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封面故事 Features

讓科技在心.田中茁壯

陶曉嫚

讓科技在心•田中茁壯
以協力農業扶助社會公益

面對職場的壓力及生活的重擔,許多心靈被掏空的現代人,渴望打造一個以社會公益為出發點的農場,依循老祖宗無毒、有機、節能的農耕方式,不僅讓農村與偏鄉子弟能「壯有所用」,也讓下一代在品嘗樸實美饌同時,感受田園之樂的生活情趣──在這樣務農、環保、慈善與寓教於樂的多重體驗中,尋回失落的幸福感。

然而,伴隨理想而來的,總是艱辛的挑戰。層出不窮的農作殘毒事件,讓產銷間瀰漫不安的氛圍,當消費者開始質疑盤中佳餚是能吃得否安全無虞時,如何重建兩造的信任關係?以田地認養與契約耕作,讓農友在有一定經濟後盾的情況下,從事健康無毒栽培的模式──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便孕育而生。

但社區協力農業營運的背後,也有許多辛酸血淚。大家常以為莊稼人可以天天「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但出生於農家,五歲起就每日下田鋤草的工研院材化所經理黃國棟,給了懷抱農村美夢的人一記當頭棒喝,「做農夫真痛苦!」他直呼,今年賣1萬元的收成,明年不知道價格還有沒有一半;而一旦捨棄農藥、化肥,病蟲害就如排山倒海而來,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才能讓作物順利成長。

因此,投入社區協力農業的農友,身處如同陶淵明〈歸園田居〉一詩中所揭示「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窘況中,更需要科技的扶持,而農耕講究因地制宜,和追求標準化、規格化的工業科技發展的邏輯大相逕庭,在跨領域的腦力激盪下,更產生了一套以在地環境、生態、文化脈絡為考量的研發模式──適切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

目前台灣多數農村,並沒有充裕資金可以實驗先進技術,為了催生適切科技與農業、公益聯繫的模式,出身工研院的工程師陳建泰,將執筆寫報告的手,改為拾起鋤頭農具。他在新竹城鄉交界的千甲里,承租了原本荒煙漫草的八分地,做為生產無毒蔬菜的起點,並且導入風力抽水機、稻殼碳化、太陽能曝氣自製液態肥料與生態廁所等工研院技術,並期許這個生態農業的實驗區,能成為台灣社區型生態農業的先鋒。期許與當地人文、地理環境處互利共生下,讓農業從與環境搏鬥的無限循環中解脫,最終與大自然和解。

未來,社區協力農場、適切科技的概念與應用,將不只侷限在社會公益領域,在產業、商務、文化和生態保育的多方交流下,找到更大的揮灑空間,在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往永續發展的理想邁開大步。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