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存好未來的老本

張彥文

記得全民健保實施之初,尚未採用IC晶片卡,而是一張有6個空格的紙卡,每看一次病就蓋一個章,空格蓋滿後則需至醫療院所換發新卡。年輕力壯者經常連A卡(當年度的第一張卡)都用不完,但老人家卻可能換發到數十張。現在雖然媒體上已少見類似「某長者天天跑醫院,健保卡用量驚人」之類的報導,但高齡者必需使用較多的醫療資源,仍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現在甚至已有「超高齡社會」的名詞出現,再加上生育率的下降,青壯人口的負擔日益沈重。未來高齡人口不論是在醫療保健,或是健康照護的需求,必需現在就準備好,才不至於影響國家的財政甚至是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特別舉辦一場「智慧健康國際論壇」,邀請分別來自丹麥及日本的兩位專家,分享兩國在健康照護發展上的相關經驗。一方面了解先進國家面對高齡化社會的健康照護策略及具體作為;二方面當然希望為臺灣產業指引更明確的發展機會。

來自丹麥健康照護產業協會的資深計畫經理Anne Mette Bang女士,從事相關工作已有超過15年的資歷。由她的談話可以看出,之前國內比較少接觸的這個歐洲國家,其實在醫療照護產業的軟硬體發展,都已具備充沛的能量。像是在IT技術的整合下,成功地導入病患個人的電子編號及電子病歷,讓資訊能夠快速流通,民眾也可以取得每間醫院的相關資訊,醫院間形成良性競爭,彼此學習改進,整體醫療品質快速提升。而在交流順暢的資訊背後,為了保障病人的隱私,相關的資料均設有綿密的防火牆,且對資訊取得者的權限和授權有清楚的規定。

至於硬體製造的部分,丹麥目前已是全球前三大醫療器材供應國。根據Anne Mette Bang的說法,丹麥的醫材設備是因為兼具實用性的人性設計而獲得好評。舉例來說,像是行動輔具類的醫療器材,除了功能上要提供良好的便利性外,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別人一眼就看出使用者身有殘疾或病痛,才能提高接受度。

另外一位分享經驗的專家,是來自日本公益財團法人關西文化學術研究都市推進機構的寺崎肇博士。他的專長是智慧機器人、穿戴式設備和健康照護系統,此次以「日本京阪奈地區健康產業推動願景與企業營運案例」,闡述日本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時,如何達成「從醫療到預防,從醫院到在家照護」的目標。由於日本的平均壽命高於世界平均值,因此一直積極發展相關的產業,根據該國的人口普查數據,2025 年時日本7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約18%,成為一個「超高齡」國家。

為了減輕高齡化產生的龐大社會成本,日本正嘗試推行日常健康檢測,以控制醫療費用。因為許多需要長期臥床的疾病,都與生活習慣相關,若是能透過遠距醫療,監測病患的生理數據,甚至改變其生活習慣,就可以逐步控制病情,縮短需要照護的時間。

為了因應高齡化的趨勢,臺灣則採取了更積極的作法,目前工研院與商發院合作,鼓勵民眾從25歲起便展開促進健康計畫。未來若能充分結合ICT優勢及臺灣完整的醫療品質,可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長壽村、銀髮俱樂部的最佳典範。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