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宅化的生活型態

范碧珍

就算全球股市一蹶不振,人民財富大幅縮水,台北市幾家百貨公司週年慶開跑第一天,照樣出現大批排隊人潮,半個小時限量商品搶購一空;其中又以媒體寵兒太平洋崇光SOGO百貨,才第一天就交出5億新台幣(台北三家店)的漂亮成績單,不知羨煞多少同業,似乎也幫烏煙瘴氣的台灣打了一劑強心針。
事實上,百貨業在不景氣的氛圍中使盡全力,只因為第四季營收可補上前三季的缺口,以達到預期的全年營收目標,「週年慶」的確背負著重大的使命。不過,業者也嗅出不景氣對消費者荷包的影響,大家的消費行為更為保守,每一分錢要花在刀口上,精打細算的結果,消費者「集中消費」愈明顯,平常不出門消費,趁著週年慶打折、送贈品,一次買足一年的需求量,加上買多折扣多的心理因素下,才有今天週年慶創出佳績的結果。

這種「平常不出門、集中消費」剛好跟最近尼爾森最新公布的全球消費調查有異曲同工之妙,根據尼爾森調查顯示,台灣消費者的消費型態有很大的轉變,例如:刻意減少外出娛樂、少買衣服,但會把錢花在採購較便宜的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上,約達44%,因為「外出」=「花錢」,他們寧可「在家開伙」、「在家娛樂」,就連減少旅遊的比例也高達30%,把錢存起、不亂花錢才是全球金融風暴下的生存法則。

這種「在家開伙」、「在家娛樂」不正是「宅男」、「宅女」的生活型態,他們「選擇性出門、集中性消費」,希望透過居家宅化的生活模式,對抗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把傷害降到最低。

同樣地,為了應付現今「不出門」的生活型態,許多身體檢測與記錄在家中或其他方便的定點就可進行的服務也應運而生,只要發現異常時就能及早尋求診治,不需經常耗時耗力前往醫療院所檢查,這就是「分散式照護」的概念,建立預防保健與健康管理的機制,並與醫療體系結合,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並使自我健康程度得以維持;這也正是本期封面故事探討的主題。

以往「有病看醫生」的醫護概念,將資源與重心集中在醫療院所,實不足以應付現今的生活型態,於是透過工研院醫療器材科技中心發展的「分散式照護」,做不同醫療器材的「介面整合」,讓民眾在家或定點也可以達到「自我健康管理」的終極目標。本期將「非侵入式連續血壓監測系統」、「動脈硬度與內膜中層厚度的新式定量法」、「定點照護多功能微血檢測儀」、「分散式照護健康資訊監控系統」四大技術做了精彩報導。

這讓我聯想到美東時間10月15日早上,經營之神王永慶在家裡被發現在睡眠中安詳辭世,送往附近聖巴拿伯醫院搶救無效,院方於上午九時三十八分宣布因心肌梗塞導致心肺衰竭死亡,享壽92歲。他的女兒王瑞華一度自責自己不在身邊照顧,這是身為兒女的肺腑之言,我感同身受,或許當時有「非侵入式連續血壓監測系統」照護,當睡眠呼吸中止的情況發生時,就可以透過此系統隨時監控血壓狀況,才不致於錯過寶貴的搶救黃金時間,讓所有人都可以活到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