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期2025年03月號
出版日期:2025/03/15

編輯的話 From Editor
「氫」而易舉 開創潔淨新時代
撰文/許淑珮
如果能源界要票選「最受矚目的新星」,那麼,氫能無疑是當前最亮眼的焦點。氫能被視為是潔淨能源的終極解方,不僅擁有零碳排放的優勢,並可廣泛應用於工業、交通、發電等多個領域,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材料。然而,氫能要在人類生活中全面普及,仍存在許多技術突破、市場需求與法規建構等挑戰,也牽動全球各國氫能產業的發展方向。
過去,氫能在工業領域的角色如同幕後英雄,低調但不可或缺。它廣泛活躍於鋼鐵、化學與半導體產業,特別是在鋼鐵業的脫碳轉型、化工業的氫基合成、半導體製程的高純環境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然而隨著全球淨零排放浪潮席捲而來,氫能不再只是個「綠葉」,而是逐漸站上「C位」。
工研院開發的「鋼化聯產技術」,不僅能將鋼鐵廠排放的副產物轉化為高附加價值的化學品,還能減少碳排放,一舉兩得,為產業創造新商機;此外,氫能的影響力正在持續擴展,不僅在高純水製程與化學工業等領域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也進一步鞏固了氫能在產業轉型中的關鍵地位。
要讓氫能普及,除了注重生產方式的環保與減碳,輸儲技術與成本同樣是重要因素。由於氫氣密度低、易燃,且儲存與運輸成本高,如何提升儲運效率成為各國積極突破的難題,目前世界各國都聚焦於液態有機氫載體(LOHC)、氨氫運輸、固態儲氫等技術的發展,期望降低儲運成本,同時還能提升安全性。氫能儲運技術的成熟與否,攸關氫能是否能大規模商業化,要實現願景,除了運輸與工程技術的突破,政策面的積極推動也不可少。
從交通、發電到工業,氫能正以驚人的速度拓展應用版圖,尤其在全球政策扶持與技術突破的推動下,氫能不再僅止於實驗室的示範計畫,而是逐步走向現實,為能源轉型帶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氫能時代的序幕即將拉開,這場席捲全球的「氫」風正迎面而來――臺灣產業準備好乘風而起了嗎?
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