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科技快訊 Locomotive of ITRI

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 南部推動辦公室揭牌

編輯部

今年三月下旬,「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南部推動辦公室」在南台灣創新園區內成立,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歐嘉瑞、台南市市長賴清德及南部太陽能廠商代表,共同參與揭牌典禮,期許未來能,就近協助在地縣市政府、民眾與太陽光電能源服務產業,增加南台灣就業機會。

先前,工研院協助能源局進行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補助設置太陽光電推動工作,在受災較嚴重的地區南投、嘉義、高雄與屏東四個縣市,推出防災型太陽光電系統設置補助專案,總共補助設置75套系統,做為緊急防救災之用;過去工研院也長期協助能源局執行半額補助設置計畫,並制定系統設置準則與相關技術規定;提供種種練兵機會,讓太陽能應用在南台灣紮根。

「南台灣陽光充足、日照豐沛,自然適合發展太陽光電發電。」歐嘉瑞表示,加上南部地方政府推出公有房舍屋頂標租予民間系統業者,以及綠色廠房、設備補助、法令鬆綁等配套方案,促成南臺灣太陽光電能源服務業蓬勃發展。

今年政府推動的設置目標為130MW,透過台電公司以優惠電價向設置者躉購電能,民眾及投資廠商競相申請,預計至2030 年,將可達到累計設置3,100MW。本計畫推動的重點,在於提高民眾對太陽能板的認知與設置意願,需要中央、縣市政府與廠商來共同努力,透過辦理說明會、經典設置案例分享活動,甚至媒體和網路等,進行相關廣宣與說明,來提高民眾或公私部門的設置意願。

太陽能服務產業的領頭羊

長期以來,工研院協助政府推動太陽光電產業,合計已完成設置1,468案,裝置容量合計33.6MW。因此,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徐紹中指出,「陽光屋頂百萬座」的計畫,將採用「先緩、後快,先屋頂、後地面」的策略,結合中央與地方力量,鼓勵縣市政府搭配地方自治條例及縣市特色來推動太陽光電,推動陽光社區設置。太陽能可以提供潔淨安全的電力,帶動產業發展並落實環境保護,是安全、環保、帶動經濟成長「三贏」的可再生能源。而「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在推動模式上,導入太陽光電能源技術服務業(PV-ESCO),結合融資和躉購費率機制,由系統服務業者投資在公有屋頂或民眾屋頂建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在取得售電收入後,讓公家單位或民眾依屋頂出租合約收取租金,擴太陽能面板的設置,刺激國內系統設置、融資、保險、運維等相關產業成長,造就更多的工作機會。

讓民眾、企業設置太陽能面板,政府必須提出相當的誘因。綜觀今年上半年,10kW以下的躉購費率為每度電8.3971元,以在台南地區設置5kW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為例,支出系統設置費新台幣50到60萬元,一年約可生產6,700度電,台電公司用固定收購價格持續收購二十年,約十一年左右即可回收建置成本,不僅節能減碳,也是一種新的投資。現在臺灣從社區住宅、公有建築到廠房,屋頂上白天處處可見太陽光電系統,源源不斷地在生產潔淨的再生能源。細數南台灣成功的示範案例,有嘉義市志航國小、嘉義大學;嘉義縣義仁國小、大林慈濟醫院;台南市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南科工區內的「人間清淨社區」等,南創園區也在2004 年就裝設了50kW的系統;高雄市方面則有高雄市政府大樓、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屏東縣的屏東縣政府大樓、警察局派出所、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等。

未來,推動辦公室除了連結地方政府共同推動、提高民眾應用太陽光電意識、推動陽光社區專案、協助完善融資環境外,也鼓勵PV-ESCO業者在南部成立分公司或營業據點,就近推動業務。徐紹中表示樂觀其成,「我們也期待與系統服務業者有更多的互動和技術交流,讓工研院有機會為產業做出更多貢獻。」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