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專欄 Column

善用購併,讓企業脫胎換骨

黃日燦

在台灣談到企業購併,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絕對是第一把交椅,從華爾街回台灣這二十年來,他協助無數台灣企業用購併在全世界攻城掠地;現在他更認為台灣企業若要技術升級,增加自己的國際競爭力,購併將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

到底企業該如何執行購併策略?有哪些可能的風險必須注意?


口述:黃日燦
整理:蔣士棋

購併在現在為什麼這麼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整個世界正快速在改變。因為世界是平的,不管什麼事情都變動的很快,在國際產業的分工體系下,舊有的秩序很快速地被打破,原本是工廠的地方現在變成市場,原本什麼都不是的地方現在變成工廠。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怎麼辦?我們從六〇年代開始,到現在走了五十年, 自己其實不用動太大的腦筋,去思考該走哪個方向,因為別人已經幫你選好了。為什麼我們從勞力密集的輕工業開始發展?因為別人都不做,把訂單丟過來,到台灣設個工廠,我們學個三五年,就自己出來開公司了,方向都不用想,把生產管理做好就可以。

到後來,從勞力密集變成稍微的技術密集、資本密集,都是因為原來的產業供應鍊推移,讓我們一步步地從最簡單的輕工業,移往比較高級的工業,但還是別人轉給我們,我們再把生產管理做好,當時全世界都這樣發展,但是只有台灣成功,就是因為台灣生產管理做得好,所以台灣五十年的經濟奇蹟,基本上就是生產管理的成功。

很不幸的,現在整個世界的產業局勢改變了,第一個是我們已經走到相當的前面,以前美國、日本、歐洲那些大廠,很多都垮了,變成我們跑到最前面,但是一跑在前面,就變成「前途茫茫」,不知該何去何從。

再來,我們原先的生產管理,最成功最有用的就是量產,量產要擴充產能很簡單,買一塊地,建廠,買機器設備,一下子就能做起來,但現在這個不夠了,因為有人的生產成本更低,生產管理做得更好,甚至還有本地市場的加持,可是台灣廠商沒有這些優勢,怎麼辦?

所以,台灣的企業已經不能只看量,還要看質,不能只看生產,還要看技術,要從紅海躍升成為藍海, 要能掌握關鍵技術,有專業才進得了藍海,才能有獨到之處,市場上才有一個非找你不可的理由。

但是關鍵技術沒有那麼好取得,企業當然也可以自己開發,但進度通常比較慢的,像南亞做DRAM,投資了那麼多錢,就是想要自己開發技術,最不登大雅之堂的就是抄襲、偷竊,但是越高級的技術就越難抄和偷,我們如果要用正規軍去做大規模的戰爭,就一定得取得真正高階的關鍵科技,而能夠讓企業同時取得科技,市場等資源的,就是企業購併。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企業現在對企業購併的態度越來越積極,尤其市場變化速度快,假使一切都要自己來,緩不濟急,將來只能變成小而美,然後慢慢變成小而不美;規模比較大的企業還可以撐著,但因為技術沒有突破,獲利一直被擠壓,退也退不出去,進又進不得,問題更大。

換個角度看,企業購併也不是所有問題的解藥。為什麼我們覺得很多購併案到頭來都不成功?這裡面可能有幾個因素。第一個是僅限於規模擴充,就是你丟我撿,各取所需。以鴻海為例,為了要做NOKIA跟MOTOROLA的生意,就去把它的代工廠買過來,要去巴西做生意,也是去那裡買廠,買下的工廠,原來做的產品跟被買過來以後做的都一樣。

但若只是產能購併,擴充到一定程度後,反過來要看市場的胃納量有多大,要是市場需求發生變化,出現產能過剩,那麼問題就大了。

第二個是管理的問題。以前大家做生產管理,經驗多了就很容易,但是現在生產據點可能在世界各個地方,經營管理的高度就不一樣了。

現在台資企業的經理人,平常的板凳深度夠不夠?假如沒有經驗,即使以前做過四五次產能購併,真正有挑戰的其實才正要開始。假使我們的板凳深度不夠,真正多樣性的購併經驗也很粗淺,遇到失敗是很正常,我認為現在多失敗幾次,才能避免將來更大的失敗。

我們過去有幾個驚天動地的大失敗,都是因為以前太容易,做的都是國內購併,突然跑到國外做大的案子,做錯一步就很難拉回來了。

這就像你去爬喜馬拉雅山,不能只是在台北爬陽明山當訓練。要慢慢提升高度,例如先爬玉山,然後其他五千、六千公尺的山,最後才是八千公尺的。很多台灣的企業作購併,都只是在爬陽明山,頂多爬爬玉山,一下子要去挑戰喜馬拉雅山的高度,當然就累了。

購併困難的地方,就是突然得管理自己原本沒有的事業。台灣第一波往外購併,是八〇,九〇年代,也就是外匯自由化到亞洲金融危機之前,那時候我幫不少台灣企業在海外進行購併,我常開玩笑講,一流人才作規劃,二流人才作執行,三流人才去經營,因為台灣才是總部,整個案子做完了之後,在台北沒有位子的人才派到海外去,變成三流人才在經營,不出錯才怪。

我們現在比以前進步很多,只是思維上還是要做很大的調整。第一個是要落地生根。以前台灣只把人家當作生產基地,但現在要把人家當作市場來經營;購併完以後的營運,才是決定購併成敗的關卡,現在大致上大家都知道怎麼進行購併,但是在地營運還是沒有做到,這是我們新一波的考驗。

最近發生幾個的案例,不管是在海外生產還是銷售,反托拉斯法,勞工,環保等等,都是在地營運發生問題。這就像爬喜馬拉雅山時,上去不見得是最困難,回程才是最難的。很多人爬到最後剩五十公尺決定回來,因為假使他繼續爬那五十公尺,就用不回來了。所以企業假使想要永續經營,只可以犯小錯,不能犯大錯;如果輸了,可以痛到傷筋骨,但不能送掉性命。

企業在技術升級的時候,風險一定會比單純的產能擴充更高,這就是成長的陣痛。很多台灣企業都是在陣痛的過程中不停成長茁壯,像台橡去買美國的化學廠,就是要從一般化學品的領域,走到特殊化學品領域去,增加原本沒有的產品線,所以整個獲利大幅提高,中美晶去買日本工廠,也是為了在太陽能有關的半導體製程更上一層樓。這些都是升級,都是往上走的路。

所以我最近一直大聲疾呼,鼓勵企業去日本找購併機會。日本除了那些大商社以外,還是有很多營收上億美金,而且擁有先進技術的中型家族企業。他們大部分都是從二次大戰後開始設立,傳到了第三代,不見得想要繼續經營企業,這些企業就是我們的機會。這樣的企業在美國歐洲當然也有,但對台灣來說,要到歐洲去經營比較難,日本對台灣人來講還是比較容易的。更何況,我們要買東西,都曉得要等百貨公司大減價的時候去買,現在全球的企業都正在大減價,為什麼不買?

這也是我認為工研院未來可以進行的方向。替台灣產業界開發應用技術,協助企業升級的工作,過去工研院已經做得很好了,像台積電原本就是從工研院裡面切割出來成立的,大家應該都同意工研院在這方面的貢獻,不過從購併的角度來看,工研院其實可以協助台灣企業,評估外在的購併機會,以降低購併失敗的風險。我們常說,天底下最難談的合約就是技術授權合約,因為就是不知道才要去買,但我們怎麼曉得買到的東西就是自己需要的?工研院如果能夠協助台灣企業進行購併前的技術評估,就能讓購併成功的機會增加,台灣企業也能更加順利的國際化。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