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392期2025年03月號

出版日期:2025/03/15

正方形 Icon 創新之鑰 Key to Innovation

AIoT棒球打擊服務系統 創造選手培訓新體驗

撰文/賴宛靖

工研院研發的「AIoT棒球打擊服務系統」,結合智慧物聯網(AIoT)、虛實整合及AI影像辨識,把棒球培訓方式變成可分析的影像與數據。
工研院研發的「AIoT棒球打擊服務系統」,結合智慧物聯網(AIoT)、虛實整合及AI影像辨識,把棒球培訓方式變成可分析的影像與數據。

2024年,中華隊以黑馬之姿勇奪世界棒球12強冠軍,寫下臺灣棒球新頁。這份榮耀不僅激勵了無數人的夢想,也點燃了我國棒球追求卓越的熱血。如今,結合AI與MR技術的智慧訓練系統,將為棒球訓練開啟新紀元,以科技助力選手突破極限,為國爭光。

棒球在臺灣具有歷史文化背景,堪稱「臺灣國球」,然而要成為出色的棒球選手,需通過體能、技術和心理素質的全方位訓練,如投手在投球姿勢、控球精準度與心理抗壓力上要下功夫;打擊訓練則專注於揮棒速度、力量與球路判斷;守備訓練強調快速反應與團隊默契,結合不斷的實戰模擬,才能造就場上無懈可擊的表現。

AI加持、虛實整合 讓棒球訓練更有勁

「過去的棒球訓練主要依靠打擊或投手教練的經驗傳承,但訓練方式無法精確量化訓練效果,如今拜科技所賜,可以運用AI人工智慧、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等技術結合大數據,提供更客觀量化的訓練方式。」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組長林宏墩表示。

由工研院研發的「AIoT棒球打擊服務系統」,結合智慧物聯網(AIoT)、虛實整合及AI影像辨識,把過去「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棒球培訓方式,變成可分析的影像與數據。智慧發球機搭載AIoT遠端控制模式,可實現不同球速與球種的調控,甚至能模擬對手投球方式。「以前的發球機只能放在定點,由人力調整角度,工研院研發的智慧發球機能遠端調整投球角度、力道及球路,例如內角、外角或低球,幫助選手熟悉不同類型的投球路徑,讓打擊者在比賽前或日常訓練中能進行針對性練習,提升打擊準確度,」林宏墩說。

為了讓選手更能身歷其境,系統加入MR技術,採用虛實整合的訓練方式,打擊者可透過穿戴設備與虛擬投手互動,也能在擬真的比賽場景中,面對虛擬投手的投球動作進行打擊,這種沉浸式的訓練方法大幅提升選手的體驗與實戰能力。

另外,系統運用AI影像辨識技術,即時偵測打擊者的肢體動作並將動作量化,立刻計算出其協調性、平衡性及爆發力等關鍵指標。林宏墩強調,透過數據分析能幫助教練了解選手在面對像是伸卡球、快速直球等不同球種的揮棒姿勢,進而訂定最適合選手的訓練計畫。

大谷陪練球!AI數據庫打造夢幻投打對決

「2022年,政府積極推動運動科技,棒球是臺灣熱度最高的運動項目,自然成為研究的首選。研發團隊當時即投入『AIoT棒球打擊服務系統』的研發,」林宏墩表示,工研院團隊結合資通訊強項,運用AI判讀與遠程控制技術,開發出適用於各層級棒球訓練的智慧發球機。他強調,臺灣棒球擁有完整產業鏈,無論是球棒、手套等器材都以高品質聞名世界,透過跨部會合作及運用多方資源,除了活絡產業發展之外,也希望選手培育也能跟上腳步。

有了智慧發球機還不夠,如何模擬出專業投手的投球特性,是開發過程中的一大難點。林宏墩解釋,棒球的投打瞬息萬變,加上隨著角度、力道的不同變因很多,系統要能即時掌握發球角度,並針對打者的動作即時回饋,需要具備快速且高效的數據處理能力,團隊也與國內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讓系統更臻完美。「我們還希望逐步建立專業投手數據庫,整合至發球機AI平台中,模擬其投球特性,未來跟大谷翔平等巨星練球將不是夢。」

為棒球運動注入新力量 專業再升級

為了能讓國球遍地開花,研究團隊也讓這套系統更普及、方便。林宏墩說明,球隊無須更新場地,只需把智慧發球機放進牛棚即可,搭配攝影機、平板就可進行訓練,打者也不用換上特殊的球棒,能以最習慣的器材受訓,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球隊的投手教練不用忙著投球,而是透過系統給予的數據分析做出培訓決策。

「『AIoT棒球打擊服務系統』具備靈活的速度調整功能,從68公里的低速到151公里的高速,系統都能駕馭,一般打者很難有機會應戰這種球速,更能激發挑戰的慾望,化為鬥志。」林宏墩表示,目前AIoT棒球打擊服務系統已在崇義高中、新竹虎林國小等基層棒球隊進行應用測試,也與國內職業球團及大型系統業者洽談合。他透露,未來將推出偵測投手的握球方式、出球點及上臂甩動角度與力道等參數,透過細膩的分析幫助投手預防運動傷害。期待科技為棒球運動注入科技的力量,全面提升棒球訓練的專業性與效率,為臺灣棒球的前景帶來無限可能。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