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產業焦點Focus

工研院南風週 面對全球變局,台灣產業應掌握契機

文 中國科技大學講座教授王弓

快速成長、世界和平與自由貿易等情形,造就了一個特殊現象,就是預期2020年時,全球人口要從2000年的64億,再成長16億到80億人,同時如果大致劃分這80億人口,大約接近六成(56%)集中在亞洲,所以這是第一個特別的現象:人口會持續成長。除此之外,結合網際網路的發展、地球暖化、節能減碳等相關的現象,這80億人口有接近一半會集中在超級城市、城市和都會區,2020年時,全球會產生超過100個,人口在3000萬以上的超級城市。

除了人口成長和城市化以外,人口的結構也改變了,先進國家、高所得國家持續老化,到2050年時,像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國家,特別是西歐和北美,65歲的人口接近25%,80歲以上的也接近10%。所以,挑戰和商機都在這裡面,要如何協助這些高齡的人口能夠在各個經濟體,順暢地維持一定的生活素質和健康的水準,是一大挑戰。

亞洲地區的人口相對比較年輕,2020年時,有60%的人口在亞洲,不過分化的程度很嚴重,像是日本和台灣老化的現象。這是一個社會現象的結果,就是大家不想結婚,即使結了婚,也不想生小孩,寧可養寵物,甚至已經結婚的,以台灣為例,離婚率也在30-50%之間。

這些人口結構的特色,形成了一些未來生活、社會和經濟的挑戰,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在全美的工程教育年會(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上提出,未來的挑戰包括幾個部分:第一是水資源的管理和供應。現在大家注意到的是地球暖化的問題,這中間有一部份是冰川(河)的融解,假如喜瑪拉雅山上的冰河融解掉的話,亞洲就會出大問題,這可是60億的人口,因為喜瑪拉雅山的水是長江、黃河、湄公河和印度恆河主要的水源,如果地球暖化,喜馬拉雅山上的冰河消失,那要如何滿足這60億人潔淨水方面的需求?

其次,人口大量進入城市,但是城市裡面的基礎設施已經開始老化,需要維修,縱使有不錯維修的一級城市,也不符合未來老化的社會以及節能減碳的需要。基礎設施的老化包括兩個問題,其中一個就是老的設計,以最近日本震災造成的海嘯侵襲核能電廠為例,過去對於核能電廠安全防護的設計,在地球暖化的時代,巨災頻仍的情境下,整個設計維護的構想,都要重新考量。

而人口增長、都市化之後,能源的管理也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其他和都市化有關的,大家平常討論比較多的還有疾病的控制以及安全的問題。

先進國家的他山之石

為了因應這樣的情況,我們來看看領銜的國家運用什麼智慧去思考這樣的問題。日本就在2008年提出Cool Earth 50計畫,其中的50有兩層意義,第一層意義是2050做為目標年,第二層的意義是2050年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降低50%。怎麼做呢?以目前的情境來看非常困難,當時在世界各國的專家討論之下,從2008開始的頭一個20年,就是到2028這段期間,想辦法將現有的科技提高效率,做節能減碳的努力,目標是希望在2028年將二氧化碳的排放緩和下來,達到一個平穩的水準。第二個部分,就是從2028到2050年這第二個階段,累積前面改善提昇效率的智慧,同時在營運模式、公共政策和金融政策上,必須能夠支持那些多元化的綠色永續科技的發展。在第二階段裡,科技將大幅突破,讓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到2008年或2000年的50%。

接著來看德國,德國是全世界非常強的工業領袖,西門子公司是德國工業的翹楚,事實上西門子把整個未來的挑戰分為兩大部分,第一個部份是人口結構,第二個部分是都市化。都市化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個解決方法,這中間充滿了挑戰。西門子把相關的問題分成六大項目,包括健康照護、環境和經濟層面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未來的挑戰,其實,也是我們未來的機會,因為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因應更好的生活、更健康的身體,好的環境保護、基礎設施、更高的能源效率、城市裡更好的移動性、交通運輸、更好的物流效率,那麼連生存都會很不容易。

荷蘭由於地狹人稠,常常在政策和做法上和西歐、北美有很不一樣的設計,所以飛利浦把未來世界大概分成幾個重要的特色,第一大特色,當然還是因為全球化造成的經濟成長,金磚四國的興起,人口的增加,接下來是人口老化的問題,環境變遷或氣候變遷等。
 
我們可以參考荷蘭提出的對策,這些對策是有考慮到飛利浦本身的核心能力和優勢,把人員節約,提昇消費者個人的福祉、健康、醫療或居家的服務當作他們發展空間重要的考量,甚至他們將其營業收入中受到較大衝擊的,也是較大機會、成長較高的項目訂為明日之星。另外像是電視或是家電項目則可能是金牛,必須維持住現在既有的營運,或是連接到新的方向。

抓住生活趨勢才是贏家

也就是說,生活型態的掌握,是未來重要的方向。過去台灣企業對於行銷不太注重,都是技術掛帥,二流人才才做行銷,但現在時代不同了,舉例來說,3M台灣去年最成功的產品:痘痘貼,當初是因為3M總部發生災禍,員工就將他們的產品人工皮膚貼在傷者手上,後來復原情形很好,台灣3M的員工就想,台灣人那麼在意皮膚美白和痘痘問題,如果人工皮效果那麼好,或許可以做成痘痘貼來賣,結果痘痘貼很可能會是3M除了便利貼之外最暢銷的產品。結果就是,人工皮膚是一流的科學家發明的,但卻是二流的行銷人員將之創造了最大的效益,他們看出消費者願意花錢買痘痘貼的龐大商機,比治療燒燙傷的人工皮膚市場大多了。

所以生活型態中到底哪些東西是消費者覺得很有價值的?研究機構就將生活型態大致分為幾個部分,一個是生活品味的管理和組織,包括台灣已經非常強的婚紗業,以及喜慶宴會的安排、準備;另外一個部分是居家的投資、整建、維修;還有一部份則是旅行的相關安排和需求;最後一部份是奢侈品。

這是生活型態大致上的分類,不過當市場改變時,不要以為過去做過就沒有問題,關於客戶知識的研究和累積,可能值得多花點功夫,因為不同的地方,其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以康師傅給我們的教訓來看,當初把生力麵從台灣帶去大陸時就輸一屁股,好不容易調出口味在中國大陸出人頭地後,把麵帶回台灣又輸一屁股,因為台灣人的口味和大陸人是不一樣的。所以說,換一個市場,不同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背景、教育和生活的型態,差異是非常大的,不要以為以前做過,未來就一定會保持勝利。

金融海嘯復甦中的趨勢與對策

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造成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金融產業衝擊,華爾街幾乎滿街都是失業人口,全球第一的投資銀行倒閉,連帶西歐和北美所有人的財富、資產平均損失大約三分之一,造成消費、活動一塌糊塗。

新興市場受到的衝擊也很大,因為買主口袋裡少了三分之一的錢,銀行裡少了三分之一的財產,新興國家原本都是世界工廠,所以也不好過,那要如何去找到新的市場、新的客戶,去填補這三分之一的差距?有些好的公司,甚至衰退到20%,因為好的公司的好的客戶,通常是被打擊得最嚴重的,因為通通被連動債給拖下水。

另外一個問題是,工業化國家開始復甦,美國的情況還好一點,歐洲則因為原本在金融海嘯裡投資的槓桿拉得太開,加上西歐很多國家是靠觀光的,當西歐、北美、日本那些高所得的人出了問題,這些國家的營收立刻便會出問題,導致稅收、財政也出問題,好幾重的打擊,讓西歐復甦的情形比起美國要弱。現在埃及還出現茉莉花革命,陸續利比亞、葉門、巴林也有動亂,造成不小的波瀾。

展望未來,經濟成長的預測,看起來亞洲獨強,歐洲很慘,美國也不行,其他地區滿盤皆墨,全球各大洲裡,看起來只有亞洲還可以,中國大陸相關的經濟政策,似乎還算穩健,所以他們在轉外銷為內需時,十二五已經把成長率從十一五的10%調降為7%。

而日本311地震海嘯延伸出來的問題,就短期來講,就是巨災裡面的預警、疏散、流通,這些有關科技的運用或管理應用,相關的需求升高。第二個部分是進一步確定綠色永續能源的發展。以前世界各國對綠色永續能源、節能減碳都是陽奉陰違,一來美國和中國都沒有簽字,不過2010年時美國歐巴馬總統拉著中國總理溫家寶去哥本哈根會議簽字,所以大家比較緊張。

不過其實各國心裡都有個暗盤,就是萬一壓力大的時候,那就把核能的比例拉高一點,大概勉強可以滿足二氧化碳減量的需求。可是日本福島核電廠的事故,讓推動核能最積極的德國政府,都先停掉幾個老舊的電廠,同時最近的選舉中,綠黨也大獲全勝,看起來核能在未來扮演的角色,可能不會太大。反過來太陽能、風能,或其他的永續能源的部分,所占的比例或研發的速度、政府的補貼可能會,也應該會更高(王元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