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392期2025年1/2月號

出版日期:2025/02/15

正方形 Icon 科技快訊 News

AI、半導體煥新南部產業能量

撰文/陳怡如

工研院提出「南臺灣產業創新策略」,以AI與半導體為雙主軸,盼再創南臺灣產業高成長曲線。
工研院提出「南臺灣產業創新策略」,以AI與半導體為雙主軸,盼再創南臺灣產業高成長曲線。

在AI與半導體產業帶動下,南臺灣從傳統產業轉型為創新樂土。工研院日前舉辦南臺灣產業策略論壇,提出「南臺灣產業創新策略」,聚焦「半導體南向,產業鏈聚能量」與「產業AI化,AI平民化」雙主軸的產業架構,倡議產業提早布局,共創嶄新商機。

南臺灣過去以石化、鋼鐵、農業等傳統產業為主,隨著AI技術崛起,半導體需求也快速攀升,隨著上下游大廠紛紛進駐,產業供應鏈日益完整。政院也於2025年初,通過「大南方新矽谷方案」,將串聯半導體S廊帶,力拚臺灣進入AI應用時代。南臺灣產業前景佳,工研院提出「南臺灣產業創新策略」,以AI與半導體為雙主軸,盼再創南臺灣產業高成長曲線。

工研院副總暨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林昭憲指出,各縣市產業各具特色,如雲林推動運動科技、嘉義聚焦綠能與無人機、臺南與高雄發展半導體與先進材料、屏東專注太空科技,產業聚落多元布局,未來應以「半導體南向,產業鏈聚能量」和「產業AI化,AI平民化」雙主軸,帶動南臺灣百工百業不斷升級。

半導體方面,南部產業鏈逐步擴展至晶圓製造及IC設計,並聚焦化合物半導體與先進封測兩大領域。AI則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工研院倡導打造AI技術中央廚房,客製化技術應用於製造、零售、醫療、農業等領域,推動產業AI化,緩解缺工問題,讓中小企業與民眾均能受益。

林昭憲表示,工研院於南臺灣的「AEFX」發展策略,涵蓋四大方向:打造化合物半導體產業應用加速器(Accelerator)、完善封裝測試及化合物半導體的虛擬產業專區(Ecosystem)、發展AI核心技術平台(AI Foundry)以及建立百工百業AI化中心(AI-Xmation Centers)。此策略將
強化半導體產業優勢,助力南臺灣傳統隱形冠軍升級轉型,成為新的創新樞紐。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