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封面故事 Cover

工研院帶動產業發展 再造創業風潮

胡湘湘

透過創新創業,才能使臺灣產業找到新的發展可能,因此除了工研院提供內部與外部的創業機會外,政府更應該提出創業誘因,建構友善的創業環境,促使人才、技術、資金、市場都能緊密連結,使新創事業蓬勃發展。

你創業了嗎?在大學校園裡,三三兩兩的資訊學系學生都懷抱著遠大的「創業夢」。事實上,近年來不斷倡議「創業救臺灣」的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就曾指出,「40年前,一群拎著007手提箱跑全世界的創業家,創造了經濟奇蹟。40年後,我們需要另一批拿著筆電跑全世界的創業家,扭轉低迷。」不管40年前後,工研院都扮演臺灣「創業推手」的重要角色。

根據統計,美國近20年,平均每年就業機會增加1.8%,其中,成立5年內的新創公司對就業機會成長的貢獻達到3%,可見新創事業不僅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更為國家的產業與經濟注入活水,是引導臺灣走向創新型社會的關鍵。
臺灣走過農業、傳統加工業、高科技產業、金融服務業的產業循環期,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創業家代表人物,尤其是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更造就臺灣傲然於世的「經濟奇蹟」。

現今臺灣產業正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轉折點,必須透過新創事業來建構創新型經濟體系,才能活絡產業動能。而工研院身為研發機構,累積超過2萬件專利,鼓勵新創及積極育成新創公司,更連續6年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獲得全球肯定,帶領臺灣產業在國際發光。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分析國際大廠的轉型策略,多是進行滾雪球式的併購轉投資,建構生態體系(ecosystem)來壯大自己;過去10年,IBM併購了超過80家企業,Google與微軟等公司也併購超過100家公司,顯示新創公司不僅是未來的關鍵,也是有價值的被併購者。臺灣高科技產業是在1980年代陸續成立,現在也面臨轉型問題,值此關鍵時刻,新創事業將是臺灣未來經濟發展的重心。

建構友善創業環境

為了建構良好的創業環境,工研院與創新工場,以及中經合集團共同成立「TMI-Labs臺灣創意工場」(Taiwan Mobile Innovation,簡稱TMI),積極投入新創事業的培育計畫。蔡清彥解釋,美國創業非常活躍,較容易募得資金,近年來又有「育成加速器」(accelerator)幫助加速育成;而臺灣創意工場所扮演的角色,就等同於美國的育成加速器,目前聚焦在於連結全球軟硬體、網路及臺灣的製造業,藉以扶植有潛力的新創事業,成立至今1年半,已投資13家新創公司。

除了協助外部創業,工研院也大力倡導「內部創業」文化。工研院從1980年成立第一家公司「聯電」以來,到2010年的31年之間,共創立了67間公司,平均一年約成立2家公司。但從2011年到2013年,就成立了19家新創公司,其中2013年技轉及衍生公司達9家,已創下歷年新高紀錄。蔡清彥表示,這是大家的使命感所驅動。

「要將創新、創意轉化成可行的商業模式,必須緊密連結人才、技術、資金、市場等四大關鍵要素」,蔡清彥特別舉工研院衍生成立的「台灣生醫材料公司」為例,此團隊主要以噴沫式取代縫製的人工腦膜技術,不但顛覆傳統的手術方式,大幅降低手術風險,更帶動鋼瓶業與氣體封存產業提升附加價值,此一案例擁有工研院團隊,加上美國專利,同時又有投資者和市場,創新育成條件俱足;另「水之源企業公司」同樣也是承接工研院技轉技術,提供工業廢水及自來水的處理的技術統包,看準現今環保意識提升、水資源短缺,因此水的再生利用與廢水處理,具備了相當大的發展市場。

除了民間及法人的努力外,政府也應該提供創業誘因,建構對新創事業的友善環境,包括人才、技術、資金、市場等4個關鍵成功要素,必須緊密連接,互為配套,形成完整一套創業創新政策。

刺激創新、再造創業風潮,鼓勵創投、建構友善的創業環境,刻不容緩。為臺灣年輕人以及產業找到創新與創業的出口,以新血鼓舞臺灣的經濟成長蛻變,臺灣將有機會再次成為世界領先的「創新島」。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