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產業焦點Focus

「做大」、「變小」的血糖測試儀 暐世生技走出自己的路

文/湯文璇

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這句話套在四年有成的暐世生物科技公司身上,再恰當不過了。
以研發團隊的努力做基礎,懂得掌握新興趨勢,加上外界奧援,
讓暐世有了振翅高飛的力量。


專家初估,目前國內約有120萬名糖尿病患,其中80萬人應常居家自我監測血糖,控制病情,但確實執行者估算不到1%;而糖尿病又好發於銀髮族,因應當前高齡化社會,如能發展準確又好用的血糖測試儀滿足市場需求,未來商機無限。

「發展醫材進入居家自我照護的責任就更大了,」暐世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戴鏗碩說,近年來在社會高度資訊化的帶動下,結合資通訊科技,串連照護服務體系,也就是將資通訊技術應用於預防保健、醫療與照護等相關服務上,建構成所謂的「遠距醫療健康照護」系統,已成為重要趨勢。

做大、變小,用創新開創新機

以生產居家型血糖測試儀為主軸的暐世,因此想到將這個原本不大不小的血糖測試儀「做大」、「變小」,用創新來走出自己的路。

「做大」是集眾多功能於一身,不再只是單一功能的血糖測試儀,而成為具有測量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尿酸、體溫、血壓等多功能的測試儀,並在經濟部「創新發達通資通訊產業輔導團」及工研院的輔導及協助下,導入無線通訊技術,成為遠距醫療照護儀器,讓民眾可以每日在家自行檢查相關生理指數,再經由無線傳輸的方式傳至醫院端,免去必須定期往返醫院的舟車勞頓,也讓醫生能夠充分掌握病患的日常起居情形。

目前此產品已到試車階段,順利的話,2010年內即可上市,除了一般家庭之外,也計畫推廣至小型診所及社區活動中心。購置及使用的方式也頗具創意,由於產品價格較高,因此計畫仿「0元手機+月租費」概念,以出租模式推廣,一個單位(家庭或診所等)只需要有一台機器,使用者藉由RFID卡片,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檢測紀錄。

「變小」則是指新開發的手機型血糖測試儀。目前市售的血糖測試儀,多半是儀器與採血筆、採血針、試紙等各自獨立,然後包成萬用手冊大小的一整組,一不小心東西容易遺漏;手機型血糖測試儀顧名思義,是讓血糖測試儀變成手機般的大小,所有東西以插槽方式all in one,使用時再從機身上取出即可,方便隨身攜帶。

這款新機不久前才在德國醫療儀器展中露臉,頗受好評,讓暐世接到不少訂單,之後也將在台、美等地正式發售。難能可貴的是,有俄國醫材商相中這款便宜又好用的血糖機,願意自付當地的醫材註冊費,以便早日在俄國市場流通。受到如此肯定,鼓舞了暐世研發小組,更加努力地玩腦力激盪遊戲。

很難想像,這些創新研發的背後,是一個不到百人的中小企業。身兼董事長、總經理二職的戴鏗碩說:「我們有最優秀、最能吃苦耐勞的研發人員,大家都很可愛,身兼數職,無怨無悔,有時為了一個實驗,幾天夜不歸營是常有的事。」

以4年時間,搏未來40年榮景

被問到為什麼要這麼拚?戴鏗碩表示,人類即將步入高齡化社會,醫材、生技業會有40年的榮景,「在大家紛紛投入這個行業時,如果你的腳步不夠快,肯定很快就被淘汰。」

1995年底成立的暐世,以4年時間,搏未來40年榮景。這個由學界、高科技主管、醫生和台肥(佔16.6%股份)集資所組成的經營團隊,成立之初,股東們對未來發展方向就有共識,第一年招兵買馬致力於研發,順利取得經濟部工業局核發符合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核准函;第二年醫療器材廠獲得德國TUV及台灣GMP認證,血糖機則獲得歐盟CE及美國FDA認證,化粧品廠亦得到德國TUV認證,並且獲得工研院技術輔導製造高科技奈米製程用水,用於生產高品質保養品。同時,基因部門則以T淋巴母細胞淋巴癌之致癌機轉研究,獲得經濟部技術處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

第三至第四年研發力道發揮到極致,分別在歐美拿到基因專利,進入基因檢測階段。由於專利之檢測探針對於T細胞淋巴癌之檢測具相當之專一性,未來可開發出T細胞淋巴癌之基因檢測試片或以專利授權方式與生物晶片公司合作。

有了這些成績後,連幸運之神都開始眷顧他們。「創新發達通資通訊產業輔導團」透過工研院找上了暐世,協助暐世將血糖測試儀結合資通訊;工研院也輔導暐世再取得第二個SBIR;同時在外貿協會的協助下,將新研發的All in one手機型血糖檢測儀帶到歐洲找買主,開拓新市場。

接下來趁勝追擊的,是在日前領先全球發表由菌種培養成功的黃斑色素(DS-RNY1)。戴鏗碩說:「研發團隊在偶然的情況下,以菌種發酵方法萃取出黃斑色素,運氣真的很好。」目前已成功運用於保養品中並跨入健康食品之開發,這些產品都已經在試驗階段,預估2010年上市;未來還準備擴大應用範圍,並和國際性的大藥廠策略聯盟,把黃斑色素推廣到世界各地,嘉惠眼疾患者。

菌種培養黃斑色素,低成本高獲利

手握黃斑色素這張王牌,讓暐世取得了進軍製藥業的入場券。談到此,戴鏗碩十分感謝工研院,協助暐世以「Olleya marilimosa菌種黃斑色素之應用功能開發以及最適化量產條件探討」計畫取得SBIR,金援新台幣200萬元做為研究發展經費,「對一個還在萌芽階段的計畫來說,這不啻是天降甘霖,讓我們有機會做得更好,」他說。

所謂的黃斑色素,是在眼部視網膜後的黃斑部,有與生俱來的葉黃素(Lutein)和玉米黃素(Zeaxanthin),一旦耗損就無法復元。患者在黃斑部受損後,視力就出問題,別人看的影像清晰、色彩鮮豔明亮,患者看到的影像是模糊、色彩黑白暗淡,嚴重者會導致眼睛失明。如果能早期補充這兩種元素,就不易發生病變,特別是對糖尿病高危險群的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隨著加入黃斑色素的保健食品,對患者視力改善的臨床實驗報告持續增加,黃斑色素成為眾人看好的一塊大餅;但目前全球黃斑色素的來源,大多是從植物例如金盞花中萃取葉黃素,由於植物有季節性,加上病蟲害、天災人禍等因素,使得原物料取得量不穩定,成本相對較高。純化之葉黃素1mg平均要價在新台幣4,500元左右,而玉米黃素由於目前還無法從植物中萃取出來,只能用化學純化方式製造,單價更高,1mg要18,000元。許多大藥廠和學術單位都在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沒想到被暐世搶先一步。

戴鏗碩笑著說:「大廠無法突破的關鍵點被我們意外發現,那是在做過無數的實驗、改良之後,才有的成果。」採菌種培養,具生長期短等特質,對大量生產很有幫助,且成本可以壓低至現今的一半以上。

由於菌種黃斑色素萃取物的抗氧化性強,也能抗紫外線、抑制癌細胞增生,暐世計畫第一階段先開發保養品;通過動物試驗後,第二階段將開發保健食品;由於人體實驗來源不易、花費龐大,要通過各個國家認證,門檻太高,待這部分克服之後,第三階段才會進入生物製藥產品。

頭腦加傻勁,擁抱醫材生技市場

展望未來,暐世準備在竹北生醫園區覓得研發基地,希望能有機會,開發出黃斑色素之眼疾有效治療劑量,以為眼睛用藥鋪路。戴鏗碩很大方的承認,目前研發團隊正在努力開發另外三個菌種,發展出有效的生技原物料,已有雛型但還未有大量數據支撐,因為菌種培養需要相當多的人力,耗材需要量也很大,「目前暐世的人力、物力、經費都有限,遇到了瓶頸,不得不尋求國際藥廠策略聯盟,這樣才能很快的站起來、走出去。」

懷抱著理想和憧憬去擁抱醫材與生技原料市場,暐世面對科技產業轉型,靠的就是智慧頭腦和一股傻勁,交織出向上提升的創新力量,戴鏗碩期許,生技產業已展現蓬勃的契機,「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