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創新之鑰 Innovation

圍繞智慧連網 CES的3大趨勢

劉麗惠

從CES 2014國際科技廠商端出的創新技術、產品與服務中,顯示未來科技生活將跳脫行動終端,邁向智慧網路無所不在的新生活,而以使用者體驗為概念的個人生活、智慧家庭與健康應用服務,將串聯穿戴式裝置、無人自動駕駛與3D列印等,為人們提供智慧化生活。

向來為科技產業發展風向球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2014年度的展覽已隆重展出,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除派遣分析師親訪CES展覽會場,並舉辦「CES 2014展望產業趨勢」研討會,由工研院IEK電子與系統研究組組長紀昭吟、工研院IEK科技應用與服務研究部經理陳豫德、工研院IEK零組件研究部經理趙祖佑3位分析師,分析各國際大廠在CES展覽重點,並且勾勒產業未來發展樣貌,讓臺灣科技產業更能清楚掌握未來的布局方向。

智慧聯網為核心 創新生活服務

「一反過去兩年以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為展覽基調,CES 2014則以多元智慧終端、創新智慧生活為主軸,為人們呈現未來的科技生活樣貌。」工研院IEK電子與系統研究組組長紀昭吟指出,如果說2012年CES的主軸為「行動運算」(Mobile Computing),強調行動聯網時代的全面來臨;2013年為「後行動通訊」(Post Mobile),強調行動裝置的變形與多元組合,那麼,CES 2014的核心主軸,無疑就是「智慧聯網」(Internet of Everything; IoE)。

跳脫智慧行動終端的既有框架,以IoE為產業發展核心的2014年消費性電子產業,終端設備產品的發展將朝兩個方向驅動,其一是手機與平板電腦雖然仍是重要載具,但是產品價格將持續朝低價化發展;其二則是穿戴式裝置將持續崛起。 行動終端持續朝低價化發展

行動終端持續朝低價化發展
「終端設備持續低價化將使2014年全球消費性電子產業產值小幅下滑1%,預估為1兆美元。」紀昭吟強調,全球主要市場的各種消費性產品都呈現逐漸飽和的現象,促使各種消費性產品將朝創新智慧生活領域延伸,因此,未來行動裝置科技結合生活領域的各種創新應用,將成為全球科技產業的下一個新戰場。

陳豫德也分析指出,終端設備價格不斷往下滑的趨勢,驅動各大業者朝推出利基應用產品的方向邁進,例如,CES 2014展中,可以看見Zepp高爾夫揮桿分析器、網球揮拍分析器等運動套件,以及Vivitar Camelio 兒童平板,都是鎖定利基族群、整合生活創新推出的服務。

穿戴式裝置產品持續發燒
在穿戴式裝置產品發展趨勢上,紀昭吟指出,在終端硬體整合軟體服務發展智慧聯網應用的概念下,穿戴式裝置產品都將與健康、居家、人機互動等生活領域的創新應用結合,創新出符合消費者的智慧聯網服務。

陳豫德也表示,創新生活已經成為科技廠商的核心思維,未來從使用者需求出發,打造個人化產品將成為廠商提供服務的主流價值。CES 2014展中,包括晶片業者、設備業者都積極從生活創新應用,嘗試推出各類新產品,例如,英特爾(Intel)新任執行長Brian Krzanich在CES展前的演講,即以生活(Life)、工作(Work)、遊戲(Play)為3大構面,闡述未來英特爾的新定位。

感測技術進入無所不在的新時代

基於結合生活成為未來ICT產品的主流發展趨勢,驅動智慧化生活的感測技術,理所當然成為CES 2014的焦點所在。趙祖佑指出,在IoE應用帶動之下,感測技術已經從傳統的加速度、陀螺儀、磁力計等,進入到融合(Fusion)時代,包括對光、溫度、濕度、氣體的環境感測,以及對身體動作、眼球運動的視覺感測,甚至是心跳、血糖、血壓的生理感測等,都已經是可行的科技。正如感測技術大廠Bosch所闡示的智慧感測網絡(Smart Sensor Network)概念,未來感測技術將扮演智慧新生活的關鍵角色,整合包括聲音、濕度、壓力、動作、燈光、溫度感測等,使無所不在的感測訊號被截取出來。

紀昭吟也說,在感測融合時代,未來各大廠商將藉由感測技術將人體動作、環境訊息等大量資訊轉為服務,開啟智慧終端的另一波應用高峰,驅動智慧生活往下一階段邁進,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各種智慧終端將整合感測技術,在個人、居家、城市等領域,發展各式各樣的創新服務。

在CES 2014會場中即可發現,包括穿戴式裝置、智慧健康、智慧居家、人機互動的各種創新應用,都與感測技術緊密相連,揭示無處不感測的時代已經全面來臨。例如,手環類智慧裝置如LG Lifeband Touch,除可紀錄個人活動,應用上也已經擴展至家庭領域,為使用者提供居家生理監測服務。又或者,智慧眼鏡產品如Sony Smart Eyeglass,除了可做為個人娛樂生活應用,也已經與電視整合,提供使用者更多的資訊。

上述應用之外,在CES 2014展中,更值得探討的是3D感測影像技術的大躍進,趙祖佑舉例,眼球轉動感測(Eye tracking)技術廠商Tobii展示的Eyemobile與Eyetech Digitial Sys,可透過眼球動作控制電腦,以此技術為基礎,未來可以開發出各種App或SDK,發展各式各樣的創新應用,例如將眼球動作感測技術運用在汽車影音系統控制上。

汽車電子再進化 人車互動更無縫

CES 2014展到處可見的汽車,可以發現聯網與無人駕駛汽車也是未來科技焦點。趙祖佑語帶玩笑的說,從CES 2014隨處可見的汽車,讓人一度誤以為自己走進汽車展,由此可見,可聯網、無人駕駛的自動化汽車,逐漸成為ICT產業的重要趨勢與商機所在。

「從CES 2014展可以發現,汽車電子正在持續進化,尤其無人駕駛汽車趨勢逐漸開啟新一波汽車與人的互動模式。」趙祖佑說,透過GPS定位、雷達、影像、慣性感測等先進感測與控制技術,無人駕駛車輛已經可以適度解放駕駛者的視覺與專注力。

例如,奧迪(AUDI)透過該公司開發的zFAS模組,進行無人駕駛的運算與控制,駕駛者將zFAS模組安裝在後車廂,即可進行各種無人駕駛的訊號接收、處理以及控制。另外,AUDI也與NVIDIA合作,共同開發具高階繪圖等級的車內顯示系統。又或者,包括汽車電子大廠Bosch以及BMW等,也都展示人車視覺互動的概念產品。

3D列印價值鏈已成形

智慧聯網科技之外,在2013年開始大肆被探討的3D列印,也是CES 2014展的關鍵議題,紀昭吟說,雖然CES 2013時就已經有3D列印的攤位,但是規模不大,CES 2014在主辦單位特別為3D列印籌畫展區以及3D列印科技的漸趨成熟之下,展覽中已經可見3D列印的完整生態鏈,包括3D深度影像擷取、3D掃描機、3D影像處理軟體、3D列印機到內容生成,整個產業鏈已經有非常完整的解決方案。

不過,儘管3D解決方案一應俱全,但是3D列印趨勢究竟是神話或笑話,仍然有待觀察。趙祖佑說,如果以市場產值來看,3D列印似乎比較像是笑話,因為根據CEA估計,2014年3D列印裝置出貨量可能只有9.9萬台,規模非常小,但是,如果從展覽的盛況以及產業鏈的成型來看,3D列印可能創造的神話,似乎也已經有譜。

趙祖佑進一步分析,短期來看,3D列印在未來不可能如市場樂觀者所預期,顛覆整個製造業,不過,可以預見的是,3D列印將以少量多樣、個性化為基礎,創造出利基製造模式,帶動相關商機。舉例來說,新創公司sculpteo提出線上3D批次製造模式,讓客戶可在線上進行產品結構設計、材質選擇、數量設定,並且即時算出每件產品的成本、預估交期,創新的營運模式已經為該公司贏得利基市場。

長期而言,3D列印的普及化仍有一段路要走。趙祖佑分析,儘管CES 2014會場中充斥各種3D列印機,3D列印方案也看似完整,但是目前3D列印解決方案仍然存在著顯著的挑戰,包括:列印色彩有所限制、材質有限、列印速度極慢以及價格仍高等諸多問題,可見普及化之路仍然有待努力。

綜觀來看,CES 2014所呈現的智慧聯網概念,顯示科技生活已經跨出智慧型手持裝置的侷限,往前朝向無所不在的網路與無所不在的感測技術邁進,進而驅動穿戴式裝置、無人自動駕駛以及3D列印科技的發展。

面對迥異於過往,以PC或行動裝置為主軸,發展各種應用服務的舊科技時代,國際各大廠商無不開始以生活、應用為出發點,進而發展驅動智慧生活的軟硬體整合方案,可以想見未來人類的生活,將進入令人更難以想像的聰明與方便。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