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專欄Column

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徐爵民: 台灣產業科技在解決人類社會問題上,應扮演更積極角色

文/洪明秀

身處於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不禁會為未來勾勒出許多美好的想像。做為台灣產業界的開路先鋒,工研院院長徐爵民對「科技」有不一樣的觀點和更深層的想法與期許。

「對於未來十年,也就是2020年,國際社會對所要面對的問題,其實已有相當的共識。」徐爵民一開口破題,就直指在可預見的未來,包括:全球氣候混亂(Global Climate Disruption)、能源與糧食短缺、水源與環境污染等嚴重的問題,無論因天災或是人禍造成,都是當今全球各國必須共同面對的,台灣絕對無法倖免於外。

未來十年,能不能比現在更好?

未來十年,無論所要面臨的挑戰為何,「我們一定希望未來的生活能夠比現在更好,」徐爵民說。

那麼,什麼是「更好」呢?

徐爵民認為一定要從「永續發展」的角度來考量,包含經濟面、社會面,還有環境面,三方面互相關聯。雖然我們可以憑「感覺」來看未來是否更好,但應該要設定一些「客觀的比較基準」,比較能確知未來是否比現在「更好」。以這樣的方式衡量,才能避免意識型態或立場不同所造成的主觀認定,而忽略某些客觀的事實。他舉例,GDP(國民生產毛額)就是經濟面的一個客觀衡量指標,過去十年來,台灣在這個指標上進步不多,這是客觀的事實;而社會面如貧富差距與犯罪率,以及環境面如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數據,也都是可以考慮的「客觀比較基準」。

台灣產業科技應增加解決人類社會問題之比重

場景對焦到科技,徐爵民為未來產業科技的發展下了一個註解:無論未來科技為生活帶來多少便利與舒適,一旦面臨前面所提的天災人禍,這些便利與舒適便顯得微不足道。因此,台灣產業科技在解決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上,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其實這也是科技研發的社會責任。

徐爵民進一步將科技區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生活科技」,好比說讓生活更方便、更有趣的智慧型手機;再來是「生命科技」,如生技醫藥與醫療器材等;最後則是「生態環境科技」,如再生能源、節能減碳以及污染防治等科技。這「三生」科技的訴求雖不同,在應用上卻息息相關。比如說,智慧型手機能為生活帶來便利,但應用在救災中,卻是一個十分實用的聯絡工具;此外,將來都會人口會持續快速增加,「三生」科技必須整合發展,合力解決交通運輸、醫療保健、安全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

「全世界像台灣同時面臨颱風、地震、水災,卻又缺乏天然資源的國家,恐怕也不是那麼多,如果台灣能多發展生態環境科技來克服這些問題,這些科技是可以在國際上造福人類社會的。」徐爵民期許,以台灣所處的環境與目前所累積的產業基礎,將是發展未來產業科技的機會所在。

對照以色列,天然資源有限,加上艱困的政治環境,反成了以色列經濟發展的推力:強敵環視,淬鍊出優異的安全科技;沙漠貧瘠,也讓以色列在水資源、沙漠綠化的科技傲視全球,這些技術除了可以解決以色列的生存問題外,還可進一步輸出國際社會,帶來產業經濟效益。

「產業的發展與存在,是要去滿足社會的需要、解決社會的問題,不只是為了好玩或賺錢而已,」徐爵民認為,就像電影對我們的身心娛樂有幫助,也有教育的功能,不是單純只為了享受。

秉持這樣的信念,徐爵民表示,雖然台灣眼下沒有糧食短缺的急迫問題,但農業科技除了可以解決未來可能的糧荒問題外,還可以輸出到國際,解決其他國家的問題。他強調,科技是要交流的,不見得什麼科技都非得自己來不可,台灣要發展自己需要的科技,也要能善用國際上的科技,並輸出有價值的科技,解決國際的問題。

期許工研院扮演「三生科技」的重要推手

工研院的任務是「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配合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進行相關科技的研發。行政院所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生物科技、綠色能源、健康照護、文化創意、精緻農業、觀光旅遊),以及四大智慧型產業(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築、發明專利產業化),「多半與前面所提的生活、生命、生態環境科技有關,」徐爵民說,再深入剖析這些產業的發展,徐爵民認為每一個產業都需要有很好的「資通訊」基礎建設,資通訊科技就如同人體的神經網絡一般,是所有產業發展的基礎骨幹,如何應用並提供服務到相關產業將極為關鍵。事實上,要發展「三生」科技仍得靠跨領域整合,才能產生綜效。最近工研院成立「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整合再生能源、環境、節能減碳、溫室氣體減量、資通訊等研發能量;成立「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整合生醫、資通訊、電子、光電、材料等資源,就是要強化工研院在新興產業的引導力量,在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上扮演更積極與關鍵的角色。

談到台灣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除了新興產業的推動外,徐爵民表示,在產業轉型中,製造業的精髓仍應保留,目前該思考的,是如何提升製造業與服務業的附加價值,要有服務導向的思維,將最終消費者(End User)的需求反應到最初的產品與製程設計上。舉例來說,過去的元件製造商,往往依國際品牌大廠的訂單規格生產,對於最終產品將用在何處、為誰所用,其實並不清楚,這種代工模式導致國內許多生產出來的產品差異性不大,附加價值也無法提高。倘若我們能更了解終端產品使用者的需求,或尚未被滿足的需求(Unmet Needs),在源頭設計上,就比較能有創新的機會。「這樣一來,會促使國內的系統產品更具原創性。」徐爵民分析,這樣的改變,將不再只是跟隨,而更能跳出代工的窠臼。「未來,工研院在作研發規劃時,會更重視系統、應用、服務、軟體的創新,研發比重也會大幅增加。」

然而,無論未來科技怎麼發展,還是要靠「人才」。徐爵民語重心長地說,未來十年,人才一定是關鍵,沒有足夠多的優秀人才,產業與社會的發展都不可能太好,失業率也會居高不下,不是沒有職缺,而是沒有適當的人才。

人才,台灣未來十年發展的關鍵

「人才從哪裡來?」未來十年,少子化將是台灣首當其衝的一個嚴重問題,人才的短缺也會凸顯出來,此外,人才缺乏多元性、創造力或不適任等,都將是棘手的問題,想要徹底解決,需要多管齊下,除了從教育著手外,也要採用開放的心態與配套措施去延攬並接納外國人才。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徐爵民語重心長地表示,人才的養成並非一蹴可幾,廣納全世界的人才,國家才會有競爭力。以新加坡為例,該國很早便體認人才短缺的危機,於是積極廣納外國人才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前提是需要設定適當的國際人才招募門檻。」

工研院深知人才是一切的根本,成立三十幾年來,對於人才的培育從未間斷過,透過許多研發計畫的執行,在過程中便已培養出許多產業人才。「最近我們特別遴選40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的優秀研發人員,設計長期的培訓方案,送他們到國外研究機構做長期研究。」徐爵民說,由於近年來海外歸國學人人數減少,希望能藉由這樣的方式,讓人才有實務的國際研發歷練。

凝思2020,徐爵民仍是一本初衷,願景很簡單,強調「一定要比現在好」,經濟、社會、環境三方面都要均衡發展,「如果其中一項在某個時空背景下被過度強調,而忽略其他兩項的均衡發展就不好了。」徐爵民指出,到2020年如果三方面沒有都進步的話,就沒有「比現在更好」,「所以,談2020年,我們絕對不能只談科技,」徐爵民下了一個結論。

當然,指標只是一個評量的標準,「我們也應該捫心自問,生活過得究竟好不好,這是可以感覺出來的。」徐爵民感性地說,「感覺」仍然是一種印象分數,不是觀光客短暫旅遊的體認,而是在這塊土地上長期生活的人,深刻感受的認定。

*本文轉載自《台灣產業與科技趨勢季刊》第3期—Envision 2020民想‧明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