌道衛星(GEO)、中軌道衛星(MEO)、低軌道衛星(LEO)等多衛星軌道通訊的情境展示、高空平台的互補性、智慧手機連結衛星等方案,不僅可應用於全球網域覆蓋,甚至還有機會往外太空的通訊技術邁進。
「如Apple和華為手機的緊急救援簡訊所採用的單向傳輸功能;以及可達成雙向訊息傳輸功能的Motorola、CAT手機,Bullitt Group展示應用程式App與服務平台,還有聯發科技具有5G NR NTN衛星網路功能的行動通訊晶片,配搭羅德史瓦茲(Rohde & Schwarz)的低軌衛星通道模擬器,以及工研院開發的測試基地台等,皆可看見非地面網路通訊技術的快速演進,」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楊欣倫表示。此外,愛立信(Ericsson)、高通(Qualcomm)及泰雷斯集團(Thales)也公布以太空為基礎的網路計畫,可望讓智慧手機直接透過衛星通訊,也是備受矚目的新技術。
數位雙生成形 創造全新旅遊娛樂體驗
在今年展會上亦觀察到,元宇宙、混合實境(XR)、沉浸式體驗等領域,已成為各家廠商的熱門展示重點,顯見在5G技術發展下,應用於娛樂、工業領域的數位雙生(Digital Twin)儼然成形。
市場調查公司MarketsandMarkets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數位雙生的市場規模為69億美元,預計在2027年可提升至735億美元的水準,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60.6%,預期可帶動伺服器、網通、XR、穿戴與感測裝置等硬體面設施,與雲端、AI工具、數位內容等軟體面的快速發展。楊欣倫分享,Orange Spain展示由舞者穿戴VR裝置表演,讓戴著觀看頭盔的觀眾沉浸於遠端的另一個元宇宙中,感受更具聲光效果的觀賞體驗。
此外,MWC 2023也充分展現國際大廠在車聯網方面的探索與應用,如韓國電信(KT)、電信營運商T-Mobile、三星子公司HARMAN所展示,運用5G車聯網結合邊緣運算、攝影機等設備串接起來的智慧交通系統,可以在自動停車、路上行人或自行車偵測、車輛超車時的盲區等狀況下即時發出預警,以降低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SK Telecom則在萬物聯網的情境下,模擬飛行裝置的運行,為未來「飛天車」的交通概念埋下令人期待的伏筆。
展望未來,楊欣倫表示,元宇宙的成真與否,背後還需要仰賴許多基礎建設的鋪陳與內容的堆疊;然而,當上述這些軟硬體條件逐一成形後,也許不只是自駕汽車、無人載具、飛行車輛等交通設施隨處可見,同時也有機會創造出全新的出遊與娛樂體驗,「也許在某一天,要參加MWC大會時,我們不必再花一大筆機票錢,只要租用空間、穿戴裝置,即可展開一次又一次的真實體驗。」
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