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封面故事Features

掌握春燕 前瞻布局

文/工研院產經中心(IEK)

全球科技產業界動態頻傳,該如何掌握春燕、前瞻布局,已成為我國廠商積極尋求突破再生之道。工研院產經中心(IEK),為此特別發表2012科技產業發展趨勢研討報告,內容涵蓋「通訊/科技應用」等六大主題。工研院IEK主任蘇孟宗表示,儘管全球景氣吃緊,歐債危機不見好轉,但根據2011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台灣有深厚的創新(Innovation)實力,在142國中排名第9。而值此後賈伯斯時代來臨,台灣除了維持原有創新與研發實力外,還需要建構完整的應用服務生態系統,才能以巧實力來因應。

通訊/科技應用 智慧電視可望帶動數位匯流服務

2012年蘋果電視(Apple TV)上市,將帶動數位匯流應用服務商機。另外,因為受到歐美經濟不穩定的影響,將導致中高階手機成長趨緩,但平價機型卻將因此而竄起的新局。智慧型手機的消費分布型態(入門型、中高階型、高階型),也將從原本的中高階型突起的倒V型,轉為入門機竄起與高階型持續發展的V字型,而智慧型手機競爭激烈,Apple、Google、Windows將呈現三強鼎立局面,預計2012年智慧型手機銷售值將占整體手機67%,平均價格也將下滑到299美元。

面對後賈伯斯時代的來臨,整體產業界近年來可能不再會有大規模的創新,預計下一波資訊產業的革命,要在2015年4G成熟發展後,才會發生。展望2012年,整體產業可能受到Apple TV即將上市的影響,更加落實數位匯流的應用服務,極可能帶動周邊的系統整合服務需求,包括數位機上盒(Set-up box),結合無線區域網路(WLAN) 及相關的家庭智慧節能設施等;這些都是台灣發展ICT產業多年,很適合進軍發展的優勢。
 
另外,營運商為了重新取得行動通訊產業的主導權,將持續不斷加緊投入HSPA+、LTE網路升級,並積極開發新應用服務與終端結合,以避免淪落為單純的管道服務,進而強化終端產業使用的主導權。
 
估計2012年台灣整體通訊產值,仍會受到歐美經濟持續不景氣的影響下,僅較今年成長約一成。此外,預估2012年Smart TV佔總體TV的滲透率將由2011年的10%提升至20%,預計智慧電視將成為電視廠商競爭激烈的領域。

顯示器/電子材料 新技術應用及調整出貨量是轉型契機

2011年,眾多經濟數據都預期將是面板產業平穩的一年,但美債與歐債危機於年中後一觸即發,導致原本應可復甦的全球景氣又陷落於高度的不確定當中,也讓歐美的消費性電子市場再度急凍,嚴重影響全球面板供應體系。

部分專家甚至預測,2011年此波不景氣將極度類似於2008年的景氣急凍。也因為終端需求銳減,為避免重演庫存堆積的窘境,因而持續調整上游面板拉貨的訂單,使得整體面板供應鏈在不景氣的衝擊下飽嚐風霜。

檢視近期2011年第三季平面顯示器的表現,在新興市場部分,中國市場在十一長假的表現雖有所成長,但已不像過去擁有那般高速的增長幅度。另外,新興市場販售的機種價格較低,也讓面板業者在營收上無法有大幅度的挹注。
 
整體來說,不僅是台灣,韓國與日本業者都在第三季時調降產能利用率以控制面板跌價,預估第四季所有業者仍將持續控制產出,以穩定面板的售價,因此第四季的旺季效應將不甚明顯。目前在整體市況的觀察上,預計此波的市場緊縮將延續到2012年第一季,在預期心理普遍保守的情形下,如何適度地調整出貨將是未來的重點。

許多人在不景氣中看見的是對面板產業危機,然而或許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結果,不景氣下似乎不啻是刺激業者進行多角化與轉型的另一契機。從產線配置的移轉,以及新應用產品的推陳出新,繼之眾多創新技術融入面板生產當中,這些在在都是在不景氣當中,得以為面板產品提昇附加價值,等待時機浴火重生的微妙助力。


閱讀習慣的新衝擊

另外一個得關注的領域則是電子紙/書,及相關型態的閱讀工具。

電子書閱讀器龍頭亞馬遜(Amazon)於2011(今)年9月28日發表平板電腦(Kindle Fire),隨後在Amazon的網站便可開始接受預訂,價格定為199美元,不到蘋果公司 iPad2 最基本款 499 美元的一半。

大眾預期會對平板電腦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衝擊,但其實受到衝擊最大的可能是電子紙型態的閱讀器。因為另外一家電子書閱讀器的領導廠商SONY 也在今年秋季推出平板電腦(Tablet S/P) 。當電子紙型態閱讀器的領導廠商都發展平板電腦時,這是否代表電子紙型態閱讀器的成長即將出現瓶頸?

電子書的營運模式是否也受到硬體的改變而有所影響,未來的電子書閱讀器產業將會如何發展?目前軟性顯示器的最大應用是電子書閱讀器,是否還有其他的新興應用以帶動電子紙繼續成長?

半導體 產業可望回溫至正成長階段

2011年受到全球經濟景氣轉弱,以及DRAM競爭情勢嚴峻等不利因素,各界不斷下修台灣IC產業成長率,估計2011年台灣IC產業成長率將下修到-11.4%,衰退幅度將高過金融風暴時期且僅次於2001年。展望2012年,在全球經濟情勢可能轉穩、庫存壓力降低、以及DRAM產業第三季逐步回溫之後,半導體產業可望回復到正成長階段,2013有望站上產值新高點達1.8兆。

智慧手持裝置帶來明顯影響

此外,智慧手持裝置已使PC與手機合而為一,IC設計業將進入一個跨領域的競爭: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功能完全相同,產業鏈完全融合。智慧手持裝置已打破手機晶片與PC晶片之間的界限,未來將進入一個跨產業疆界的競爭。

其次,中國大陸IC設計業快速發展,帶動新興本土IC設計公司崛起:中國大陸以超乎想像的低價競爭,逐漸在智慧手持裝置晶片市場上崛起,包括手機晶片的展訊、聯芯、國民技術,以及應用處理器的新岸線、瑞芯微、北京君正等,未來對台灣可能形成很大的威脅。

第三,台灣可掌握「優質平價」的市場契機:國際大廠優勢在於「技術」與「品質」,中國大陸優勢在於「拼低價」,至於台灣則在品質、效能與價格之間具高性價比優勢。在全球智慧手持裝置低價化趨勢下,台灣除了兼顧品質與低價之外,也應朝向「高整合度」平台發展,未來將可掌握「優質平價」的市場契機。

新技術扮演重要關鍵

另外,工研院IEK指出,採用TSV技術來提高頻寬的需求將在2012年逐漸浮現。

隨著電子系統產品往輕、薄、短、小、多、省、廉、快、美等發展趨勢下,促使半導體技術朝兩大方向發展,一是製程技術依照摩爾定律(Moore’s Law)不斷微縮(More Moore);二是高度半導體元件整合(More Than Moore),就是IC將整合不同功能、甚至是異質的元件(例如Logic、Analog、HV Power、Sensors、Biochips等),達到系統層級的目標。

未來4G通訊時代的到來,大量的資料傳輸和運算處理速度需求將使得邏輯和記憶體之間的頻寬(bandwidth)不足,下一代Mobile DRAM需要高達12.8GB/s的頻寬才可支援4G時代手機裡傳輸功能的需求,3D IC是實現Mobile Wide IO DRAM的來臨,採用TSV技術來提高頻寬的需求將在2012年逐漸浮現,尤其是使用在較高價位的智慧型手機中。

電子零組件 朝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定位轉型

全球經濟景氣近來遭受嚴重考驗,電子產業也面臨自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最大的挑戰。回顧2011年「電子零組件」產業,在Apple 推出 的i Pad 的熱潮驅使下,使得2011變成平板電腦(Tablets)年,預估這波平板熱潮仍會持續,未來每季出貨量也將從1,000萬台突破至2,000萬台,到2012年第四季時平板電腦出貨量更有機會提升到3,000萬台。

面對後PC時代的來臨,全球ICT產業正處於變革世代,過去以替代型硬體製造思維為核心的台灣產業競爭力,在此趨勢下面臨轉型壓力,未來以「創新」為主軸的產業競爭,將會是主導電子產業發展方向的關鍵。

過去台灣受惠於Wintel架構標準化下依靠代工生產製造,造就今日台灣電子產業鏈高度垂直分工與全球零組件供應地位,但由於缺乏掌握價值鏈兩端,故常受制於國外上游材料、零組件等關鍵技術,進而影響我國廠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過去過於依賴3C產業生態的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在此壓力下也必須加速轉型,其中包括被動元件與連接器,都分別透過產品/技術與經營策略轉型,以因應後PC時代所帶來的產業競爭。

後PC世代全球ICT產業正處於變革世代,產品型態、產業結構與競爭生態將發生劇烈改變,而此將是台灣進行產業重新定位的機會,朝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定位轉型,將成為未來電子產業主要勝出關鍵。

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帶動鋰電池成長

2011年第二季開始的景氣趨緩現象,影響了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出貨狀況,做為最主要電能來源的鋰電池也因此大受影響,出貨不如預期。此外產業內下游應用市場的需求不振,也影響了產業鏈的環節廠商對未來的信心,在材料庫存上也進行調整,上述兩大原因使全球鋰電池市場成長幅度,預估2011年全年成長率表現上,僅較去年成長不到一成。

在各項應用市場上,可發現到幾種未來變化趨勢: 第一,筆記型電腦(NB)市場需求近於零成長,未來將走向電池模組與電池芯的技術、成本競爭。第二,平板電腦需求成長方向明確,所代表的輕薄型軟包裝鋰電池需求可望不受景氣趨緩影響持續保持正向成長方向。第三,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持續增加,也是推動軟包裝電池的另一正向驅動力。第四,電動工具機也逐漸由過去所使用之鎳氫電池轉而使用鋰電池。

在技術應用趨勢上,因產品設計趨勢仍朝向輕薄、長效使用與成本競爭特性發展,在電池電容量提升的開發趨勢上仍明確發展中;因應輕薄化產品設計的要求,軟包裝電池應用上相關電池模組設計know-how的累積與系統安全性/良率提升為各廠商投入重點;晚近在韓系、中國廠商以大規模優勢進行低成本化生產的生產下,包括台灣廠商在內的其他國家同業也備感壓力。

在國際大廠動態上,松下/三洋陣營持續將其產能轉移至中國大陸,並且逐步建構在中國大陸的材料供應體系;韓系Samsung SDI與LG化學則持續大規模生產,並以軟包裝電池做為未來擴增產能主體,體現未來在消費型電子應用市場上,圓筒型18650與方型鋰電池仍然為市場之大宗,但廠商要提升獲利能力與掌握未來技術開發方向,仍需聚焦於軟包裝電池之上。

智慧型終端時代將大行其道

2010年由Apple iPhone4所掀起的智慧手機感知風潮,已進一步延燒到平板電腦與連網電視,此一現象不僅意味著智慧型終端即將取代過去由功能型終端當道的時代,也反映消費者對於人機介面互動感知的需求有增無減,並為實現感知應用的MEMS Sensor與CMOS Image Sensor(CIS)帶來更多發展契機。

MEMS Sensor與傳統半導體元件在製程技術層面的最大差異,在於其強調單一產品、單一製程、單一封裝的客製化特性,過去鑑於此一高度客製化的製程前提,使其在技術商品化的發展,常侷限於少量多樣的應用範疇,然隨著CMOS MEMS製程與WLP(晶圓級封裝)技術的與時俱進,使得透過技術改善實現異質整合,並將不同感測產品包裝成單一模組的理想不再遙不可及,且搭配智慧聯網環境的漸趨成熟,也使整體MEMS Sensor的技術應用展現出有別以往的大躍進,由3C終端持續延伸至智慧車輛、智能居家嵌入式系統等各項新興應用。

而隨著MEMS Sensor、CIS在智慧化感測與多重感知融合技術的與時俱進,也可望結合日趨成熟的「擴增實境」與「雲端運算」應用環境,並進一步整合溫濕度/流量Sensor、Bio Sensor…等生物環境感測元件,形成滿足未來安全防災、節能舒適、健康照護、人工智慧需求的創意解決方案,透過無所不在的感知技術,體現臻於理想的優質生活新境界。

能源 2012將是綠能產業結構調整年

在全球經濟與人口持續增長的趨勢下,全球能源需求仍將持續增長,且在節能減碳趨勢下,再生能源的供應成長率略高於全球一次性能源供應。2012將是綠能產業結構調整年,太陽能與LED照明將透過整合與淘汰,重塑產業秩序。其中LED照明因退出障礙低,配合市場持續成長,2012下半年產業景氣可望回春。


LED產業仍具高度成長性

2010年全球LED市場大幅度成長,吸引中國大陸等亞洲新興國家大幅度投入,並對未來發展充滿期待。2011年受到歐美整體經濟景氣不明朗,市場景氣急轉直下,形成終端需求下滑,LED元件端供過於求現象。

然對於甫進入萌芽成長期的LED照明來說,2011年在東日本大地震後提升全球對於照明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視,LED光源的高效能與傳統白熾燈的汰換,對於終端需求仍有正面帶動。估計2011年全球LED照明市場規模為70億美元,相較於2010年成長42%。

展望未來發展,在LED元件技術成熟、 LED元件低價化、亞洲產業重組、產業整合下,LED照明在政府政策挹助下需求仍會持續。節能減碳需求所帶動之照明等新興市場應用成長,LED照明產業仍具有高度成長性,預估2015年全球市場規模達217億美元。

生醫 新興國家將是成長主力

2010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達2,456億美元,依年複合成長率5.3%的成長預估,2015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將達3,109億美元。美國市場受經濟景氣及影響,成長趨緩,但中/東歐、亞太與西歐等地市場成長潛力較大,值得廠商布局。

隨著近年來亞太地區由於經濟情況好轉,健康意識逐漸提高,加上政府積極擬定政策整備基礎醫療建設,將有不錯的發展機會,因此未來醫材商機將與這些醫療政策帶動有關。中國大陸、印度、印尼與越南等國家的醫材產業,受到該國推動醫療與保險等相關政策的影響,醫療器材產業發展潛力相當大,也成為國際廠商專注的重點,未來可以切入新興市場的優質平價訴求品項,將足夠具備競爭力。台灣廠商對於彈性製造、製程成本管理的議題皆相當專業,這些皆是經營新興市場的重要競爭力之一。

目前台灣不僅擁有協同研發醫療器材零組件的相關能力,也已具備全球行銷布局的經驗。未來外資廠商若可透過來台投資,加速優質平價產品之研發與上市的時程,並以台灣行銷歐美的經驗為後盾,將開發而成的產品銷往中國大陸、其他新興國家或歐美市場,將有利於掌握此波全球醫材產業的新商機,達到雙贏局面。

觀測全球醫療器材產業趨勢:
a.預防醫學成為發展重點思維。
b.全球醫療器材產業朝高效能服務體系發展。
c.新興市場的優質平價醫材需求尚待滿足。
d.資通訊技術在醫療器材的應用具發展潛力。

中國大陸醫療產業環境變化帶來的機會:
a.商機一:依據衛生醫療型態,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
b.商機二:中國大陸Healthcare ICT市場機會湧現。
c.商機三:預防需求與通路擴展,帶動居家醫材銷售。
d.商機四:整合性的醫療情境帶動產業發展。

中國大陸醫療商機火紅

預計再過14年,至2025年,台灣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化比例將快速增加到20%,而中國大陸此比重亦增加至13.7%。再繼續往前15年至2040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繼續增加至30%,中國大陸此時也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化比例佔22%。如此龐大老齡人口數以及其快速增長率趨勢,將帶來各式與多元化之老齡商機亦成為產官學研近年關注焦點。

生物製劑帶動市場成長

已開發國家近年來成長趨緩,預估至2015年年複合成長率都在 5% 以下;而新興國家地區(亞/非/澳、拉丁美洲)等由於國民所得提升、政府改善醫療環境的狀況下,至 2015 年年複合成長率都在11~14%間,成為全球藥品市場成長主力,而生物製劑成為藥品市場成長主要類別,預估 2011-2015年複合成長率則會在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