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創新之鑰Innovation

農村新面貌 另類園丁帶知識入鄉

文/方正儀

想像一下,一群五、六十歲退休後的人,搬到農村生活,白天種植農作物、製作手工藝品、勞動服務,到了傍晚,大家齊聚在小咖啡館裡,開個讀書會,或辦個小型音樂會、畫展,好不愜意。

「退休後你想搬到園區電子廠房的隔壁,還是搬到農村或郊區?」工研院創意中心場域育成群科技藝術研究員陳建泰,以這個問題測試大家,答案多半是後者,這是他提出「自主創新,知識入鄉」計畫的基礎,知識入鄉的「鄉」,指的是鄉下、農村,「這個計畫所期盼的,是打造一條讓多元知識、人才進入農村的大道。」

陳建泰說,10年之內,有一群迥異於當下的老農民,擁有中、高等教育,受過平均20年各種完整專業訓練與實務經驗,出身農家,或是羨慕農村生活的族群即將退休,「若是妥善將他們導入農村,他們所蘊含的知識能量,將可以促使一個能自我學習、研究、擁有寬廣知識,能夠自由運用人類文明的永續農村社區誕生。」他認為,農村是一個可以和諧包容「生產」、「生活」與「生命」的完整優質環境,這一群退休人士靠近農村,並不一定要從事專職農務,更有可能是形成「特色聚落」,形成農村文化,「知識渴望農村,這是為自己增加一個退休生涯選項。」

糧食危機一觸即發

在投入「自主創新,知識入鄉」計畫前,陳建泰對於原本負責的工作一直覺得很受挫,「剛好那時接觸到農村再生條例,」農家出身,老家在台中大肚的他驚覺,這個條例「不太對勁」,「全世界開發國家中,只有台灣是政府幫助廠商去取得土地蓋廠。」仔細思考後他發現,這個有缺失的法令,可能會讓他以後退休或是想回農村時,農村卻已經消失不見了。

對農村有深厚感情的他,因此跑去跟主管說:「你要扣薪水、叫我走路都可以,不要讓我再繼續做原本的工作了。」主管問他想做什麼?他說:「我要弄個『土地村』(對應於創意中心已有的『玩趣村』),然後好好整理農村相關的資料。」之後他開始提案,「工研院這麼多年來將科技給了產業,之後也給了智慧化居住空間,進入住家,甚至進入藝術,那為什麼不能再回過頭來進入農村?」

為什麼農村很重要,需要科技進入?他說,「其實這個計畫的前面應該再加四個字『糧食網絡』,每個人不管在哪一行哪一業,拼命工作都是要跟糧食產生關係,不一定為了好的糧食,但你一定要吃飯,我就想科技怎麼在這個當中被好好運用,而且無傷生態與土地。」

陳建泰拿出相關數據來佐證,全世界已開發國家只剩韓國、日本、台灣在進口糧食,三個國家的糧食自給率分別為韓國27%、台灣30%、日本40%。日本非常警覺這樣的問題,所以設定目標每年要提高1%,製播「料理東西軍」之類的節目,目的就是要提高糧食自給率,要人民吃自己的稻米、自己的農產品。「反觀台灣對這樣的事情沒有警覺,」他說:「我本來也屬於沒警覺的那一群,後來跟幾個清大教授及NGO的朋友聊,發現糟糕,太危險了,台灣的農地一直在流失,雖不見得是被拿去做工業用,還包括傾倒垃圾,或是廢耕之後水圳壞了,或是有工業污染。」

看看全球的狀況,全世界糧食雖可養活所有人,但問題在於分布不均,很多人餓死不是因為沒有食物,而是因為沒有錢買食物。目前全世界有十億人口處在飢餓狀況,四十幾個國家二百多起暴動因缺少糧食而起,「有人會想我們可以靠中國,但糧食問題非同小可,因為只要20%的人吃不飽,就會造成國家動盪,所以中國一旦發現全世界的糧食有問題,就會調整進出口關稅,進來容易出去很難。」加上美國發展生質燃料,連汽車都在跟人搶糧食,以及最近氣候問題讓澳洲、俄羅斯等國的小麥產量減少,糧食危機有可能一觸即發。

知識鮭魚返鄉

說起話來不疾不徐的他,深入發掘危機背後的成因。「農村、農業是糧食的原鄉,台灣長期以工業為主,幾乎教育、土地、水資源、環境、人才等所有的資源,全部以工業優先,以至於造成今日台灣農村環境、人文與產業普遍的落後與破敗,人口老化,農地污染與流失,水源污染與短缺。若我們不即時注重農村的糧食安全功能,在能源節節高漲、自給率持續下降的景況下,糧食危機將很快襲擊台灣。」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陳建泰看到的是結合農村與科技,「農村需要多元知識(人文、藝術、法律、經濟、科技等)的介入、充足的資金支持與創意的思維與人力。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讓多元的知識、豐富的資金與優秀的人力進入農村,這是我所要探索,並提出解答的。」

他認為必須重新檢視整個農業、農村的走向,如果無毒、有機、永續的方式是因應之道,農業所面臨的將是改變傳統農務的轉型。而要創造一個永續轉型的農業,需要一群訓練有素、學習能力強、脫離資本邏輯的人,「要讓平均61歲的台灣農民變成這種人,太不切實際了,但是,我們可以為為數眾多,已經擁有高等教育,受過平均20年各種完整專業訓練與實務經驗,出身農家或是羨慕農村生活即將退休的這群人,預備一條可行的回鄉之路,讓他們帶著他們的知識,就像過去留學生學成返國貢獻一樣。」

「我認為,工研院、科學園區在五年之內可能退休的人員是最有潛力的一群。若是妥善將他們導入農村,他們所蘊含的知識能量,將可以促使一個可以自我學習、自我研究、擁有寬廣知識,能夠自由運用人類文明的農村誕生。」

這個計畫嘗試從三個方面來執行:推動「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測試區、提出「知識入鄉:另類園丁計畫」,以及積極探索「科技渴望農業」的面貌。「這三個方面彼此緊扣,必須同時進行,才能達到效果,」他強調。

所謂的社區支持型農業,定義為「食物生產者+食物消費者+每年的互相承諾=社區支持型農業和無限的契機」。已經開始運作的ITRI CSA測試農場,選在距工研院2.5公里的竹東鎮學府路一帶,做為科技農夫的育成中心,目前已有十多位院內不同專業領域的同仁加入,由當地農民為師,教導農會與產銷班脈絡、農村草根文化與基礎農務技巧,已陸續種植小黃瓜、玉米、苦瓜、秋葵、四季豆等作物。陳建泰指出,「第一塊測試田開始運作之後,我們實際測試農場管理辦法,收集並解析相關數據做修正,會繼續將這套方法『複製』到第二塊、第三塊測試田,讓更多的人參與。」

另類園丁為農村加值

講到種蔬菜水果,有興趣的人可能不少,但真正下了田,勞動的辛苦、日曬雨淋的環境,卻讓許多人卻步,甚至擔心弄髒手腳,害怕昆蟲蛇類。陳建泰因此設計了不同的角色,分為負責訂定農務規劃(施作農法、整地、育苗、施肥、灌溉、除草與收成)、生產分配(收成作物採收、行銷與配送)、設施與資材管理(灌溉設施、農耕機具、育種與栽培資材、肥料添購)、農務管控(人力、工作規劃)、農場作業紀錄、招募成員與教育訓練等的核心團體(管理者),以及僅分擔勞務與消耗性費用的支援團隊(支持者)兩種。

儘管只是後者,工作繁忙的工研人負擔得來嗎?「上班前與下班後,每週認領兩次澆水時間,週末團體勞動服務2至3小時,就當做你每個禮拜2至3次半個鐘頭在戶外散步、流汗,臨時有事不能來,請假就好。」這樣的模式,是他認為「最驕傲的團體,最鬆散的管理」,高度具有社群公民意識。

測試區收成的作物,可進行農產交換或分享,不夠的糧食、蔬菜,也可以向其他農場索取,或是跟附近信任的農夫朋友購買,之前也有餘裕的小黃瓜、黃秋葵賣給院內其他同仁,「透過CSA測試區,我們可以為自己創造健康新鮮的食物來源。」

CSA測試點不僅提供健康的糧食,發展農業的社區支持網絡,更讓五年之內即將退休或有很大意願回到農村的工研人於工作之餘,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熟悉農村各種必要的知識與社會脈絡。這是「知識入鄉:另類園丁計畫」的基礎,鎖定科技背景的屆退人員,改良既有農委會園丁計畫,移植到工研院來辦理,並擴充其後續的訓練與聯繫。

「以準退休人員為對象,發展完整的知識入鄉策略,促使農村擁有多元知識,並且獲得妥善的經營與保護,也透過妥善的引進科技,讓過去破壞的環境與資源可以復原,農村文化可以完成。」陳建泰希望將受過高等教育、擁有完整職場訓練的人力,可以順利移民農村,在不破壞農村本質的前提下,跳脫自由市場的框架,以及資本主義的利潤邏輯,讓農村富麗,並且提供充裕的糧食以及發揮生態的功能,並為呼應氣候變遷做出貢獻。

科技為農村所用

至於探索「科技渴望農業」的面貌,旨在促進農業與工業的交流,思考科技如何適當地參與農村與農業,如何兼顧資源分配正義與環境永續。陳建泰指出,「工研院的科技技術絕對可以為農村所用,包括解決農地、水資源問題、省碳節能等。此外,工研院優異的資訊通訊技術,也可以在農地、國土資料的建構上,發揮重大的效益。」

專長在於數位內容、資訊架構與網站規劃的陳建泰,對於科技參與農業的建議是,「我們有科技技術在手,比其他人更有機會可以提出『提高糧食自給率前提下的科技介入』、『耗費最少能源的植物栽種方法』、『高效能氣候變遷調適種植技術』這樣的研究案。」

例如南分院已發展的稻殼碳化技術,產出的稻殼炭與稻殼醋液,對於維持地力與有機耕作方面有很大的幫助。又如讓農民十分傷腦筋的麻雀啄食稻穗問題,可以設計一個「機器猛禽」來驅鳥,在不傷害鳥的狀況下降低農災。另外,做為國土計畫或是作物生產面積管理最重要資訊的農情調查(普查),目前的做法還是「純手工」,先用筆標示在地圖上,再輸入Excel做統計,效率不彰,如果能透過辨識定位技術與手機,將收集到的農情資訊直接傳送回後端系統,對於田野工作者來說,再方便不過了。

目前陳建泰已開始著手建立「知識入鄉living lab」,考慮的點包括竹東鎮的軟橋社區與二重埔社區,希望可以透過科技的進入,以及「假移民」的進入,營造社區力量,甚至發展農村學院。「透過台灣科技與知識的力量,將農村與安全糧食、永續環境連結在一起,在複雜的糧食網絡當中,開啟一個實現糧食與環境安全的永續變革。」他的夢想,正一步步實踐中。

【BOX】科技如何應用於農村中?

1.稻殼碳化技術:廢棄的稻殼經碳化處理後會有兩個產物,一是稻殼經低氧燃燒後,所得到的稻殼炭是很好的有機介質,對於維持地力有很大的幫助;二是收集稻殼低氧燃燒後的煙,經過冷凝之後取得的稻殼醋液有驅蟲效果,在有機耕作方面助益良多。

2.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運用鷹眼技術(Eagle Eye)驅趕麻雀以免牠們啄食稻穗,當偵測鎖定範圍啄食稻穗的鳥達一定量,便會自動起飛,當鳥數降到可接受值,便自動飛回充電。

3.農情調查行動裝置:透過資通訊技術與行動裝置,當工作者就定位,後端的工作人員就可以知道他的所在位置,並隨時溝通,地籍資料與相關資訊也會傳送到他的手機上,他也可以立刻將需要收集的農情資訊輸入手機,直接傳送回後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