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觀念探索 Trend

臉書的動態時報

撰文:Ted Greenwald

最近,臉書(Facebook)向8億5000萬名每月活躍型使用者推出動態時報介面。設計這個介面的目的,是要讓臉書更容易被瀏覽,並從每一位使用者那裡收集數量龐大的資訊──並且促使使用者們依循臉書容易分析數據的方式,新增和分享更多的資訊。

臉書的動機是要提高廣告的精準度。廣告現在占臉書的營業收入的85%,要提高廣告的精準度,有一部分是靠數字遊戲。如果按現行趨勢穩定發展,到今年一月為止,臉書的資料庫每天增加62.5萬個兆位元組(terabytes)的壓縮資料。動態時報的新特色,勢必急劇提高這個數字,可望使臉書收集到的個人資料,高於其他線上廣告銷售商能夠取得的數量。

過往使用者提供給臉書的資料,大多是以非結構性的近況更新的形式。加上按「讚」(Like)以及與第三方網站連接鍵後,提供臉書更加細膩的資訊,可用於定向廣告上。動態時報往前邁進更大的一步,促使使用者增添廣泛的元數據(metadata;譯註:指解釋資料的資料)到他們的近況更新中,使得挖掘數據的價值比以前容易得多。而且動態時報在設計上,鼓勵使用者回顧以前的近況更新和加進更多的資訊,或者回溯增添全新的個人資訊。

為促使使用者新增具市場性意義的資訊,動態時報使用的一種方法,是要求使用者在廣泛的「生活事件」之下,將他們的近況更新分類。生活事件包括買房子或買車子等行為的標記。使用者如果提到買車,就會被敦促說明車子的款式、廠牌和車型年等詳細資訊,加上在何時和何地購買,以及當時和誰在一起。臉書把每個點連接起來,就能判斷什麼性別、所得級距、教育水準和職業種類的人可能購買某種車子。

這個日益增加的資料寶庫,是行銷商的一大福音,對臉書來說,卻也是個挑戰,因為它必須趕上如洪流般的位元資訊。臉書約10%的收入投入研究發展,包括努力改善基礎設施的速度、效率和擴展性。如果以前的支出型態繼續維持,這家公司2012年的資本費用分配──高於16億美元──有不少可能用於購置伺服器和儲存裝置。

動態時報採用電腦輔助自建資料,正要使「永久紀錄」的概念成真──一種可搜尋的多媒體日記,記下我們生活的點滴,然後漂浮在雲端。但這也可能招來始料未及的效果,喚起使用者注意到臉書對他們瞭若指掌。一般來說,「當人們分享關於自己的資訊,他們看到的是一張快照,」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資訊學院的教授迪爾德麗‧穆利根(Deirdre Mulligan)說。「當他們看到動態時報,就會知道那些點點滴滴的片斷資料,加起來不只是各個部分的總和而已。他們突然之間就會了解自身資料的重要性。」

創新人物
臉書(Facebook),加州門洛帕克

技術
將數量龐大的使用者自建資料架構起來,將對廣告主有利,並且協助使用者搜尋自己平常隨手寫下的數位紀錄。

其他著名的創新者
藍鰭實驗室(Bluefin Labs),麻州劍橋
微軟研究(Microsoft Research),西雅圖
資料篩選(DataSift),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