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你行動上網了沒?
范碧珍
某個非假日的夜晚,開著我那陪伴我將近六年的車子行駛在中山高公路上,從台北往南,就在接近66快速道路大溪、觀音出口處,出現塞車狀況,發現內線道設置許多路障,心裡犯嘀咕,這麼晚了還在修路?最後竟然還被迫下交流道,讓我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道路,特別是在深夜時刻,心中的恐慌油然而生。
走著走著,跟著指標繼續前進,只見眼前的車輛愈來愈少,當時心中只有一種感覺「我走錯路了」,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往前進;所幸,後來遇到北二高南下交流道,正感到鬆口氣時,卻發現路口設置禁止進入標示,我真的嚇壞了,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好當機立斷,往北上方向行駛,心想大不了再回台北,就在這一回一往的過程中,我終於找到可南下的入口,平安抵達目的地。
之後跟朋友提及這件事,朋友笑稱,為何不走「省道」?老實說,開車這麼多年,我還真的不知道省道怎麼走,這或許是許多女性駕駛共同的問題。另一個朋友笑我遲鈍,明明手機有GPS裝置,為何不善加利用?真是糗大了,若能善加利用高科技工具,或許我就不需擔心害怕,更不用走冤枉路,以最近的距離到達目的地。
從這次經驗中,手機原本可發揮其力量,進而免除我擔心受怕的風險,但是明明我的手機內建GPS模組,我想使用應用軟體和多元功能時,卻還要額外付錢給系統業者,才能使用GPS功能。對於這點,搜尋引擎巨人Google看到了商機,為了推動「行動上網」的環境,推出了Android,在這開放的平台,消費者不需要額外花費,就能享有許多應用程式。
對於配置Android平台手機「GPhone」的種種想像,一直到2008年9月23日,一切答案終於揭曉。除了擁有網際網路上很大的利基之外,其它相關應用軟體包括搜尋引擎、Google Map、Gmail、YouTube等都集合在行動作業系統Android上,因為Google要讓全世界的手機,一上網就開始「Google」;正因如此,Google看到行動網路的商機,企圖透過Android延伸網路廣告的優勢,至快速成長的手機上網市場。換句話說,Google試圖將廣告置入手機,將手機成為Google廣告播送的載具,才是其真正目的。
Android的出現,對行動上網掀起一股不小的衝擊。正好這期封面主題,我們走訪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網際網路平台技術組組長,也是計畫主持人劉智遠,請他談談下世代無線寬頻的發展趨勢,隨著WiMAX發展的態勢愈加明顯,從技術到應用,從晶片到服務環節,如何發展出提供國內外廠商一個可以實際操作的測試平台。
2008年11月4日「超級星期二」(Super Tuesday)是貝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運用網路社交技術,一戰而勝的關鍵時刻。本期Technology Review將報導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總統候選人歐巴馬如何運用網路打選戰;如果歐巴馬選上總統,他又會如何以網路為取向的選戰策略帶進他的總統任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