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382期2024年03月號

出版日期:2024/03/15

正方形 Icon 創想AI Innovation

以人為本 加速AI技術落地

撰文/陳怡如

AI發展已超過60年,去年ChatGPT在全球掀起熱潮,再次喚起這隻沉睡中的科技巨獸。在AI全面來襲的時代,影響力擴及各個領域,不僅企業,就連各國政府也競相投入AI賽局,帶起新一波的AI浪潮。身為臺灣科技創新研發領頭羊的工研院,也站在臺灣的優勢基礎上,打造AI發展策略。

AI或許是人類科技史上,最重要的科技革命之一,不僅是引領未來的關鍵技術,也是臺灣產業不可錯過的機會。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同時也是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主任蘇孟宗,從臺灣的優勢與挑戰切入,剖析臺灣發展AI的機會。

他認為,臺灣最大優勢毫無疑問是在半導體和ICT領域的創新技術,尤其過去兩年,全球高度認可臺灣半導體的科技實力。另一個優勢則是可信賴度,受美中科技戰影響,包含NVIDIA和AMD都移出中國,在臺灣投資研發雲端中心、資料中心,甚至是運算中心,整個地緣政治的態勢也對臺灣有利。

挑戰主要有兩個面向,第一是國際布局,經過這波疫情、戰爭和地緣政治等天災人禍,不管在製造或市場,全球都意識到分散據點的重要性,臺灣要及早和國際接軌,有助未來控管風險。

第二是人才。根據統計,目前臺灣的大學每年約培育2.5萬名潛在AI人才,但104人力銀行在去年7月公布,AI相關工作機會已超過2.6萬個,產業所需人才不足,是臺灣發展AI的一大挑戰。

「除了培養臺灣的AI人才庫,人才也一樣要跟國際接軌。」蘇孟宗提出兩個解方,一個是以臺灣的半導體、ICT的產業化優勢,吸引國外人才到臺灣來;另一個則是臺灣企業在海外據點與國際人才對接。

三大自動化策略 布局生成式AI

看好AI趨勢,早在2018年,工研院便率先成立跨單位「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統合全院AI技術能量,以雙主軸為概念,發展AI創新技術與應用,「一是以人為本x跨越創新;二是數位韌性x淨零永續。」並鎖定六大領域,包括智慧製造、智慧商務、智慧醫養、無人載具、智慧終端晶片和淨零永續,之後又成立了GAI(簡稱Gen AI或是GAI)小組,進一步推動AI應用。

針對最近這一年多爆紅的GAI,工研院不僅在去年舉辦兩次對外的GAI論壇,也以3個自動化方向來進行策略布局。第一是企業營運應用(Enterprise Automation),像是企業內部的知識管理平台、文件撰寫、新聞稿以及客服,都能運用GAI輔助。

第二是服務產業應用(Service Auto-mation),具體應用如撰寫行銷文件、展會設計、3D產品模型、場景生成,或是AI形象代表,像是虛擬角色,以及模仿真人面貌、聲音等。

第三是工業研發應用(Industry Automation),常見的有程式碼生成輔助、IC設計輔助。另一種則是擴增資料生成與影像應用,比如工廠常需要蒐集大量瑕疵影像,才能訓練系統,透過GAI便能自動生成,加速開發AI系統。

AI發展只快不慢 深入結合各大產業

在工研院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中,AI也作為智慧化致能技術,支持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等四大應用領域。像是運用AI創造特殊藥物結構,加速新藥研發;創造更低碳、更環保的循環材料;以AI智慧監控技術強化社會重要基礎設施運作;協助製造業導入AI,實現製造勞動力轉型。

致力將AI技術落地的工研院,目前也有許多亮眼的產業實績。比如運用AI協助醫師診斷眼底影像病變,已擴散超過15個醫療院所、公益團體與偏鄉;另一個乳房攝影病變診斷,將民眾取得複診報告從2至8週,大幅縮短至7至10天,都是不少人最有感的AI服務。還有透過智慧零售庫存規劃,協助業者降低庫存週轉13.5日,成本下降千萬;研發文字問答對話,提升國產智慧客服市占率20%;透過產線資源調配排程,也加速人力決策時間,從3天縮短為30分鐘。

而GAI崛起,真假資訊難辨,也讓可信任AI成為熱門議題,蘇孟宗認為,這或許也是未來的商機所在。去年12月,數位發展部才剛成立「AI產品與系統評測中心」(簡稱AI評測中心),由工研院和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合作,推動臺灣AI評測制度,發展可信任的AI環境,「有關AI評測,目前臺灣做的比較早一點,希望未來有些技術也能和國際接軌。」

關於未來AI的發展態勢,蘇孟宗引用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去年在APEC企業領袖高峰會發言表示,「現在你聽到所有AI可以做什麼,未來只會更快!」他打趣地說,就像10年前,他也無法預測自己的小孩未來會長成什麼模樣,更何況是複雜的AI科技,現在唯一能準確預測的是,未來科技進步的速度絕對超乎想像。

但不管科技如何轉變,他認為最終AI還是要回到「以人為本」,「科技是要協助人,而不是完全取代人。」即便有國際大廠的競爭,臺灣對在地需求的探知,掌握得更深,這將是臺灣在未來AI時代突圍的重要關鍵。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