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榮耀背後的苦心孤詣

羅弘旭

有科技奧斯卡美稱的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近日公布獲獎名單,工研院繼去年拿下4項大獎之後,今年再度奪得6個獎項,僅次於美國知名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是世界第二,更超越有美國太空總署NASA實驗室、Intel等單位。

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上台領獎、在鎂光燈前拍照留念,頂多也就是三五分鐘的事情,但每個獎項的背後,都有工研院同仁的苦心孤詣,尤其工研院近年的得獎,更代表著前瞻技術的創業精神,而百大科技研發獎則是肯定了工研院一路走來,方向的確走對了。

工研院創立於1973年,當時台灣經濟結構已經由農業轉向勞力密集輕工業,但產業需要升級,台灣也需要擺脫勞力密集,轉向技術密集工業,才能徹底讓台灣經濟轉型起飛,如何利用進步的工業技術推動台灣工業的發展,引導產業不斷升級,帶動經濟起飛,是工研院一路走來始終不變的任務與目標。

當年,工研院尚不具備先進技術,因此必須向外取經,才會有1976年前往美國RCA引進半導體技術,之後衍生聯電、台積電,締造半導體產業三十年榮景。

三十年後,工研院已經具備前瞻趨勢自主創新的能力,不再仰賴國際技術的輸入,甚至更超越國際,在產業的發展趨勢初現端倪的時候,就開始針對該項技術進行長期化的科技研發工作。

這樣前瞻趨勢自主創新技術,雖然有工研院30年深厚的研發實力打底,但依然是件艱難的工作,甘苦之處,比當年去RCA取經更困難,畢竟,取經是去學習既有的東西,但自主創新卻是要在千頭萬緒中找方向,產業崛起的趨勢是什麼?下一波應用的新科技是什麼?這些都得先鎖定,才能開始著手研發。

尤其,工研院的核心策略就是為產業服務,一方面在與產業接觸的過程中,勾勒出產業的發展方向,但卻又必須看得比產業更遠更高,才能夠為產業厚植未來五到十年的研發能量。

這樣的研發是寂寞且難以被理解的過程,對不懂產業的外行人來說,跟他們說家中的窗戶也能發電、以後的報紙會是一張薄薄的塑膠紙,他們會認為這些技術太過天馬行空,已經近乎科幻。

對產業內行人來說,他們只想等到商業模式成熟再來尋求技轉,這一路走來的過程,工研院同仁少有來自院外的支持,只有靠著同仁間彼此砥礪,才能不斷激勵自己的熱情,告訴自己這條路終將成功。

在這條孤寂的路上,幸好有百大科技研發獎這具有指引方向的標竿,給予同仁稍許的慰藉,得獎,不僅僅是意味技術優異,更代表著受到全世界的肯定,證明所選擇的方向對了,足以讓工研院同仁能再付出自己的青春,只為五年或十年後,這項技術能對台灣產業有所貢獻。

百大科技研發獎,是工研院研發同仁最實至名歸的掌聲,如果沒有他們在實驗室中的苦心孤詣,台灣的產業,終究少了一股前瞻創新的研發能量。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