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堅持夢想 走創新之路

張彥文

七○年代,中華民國宣布退出聯合國、中日斷交、保釣運動風起雲湧…除了政治上的動盪之外,經濟上的石油危機,更讓台灣這個資源貧瘠的小島,感受到無比的沈重。

在這個時間點上,台灣也正好處在一個時代的轉捩點。我們正要邁入已開發國家之林,因此由農業轉向工業,是必然的道路,許多年紀稍長的人應該還記得當時「客廳即工廠」、「勤勞是快樂」等標語。在這條發展工業的道路上,必得有一個主要的支撐力量,來推動國家的整體競爭力;當時的經濟部長孫運璿,決定成立一個大型的研究機構,利用進步的工業技術推動台灣工業的發展,引導工業起飛--這就是工研院。

自1973年7月5日成立,今年剛好是工研院40歲的生日,依靠著工業轉型所創造的台灣經濟成長,讓這一代的台灣人可以自信、驕傲且富裕地生活;但我們回想當初創業的艱辛,必然無法忽略工研院在科技發展上所帶來的貢獻。當初有一群人,被國家賦予一個責任無限大的未來使命,沒有人知道這條路走下去會為台灣帶來什麼,但這群人相信,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雖然有著探索的艱辛,但是靠著對夢想的堅持,這群人知道,缺乏天然資源的台灣,唯有創新,才是運用軟實力提升競爭力的唯一途徑,唯有創新,我們才能拓展、深耕,以至於追求卓越。

為了迎接工研院40週年院慶的到來,《工業技術與資訊》將從三月號開始,正式進入院慶的暖身階段,我們會有一系列的特別報導。扮演開路先鋒的第一波,我們鎖定在近年來工研院全力推動的社會公益,帶領讀者走進新竹縣市交接處的千甲里社區。

千甲里社區是一個原住民聚落,成員包括排灣、魯凱及阿美等族,這些原住民朋友原來居住在南台灣的屏東及台東等地,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紛紛來到北部地區討生活。但是離鄉背井的苦楚,並沒有為他們掙得更好的環境,許多原住民,不論男女,「建築工地」成為他們最大的工作來源。但也因為如此,許多新建案聚集的千甲地區,讓這批人漸漸地集合在一起,在異鄉的土地上,找到一些互相扶持的力量。

除了心靈上的慰藉外,謀生的問題仍需解決,工研院在千甲聚落推動的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計畫,一方面利用當地的土地和人力,推動生態農業;二方面則可以讓千甲的鄰近地區,以一種結合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農場經營模式,隨時獲得新鮮而且無污染的純淨農產品!

身為台灣最大的科技研發機構,工研院當然會在這項計畫中善用科技的力量。這些科技並不是讓蔬果長得更大或是更快,而是許多我們稱之為「適切科技」的做法,是考量到對人、農作物的自然發展及環境永續和生態保護的先進作法。依照適切科技的想法,許多「廢棄物」都是可再利用的資源,包括落葉堆肥技術;用竹碳、稻殼碳改善土質;稻酢液用來防蟲;風力微發電系統驅動的抽水機;太陽能曝氣裝置與自製液態肥料等等。

千甲里的社區協力農業,本身不但是一個感人的故事,也是科技與生態保護結合的一項創新作法。40歲的工研院,秉持著過往扶植產業發展及促進經濟繁榮的精神,更想為我們的永續發展及社會公益多盡一分力量。

40年過去了,由工研院創立時所留下來的精神,至今仍是所有工研人遵循的標竿。未來,我們仍然會堅持夢想,繼續走在不斷創新的道路上!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