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期2023年10月號
出版日期:2023/10/19
專欄 Column
橋梁與後盾 工研院永續價值
撰文/工研院院士、台杉投資合夥人吳錦城
甫慶祝50週年的工研院,未來新定位與新功能,引起各界關心。院士吳錦城表示,工研院是臺灣成長動力,仍有無可取代的價值。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2023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臺灣位列全球第六,以全球千分之三的人口、世界第二十一大經濟體,人均GDP也在2022年超越日韓,成為全球供應鏈重要樞紐。
不論是牽動全球的半導體產業、國際市占9成的雲端伺服器、突破7成市占的機能布等,臺灣的科技實力已居世界關鍵地位。而工研院正是臺灣經濟成長歷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臺灣在1970年代初期,面臨國內外政經情勢的眾多挑戰,時任經濟部長的孫運璿推動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透過技術移轉與人才擴散等方式,以科技研發帶動臺灣產業的變革。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工研院透過引進國外技術、成立公司、移轉技術與人才,帶動整體產業的發展,並逐步演進至今日的護國群山。
隨著產業環境變化,工研院敏捷調整發展策略,在每個產業轉型的轉捩點,工研院都扮演關鍵角色,協助臺灣從勞力密集的產業結構轉變為技術導向的科技大國,讓臺灣從科技的追隨者蛻變為重要的創新者,持續為產業社會創造經濟價值。
躋身國際級研究機構
這幾年擔任工研院前瞻技術指導委員會、策略指導委員會、產業化指導委員會的召集人,觀察到工研院引入國際視野與全球趨勢,聚焦以市場導向的研發,攜手產業合作,屢獲國際肯定。
包括7度因創新及專利的運用與影響力,名列「全球百大創新機構」,與荷蘭艾司摩爾、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等國際重量級組織並駕齊驅;同時連續16年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此獎項是美國政府評量許多國家實驗室的標準,也是爭相爭取的獎項,顯示今日的工研院已是國際級研究機構。
特別是屢屢榮獲「愛迪生獎」,這是肯定工研院解決世界重大難題的創新技術及商業化貢獻,例如:運用智慧化管理5G基站系統的「O-RAN節能專網網管技術」獲得金牌獎,已協助臺灣資通訊廠商,快速打入5G O-RAN的國際市場;破壞式創新的「超分子複合技術眼藥滴劑」獲得銀牌獎,這項技術不用眼睛打針,以特殊的藥物傳輸技術,就能治療濕式黃斑部病變,現在都已技轉廠商。
鏈結資本 帶動新創
以我多年在美國創業與輔導新創的經驗,新科技需要透過市場為其成長注入活水,相較於美國活躍的創業環境,臺灣相對缺乏資金投入。工研院不僅投入創新科技的研發,也積極優化創業環境,透過鏈結資本市場帶動新創事業發展。
近年來,工研院獲得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與26家重要金融行庫支持,首創以無形資產融資成功的案例,協助國內超過50家企業,透過專利與技術取得融資,累積融資金額達數億元,創造後續更大的投資效益,提供中小企業和新創事業加速成長的動能。
工研院也與產學研界共組創智智權(IP Bank)公司,進行專利組合,布局全球熱門技術的優質專利,提供臺灣產業進軍國際的堅實護盾。同時,引進早期資金投入的機制,使得有潛力的研發團隊,提早接觸資本市場。
以上所述,對於強化科技走入市場,建構完整新創事業生態系,宛如注入源頭活水,都是非常積極、具有正面效益的作為。
產業升級 部署未來
產業面對新興科技議題的挑戰,須有跨領域整合能力,才能維持並深化競爭力。工研院在ESG、數位化轉型、永續發展、數位雙生和生成式AI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蓄勢待發。對未來產業前景,也有穩健策略及規劃。工研院已攜手各界專家、顧問、院士等共同完成「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等四大跨領域應用方向。
就我對國際科研機構與跨國企業的長期觀察和了解,工研院提出如此具有前瞻性的技術與產業發展策略,並有扎實的跨領域研發實力,在國際上實屬難能可貴。
尤其是在淨零排放議題,工研院在產業需要之時,率先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擘畫「臺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提供產業減碳解方與服務。而GAI浪潮來襲,工研院亦積極協助產業抓住機會與轉型,提出多項具體建議及方案。
發揮跨領域優勢
臺灣以製造實力見長,現階段最重要的是要加速產業轉型及升級,並與國際接軌,持續投入產業應用科技研發有其重要性與必要性。工研院一向是以發揮「槓桿」和「橋梁」國內外資源來助益產業,前者是善用資源,經由不同形式的合作研發,發揮最大效益,為產業界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後者則是經由工研院的協助,促成企業跨越技術鴻溝,以彌補能力與願景的落差。
古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而剛度過50週年慶的工研院,正是扮演著這樣一個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不論是提供臺灣科技研發的解決方案,或是協助國內產業跨越技術鴻溝,每年的前瞻顧問會議期待工研院與時俱進扮演關鍵角色,推動跨領域科技應用,協助產業轉型升級,工研院是臺灣未來經濟成長的動力,也是業界最堅實的後盾與可信賴夥伴。
(本文原刊登於天下雜誌782期,取得吳錦城院士授權轉載。)
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