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封面故事 Features

張忠謀:締造專業晶圓代工產業 建立台灣半導體產業體系

文:徐全

締造專業晶圓代工產業 建立台灣半導體產業體系

如今在世界的科技舞台上,少數具有華人身份,又能代表台灣業界的重量級人物,莫過於張忠謀。

同樣的,現今在科技產業中,不以消費者品牌為主要的經營策略,但卻能在諸多科技廠商中,與英特爾、美光及三星等世界級大廠平起平坐的公司,也只有台積電。

張忠謀一手催生、經營管理,拉拔帶大的台積電一頁史,可說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故事中最重要、更是不可缺少的那一章。

從1968年開始,張忠謀就因為德州儀器在台灣設廠之故,與李國鼎見過面,後來台灣在1974年開始發展積體電路,當時擔任經濟部長的孫運璿,也曾和張忠謀交換過對積體電路的技術、景氣等事情。

1981年時,孫運璿擔任行政院長,張忠謀受邀來台建言,也見了孫運璿一面,談的是半導體在台灣的發展計劃。隔一年,孫運璿邀請張忠謀到台灣,出任工研院院長一職。

不過,當時張忠謀婉拒,但孫運璿與李國鼎仍不放棄,就近請了在美國的潘文淵與張忠謀面談,仍無疾而終。直到1985年,當時的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再度找上張忠謀,張忠謀因之前孫運璿曾盛情邀請過他好幾次,加上工作告一段落,經濟上也已自主,在此「天時地利人和」情況下,張忠謀向台灣說:「YES」,帶領工研院邁向世界級研究機構的卓越大道,同時也開啟他為台灣半導體的加持之路。

1970年代,台灣產業迎來轉型的挑戰,傳統產業面臨台幣升值、人工成本上漲及環保意議抬頭等不利條件,引以為傲的外銷出口優勢快速流失;新興投資的科技產業及高附加價值精密機械產業,仍屬早期發展階段,產值及效益不足以彌補產業外移留下的經貿缺口。

在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張忠謀雖有在美國二十餘年的半導體傑出資歷與經驗,且已做到德州儀器總公司集團副總裁的位子,但他對能否以工研院院長的身份,帶領工研院成功轉型、積聚化技術為獲利的實力,讓工研院成為台灣產業、技術發展的重要推手,也自認是一大挑戰。

張忠謀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當初接下工研院院長一職時的想法:「工研院就像很多公司一樣,不改革也可以繼續下去,但當時他發現,台灣不能停留在模仿的階段,必須要有創新」。

張忠謀董事長提到這段話的時空背景距今約27年,但「要創新、不模仿」,仍是今日台灣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則,也是台灣產業突破代工窘境的不變道理。

大破大立改革 為工研院帶來活水

對工研院來說,張忠謀帶來最重要、最具震撼的就是大破大立的改革,上任後的張忠謀立刻做了幾件事情,包括打破工研院過去仍有的公家機關鐵飯碗的心態,採用美式管理,以聘用制度,且讓考績最低的2%員工受到警告,如未改善就會被解雇。這樣的做法延用至今,也成為工研院持續創新、創意源源不絕的秘訣。

此外,張忠謀著手把工研院資金來源,從過去全數依賴政府經費,轉為部分來自產業,希望擺脫一直靠政府補助的局面。如今的工研院,政府經費已壓低至五成以下,其餘藉著工研院的技術與服務,從產業合作中取得報酬,得以逐年朝向自給自足邁進。

另一項為早期工研院同仁又敬又怕的管理特質是張忠謀對員工及主管的要求。向來嚴以律己也嚴以待人的他,在工作上的要求沒有妥協空間。一份報告或擬定的策略,如果沒有慎思熟慮、全盤了解後送出,常會被張忠謀二、三個問題就問倒。

因此,大家要面對張忠謀時,一定要充分準備,了解透徹後才敢出手,否則換來的可是在眾多主管面前不了台的難堪下場。

但嚴格作風的確帶來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契機,在張忠謀歷任了院長(1985-1988年)及董事長(1988-1994),在這接近十年的期間,張忠謀最大的成就就是開創專業晶圓代工模式,帶領台灣半導體產業躍上世界舞台。

當時工研院雖已SPIN OFF(移轉)一間聯華電子,但台灣當時半導體產業正處於發展瓶頸,在政務委員李國鼎多次詢問張忠謀意見後,張忠謀認為當時台灣的半導體產品設計及製程技術雖落後國際水準一大段距離,卻擁有優異的人力素質及良好的工作態度,並能創造出比其他國家都高的生產良率,如果真要成立一間新的半導體公司,應該善用這項長處,因此他提出全球首創的專業晶圓代工商業模式,在1987年成立台積電,專攻專業晶圓代工市場,提供台灣及全球IC設計公司最佳解決方案。

事後證明,台灣培養的人才,的確能將晶圓製造及良率達到世界第一,接著也帶動台灣成為專業晶圓代工產業的領先地位,更發展出台灣IC設計產業,成為繼矽谷後,全球第二大IC設計中心。這樣的半導體產業上下游供應鏈的群聚效應,讓台灣新竹科學園區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連連獲得國際媒體的關注。

如今的台積電,在張忠謀勤奮不懈、卓越前瞻的帶領下,從早期技術的追隨者,精進到現今的領先者,技術已與英特爾及三星齊名,甚至稱霸專業晶圓代工領域,成為名符其實的台灣之光。

張忠謀帶領工研院,奠定成為世界領先研發機構的基礎,張忠謀也帶領台積電,成為世界重量級的半導體製造廠。不同的階段,張忠謀對台灣的貢獻皆是最大的,如果當年沒有孫運璿、李國鼎及徐賢修的力邀,台灣如果沒有了張忠謀,今日的台灣科技產業,肯定會大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