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創新之鑰 Innovation

以創新思維與科技為動力 藉合作帶來包容性成長

撰文/謝忍翾 圖片提供/工研院

全球經濟論壇(Global Economic Symposium; GES)重視研究交流、觀點交換,尋找解決方案,替全球性挑戰找出解決之道。會中的討論提供新的思考方向,期望以科技、創新制度、社會企業、教育,以及各國合作、資源交流來創造機會,帶來未來包容性成長。

過去數十年來,世界經濟高速成長,亞洲地區新興國家更逐漸成為成長動力來源,但是近年來諸多危機,也讓人開始注意既有的發展模式造成貧富差距加劇、區域發展不均、環境及氣候惡化等問題。世界各國開始反思如何在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還能達到國家社會發展的「包容性成長」(inclusive growth),讓經濟成長不只是對GDP數字的追求,也提升各個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品質和尊嚴。

日前在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指導下,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和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院(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第二度共同舉辦了GES Taipei Workshop。此次在臺北舉辦的工作坊以「包容性成長」為主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分享經驗,共同思考如何以創新促進包容性成長,縮短個人及各區域間的貧富差距。

本次工作坊討論更著重亞洲觀點,讓來自世界各國專家代表、與會者更了解亞洲國家所面臨的各類挑戰以及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也讓臺灣對於區域性的國際事務提出建言、有所貢獻。

意見領袖齊聚,激盪新思維

本次會議在國發會主委杜紫軍、基爾世界經濟研究院院長Dennis J. Snower的致詞中拉開序幕。杜紫軍說,亞洲經濟迅速成長,已成為世界經濟重要引擎,但在創造巨大財富的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希望GES Taipei Workshop討論內容能提高我們對於國際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的認識,也能提升臺灣解決全球問題的能力。

一、新科技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

Dennis J. Snower指出,科技帶來自動化,也將取代許多人力,不只是藍領,在這一波的科技新浪潮中,就連白領階級也將受到影響。我們應積極地深思如何減緩未來可能發生的失業衝擊。Snower給臺灣的建議是,由於現在世界變動速度很快,臺灣在策略因應上應選擇與其他國家合作以及鼓勵創新,就能走上正確的道路。臺灣不能只安於做為價值鏈中間的一個產品製造商,而須擁抱新科技,成為網路外部效應的領導核心,而物聯網(IoT)在這方面,創造很多機會,臺灣如能抓住關鍵趨勢,與其他國家合作,就能以最快方式取得成功。


二、新服務之外還需要信任及標準:

歐洲經濟與社會委員會Group III 副總裁Arno Metzler在其主題演講中講述「高品質服務帶來永續成長」。他指出,服務業是未來社會經濟成長的動力來源,更具體來說,須是能與產品互相搭配或包含在價值鏈之中的加值服務。

然而,由於服務業具有資訊不對等的特性,因此消費者選擇服務提供者時,憑藉的往往是信任。也因此,需專業協會或是業界建立共同或可信任的產品標準,為消費者做先一步的篩選與把關,這類組織立場須中立、公正,才能獲得消費者信任。


三、著眼社會、環境問題的社會創新崛起

美國新經濟思維研究所策略顧問Douglass Carmichael則指出,若將創新局限於技術或服務的創新,太過狹隘,應以更宏觀的視野,思考人類需要什麼、如何改善不同族群的生活,如此反而能跳脫框架,開創出真正具有包容性的「社會創新」。社會企業是近年來的一股新趨勢,和傳統公益組織不同之處在於社會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來改善社會或環保的問題,同時又能從中獲得利潤,讓公司能持續經營並且推陳出新、創造良性循環。這種突破「經濟商業利益及環保社會價值」二元對立的創舉,既能促進經濟發展,又可改善人民福祉,可說是一種概念的創新,也符合社會創新的定義。


四、合作創造多贏、投身社會、深化自信

在一個社會中,有已發展成熟的大型企業,也有才剛萌芽的新創公司,前者享有各項資源,後者資源雖不充足,但有許多新穎想法,雙方若能合作,應能產生雙贏效果。例如,韓國政府邀請大型企業成立創新創意中心,輔導中小型企業、新創公司。如此一來,政府能把大型企業的投資留在國內,大企業既能從投資獲利,又能回饋社會,而有心創業的年輕人則能獲得資源挹注與支援,有更好的機會能夠實現自己的創意和夢想,扶助新創公司的成長,將能為勞動市場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若要促進區域發展,也需要讓已開發國家彼此協調合作,幫助經濟較不發達的國家發展基礎建設、推動產業升級,並且成為全球價值鏈的一環。不過,新加坡研究機構Complete Intelligence首席經濟學家Tony Nash也提醒,應著重建構當地人民的知識技能等能力,而非只讓外國工程團隊進駐建造硬體設施。

九州大學副校長Reiko Aoki近年也觀察到日本的社會有一些成長,提到日本在經歷福島核災與海嘯後,年輕人有了很大的改變,這一年輕世代懂得利用資通訊科技為災民解決問題,進而也獲得信心,這對日本社會也是很大的鼓舞。對一個社會來說,年輕人的潛力與創意正是社會最重要的資產,而投身社會企業除了可服務社會外,還可得到財務的平衡,有助於消除所得的不均,是正向的改變。
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總結,這次包容性成長的主題,帶出很多啟示,例如,過去總認為社會公義一定得靠徵稅、補貼、社福等措施來解決,但會中的討論給了大家新的思考方向,原來科技、創新制度、社會企業、教育以及各國合作、資源交流都能創造機會,帶來包容性成長。

GES Taipei Workshop,邀請世界各國的專家分享,共同思考如何以創新促進包容性成長,縮短個人以及各區域間的貧富差距。
GES Taipei Workshop,邀請世界各國的專家分享,共同思考如何以創新促進包容性成長,縮短個人以及各區域間的貧富差距。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