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封面故事Features

材料/零組件產業 創新應用驅動市場成長

文字整理/方正儀

因景氣逐步復甦,以及相關的新產品與新應用導入,2010年的電子材料產業呈現樂觀積極的環境趨勢,包含半導體、液晶顯示器、能源材料等,均有約二到四成的成長空間。但在下半年開始,也遭遇到匯率巨幅波動、原料價格上漲等,讓經營受到影響與挑戰。

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呂學隆指出,匯率的波動,讓日本材料廠商已經開始考量在其他國家設廠或出貨,對台灣材料廠商來說,其實產生了新的合作商機。而下游的廠商則因材料成本墊高,壓縮了毛利率空間,紛紛採取適當的避險措施。

另一影響成本結構的重要因素,是原礦或原料的價格波動,黃金與銅價格長期看漲,刺激了PCB或鋰電池生產廠商做減量生產,甚或尋求替代性的技術。而鈷、鎳之類價格波動劇烈,讓下游應用廠商較難以管控採購成本。

電子材料:綠能環保風推動市場走向

無論從半導體、顯示器、構裝或太陽能市場,因各國相繼推出新能源計畫,開啟低碳革命,在高速鐵路、智慧電網、能源可靠性等都有投入,這股綠能環保風潮不斷推升新產品及新應用市場,也讓相關材料零組件持續熱絡。

依類別區分來看,半導體材料受惠於半導體市場復甦,高階光罩使用比例增加,矽晶圓均價持續成長;構裝材料在下游產品需求帶動下,第一季產值就較前季小幅上漲,不過隨後產業復甦力道漸趨緩;顯示器材料於第三季因光學膜廠積極拓展日韓客戶,總體產值達到高峰;能源材料受惠於鋰電池與太陽光電材料產值提升,在四個子產業中成長幅度最大。

觀察2010年重大產業議題,可整理出幾個重點:一是矽晶圓的出貨量逐季成長;二是半導體連接線金線與銅線的使用比例,後者逐步增加;三是鎵、銦、鈷、鈦等金屬,在半導體、顯示器、鋰電池、太陽能等材料產業上扮演關鍵角色;四是中國材料產業崛起,材料產業是「十二五」計畫中「三調」產業之一,新材料也被列為七大新興產業之一;五是韓國光學膜廠商布局,受惠於LED電視與面板出貨面積增加,光學膜廠商需求量逐年增加,其中又以DBEF增亮膜成長較快,將成為下一個競爭重點;六是鋰電池產業熱潮,除了日韓鋰電池材料廠商大舉投資擴產外,台灣廠商也開始積極布局,且整個產業鏈西進重慶的狀況逐漸明朗。

未來幾年內,除了關注中國「十二五」的新政新局新商機之外,明基/奇瑞合資隔離膜工廠量產、鋰錳系正極材料(日電等)量產、日本偏光板材料(TAC、PVA)陸續擴廠完成、邏輯加記憶體的3D IC封裝導入量產、次世代微影技術導入量產(20奈米製程)等,都會對材料/零組件產業有頗深遠的影響,值得業界密切觀察。

電子零組件:以創新應用轉型升級

在電子零組件產業方面,後金融風暴時代,電子產業版圖變遷,由於中國將從製造大國邁向消費大國,數位產品快速進入中國消費市場,業者必須思考電子產品價值的改變,消費者已逐漸跳脫以硬體角度思考產品,而是「硬體+軟體+服務」的整合價值。

工研院IEK零組件研究部經理趙祖佑表示,2010年全球經濟從金融海嘯中恢復,加上終端消費市場不斷衍生新的動能,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網路電視等,帶動全球半導體元件市場成長超過三成,而扣除半導體元件外的全球電子零組件市場,也有一成三的成長。預估2011年的成長率為11%,關鍵應用包括平板電腦、網路電視、智慧與節能消費電子產品等,這些新應用將驅動全球電子零組件市場成長。如果以電子零組件的細項來比較,可發現LED元件成長率一枝獨秀,達三成八,相對的,印刷電路板與被動元件的成長率,就僅有一成不到。

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表現優於全球,2010年因全球經濟與消費電子市場復甦、新產品以及Win7換機潮等題材帶動,較上年成長25%,高於全球的13.3%。預估2011年成長率將為18%,關鍵動能在於平板電腦、平價智慧型手機、聯網電視(Connected TV)等。與全球趨勢較大的不同在於,印刷電路板受惠於日幣升值所形成的轉單效應,表現突出;未來因應HDI(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ion,高密度印刷電路板)和軟板需求,多家廠商擴增此部分製程能力與產量,展望2011年,PCB產業將再成長一成。

要擺脫傳統困境、提升附加價值,唯有創新應用才能帶動電子零組件商機。電子產品未來四大需求趨勢,包括顯示無所不在、顯示更立體、操作更直覺、充電更便捷;也就是說,無線化、節能化、高傳輸速率、直覺操控等,將持續扮演電子產品成功的關鍵角色。

未來人機介面會進入非接觸式觸控架構,採用所謂的深度影像感測技術,其衍生的應用市場包括了遊戲機、簡報機、立體展示機、電視、教學黑板、虛擬鍵盤、虛擬密碼鎖等。另外,電子產品也將從有線進化到無線,不論是手錶、筆記型電腦、導航器、手持式遊戲把手、電動車、玩具等,使用者都願意為了方便移動的便利性,而犧牲一點效能,預估2010年無線充電模組出貨量為360萬台,到2014年預估將達2.35億台。透過有效掌握創新應用,2011年將是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極佳的升級與轉型關鍵轉捩點。

鋰電池:電動車接力帶動成長

電子材料中相當熱門的鋰電池,可說是能源產業之母,近兩年逐步取代鎳鎘電池與鎳氫電池,台灣鋰電池產業包含上游的電池芯及下游的電池模組,其中電池模組占九成以上。手機與筆記型電腦仍為目前全球鋰電池的主要應用,電動車可望接力帶動鋰電池市場的成長。

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董鍾明指出,2010年有兩則產業消息對整體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一是廣達加碼投資中國電池組裝廠丹達能源,以強化其下游料源的彈性,需注意未來電池模組的採購權,可能會從品牌電腦的手中轉移到代工廠的手中,對台灣的電池模組廠造成訂單版圖的移動。二是順達科技與加百裕合併,合併後NB電池組的台灣市占率提升至40%,僅次於新普,全球市占率也拉高到16%。由於原本兩家公司的下游客戶幾乎沒有重疊,合併後可收到客戶數最大化的效果;上游供應商重疊高,也可取得較佳的議價優勢。

在鋰電池應用商機上,手機部分,智慧手機熬出頭,但智慧型手機廠商多無自主電池產能,對鋰電池廠商來說更具商機潛力;不過智慧型手機電池組不似NB電池組複雜,多在Cell廠即完成模組產品,因此商機以電池芯為主,專業電池模組廠受益較少。

筆記型電腦部分,雖然標準電腦仍是王道,但平板電腦已逐漸成為新潮流,全球出貨預計將由2010年的2,000萬台增加至2011年的5,400萬台。iPad自美國上市以來,台灣共約20家廠商打入供應鏈,其中新普與順達合力拿下超過六成的電池訂單,這對台灣電池廠商爭取其他國際大廠相繼推出的平板電腦電池訂單,將有強勁的加持效果,等於握有這個新興市場的入場券。

電動車部分,電動車成為下世代行動載具,這已是全球共識,而因成本與效能因素逐漸克服,鋰電池將取代鎳氫電池,LIB HEV(鋰電池油電混合車)成為未來電動車主要車型,廠商應積極備戰以便迎接春天到來。目前電動車鋰電池技術與未來產業應用需求仍有差距,尤其在成本、快速充電、壽命等方面,影響電動車普及速度,有待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