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編者的話Editor's Note

科技與人心的價值

文/張彥文

人類科技文明的發展,在21世紀初的這個時節,應該是達到顛峰的狀態,尤其是近20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普及,科技的應用與深化,更是以等比級數的方式大躍進。

若是仔細觀察這些科技發展趨勢,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在技術層面的推陳出新之外,是否能夠打動人心,讓消費者能夠喜愛及接受,更是一項衡量科技價值的重要指標。就以近來被廣泛喜愛及討論的蘋果相關產品來說,不論是之前的iPod,以至近來引起瘋狂搶購的iPhone系列手機,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能抓住消費者的喜好、興趣及使用習慣等等「人心」的重要價值。

為了強化「科技」與「使用者需求」之間的關聯性,經濟部技術處委託工研院等數個法人機構,共同執行一項名為「科專成果設計加值計畫」,讓經濟部轄下的法人,能夠為自身優異的研發能量,找到以美感、實用性及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的創新應用。這項計畫的內涵,是以「設計美學」(Design)結合「科技創意」(Technology)而成就的「設計美學加值科技創意」(Dechnology)!更希望結合科學家理性的左腦,和設計師美感的右腦,讓科技跳出現有的桎梏,實際成為打動人心的市場產品。

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的話令人印象深刻:Dechnology這個字,真正的含意應該是Delete加上Technology,因為如果科技研發者,沒有把自己既有的觀點和成見消除,於下執著,那就不會激盪出真正的火花。對研發者來說,技術的突破與進步固然可喜,但若能讓設計師的熱情與美學元素共同配合,其加乘效果將使所有人眼睛一亮!

就以此次作品之一的「花火」為例,其創意發想的過程,就是這二種力量激盪出來的成果。這項作品的原始素材,是一片光導薄膜,運用微光學技術植入LED光源,在塑膠膜的表面發光。拿到這項材料的設計師,在發想的過程中,不斷將薄膜撓曲搓揉,這可讓工程師額頭冒汗,因為薄膜一旦裂開,光線就無法順利傳導;然而,這種技術上的「不完美」,卻讓設計師靈光乍現,反而利用人為的裂縫,創造出具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這項計畫的另一項啟示,是讓工程師和設計師二個過去並不搭軋的領域,不但有對話的機會,更可以實際的成果,創造出令人驚喜的科技美學作品;若能以此為基礎發展,當可為台灣的製造業開拓出另一條康莊大道。

另外,本期Technology Review的文章,其實也可以為台灣的製造業打打氣。在這篇名為「明天,我們的創新能力在哪裡?」(Can We Build Tomorrow’s Breakthroughs?)的文章中指出,美國過去一直自詡創新能力獨步全球,將製造的工作大量外包至其他國家,尤其是開發中國家。但最近他們發現,失去製造能力的美國,也同時失去了複雜工程和設計任務方面的專長,包括過去領先的矽晶圓、液晶顯示器及太陽能電池等等,都逐漸被所謂的代工國家超越。因此,我們實不必妄自菲薄台灣的製造實力,而應該更思考及落實所謂的轉型升級,不能流於口號及口談。

該怎麼做?或許我們應該多關心一些社會的新趨勢和新思維,像是本期由工研院提出的華人五大城市微趨勢,就是一個未來社會生活的縮影,其中一項就點出:科技的介入讓虛實世界容易轉換,其日益模糊的界線,觸發了虛實人生相互交替的發展。看起來仍然與「人」相關不是嗎?只要我們未來能時時將消費者的需求放在心中,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活水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