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產業焦點 Focus

工研院新創團隊鼎唐Innovate or die!

撰文/劉麗惠 攝影/邱如仁

繼獲得2013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肯定後,工研院新創公司鼎唐能源科技再度以「近無碳損纖維素生質丁醇技術 ButyFix™」通過Google Solve for X(SFX)審核,認定為符合該公司射月(Moonshot)計畫要求之前瞻性創新科技,Google SFX並於11月在北京首屆亞太區研討會上進行分享。享有獨步全球技術的鼎唐去年成立以來,已完成技術商業化的驗證,近期正積極進行第二輪資金籌募,來籌建一個兼具技術示範又足以獲利的工廠,一舉跨過新創公司的青澀期,往以技術授權為主的商業模式挺進。該公司獨特的技術與商業模式,再加上完整的研究團隊與創新的企業文化,未來發展潛力無窮,可望成為臺灣生質能源產業的新星。

原本擔任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的童遷祥懷抱著為地球環保貢獻一己之力的理想,毅然決然投入創業之路,成為鼎唐能源科技的董事長。
原本擔任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的童遷祥懷抱著為地球環保貢獻一己之力的理想,毅然決然投入創業之路,成為鼎唐能源科技的董事長。

過去幾十年來,地球能源需求不斷成長,加上二氧化碳過度排放,造成嚴重的地球暖化問題,使能源危機與地球永續成為當今人們最關注的議題,替代能源因此成為市場新寵,世界各國從政府、研究機構到產業界,皆全力投入替代能源的開發,而臺灣也沒有缺席。

由工研院衍生出來的新創公司鼎唐能源科技,其創新研發的「近無碳損纖維素生質丁醇技術」,可以把農林廢棄物轉化為汽油替代品,且微生物醱酵時排出極少的二氧化碳,使得生質原料的利用率大幅提升,每單位熱值產品使用的原料,可較生質乙醇少20%~30%,領先的科技不僅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100 Awards)的榮耀,近期也得到Google X公司SFX部門的創新平台──射月(Moonshot)計畫的認可,認為其研發生質燃料替代化石燃料的技術與零排碳製程,與射月計畫創新提案平臺要求的三大創新要項,即:解決重大問題(Huge Problem)、提供變革式解決方案(Radical Solution)和具備突破性技術(Breakthrough Technology)相吻合,成為Google SFX認可為創新開拓者(Pioneer) 的國內首項科技。Google SFX團隊11月份也在北京舉行首屆亞太區研討會,並邀請鼎唐創辦人暨董事長童遷祥發表演說。SFX團隊主導負責的案例,向來以創新能力驚艷世界,包括Google無人駕駛車、智慧型隱形眼鏡、互聯網氣球等。

聚集各方人才的鼎唐能源科技擁有獨特的技術與商業模式,也有完整的研究團隊與創新的企業文化,可望成為臺灣生質能源產業的新星。
聚集各方人才的鼎唐能源科技擁有獨特的技術與商業模式,也有完整的研究團隊與創新的企業文化,可望成為臺灣生質能源產業的新星。

丁醇生質效益高、生產成本低

看準替代能源趨勢,2010年工研院取得能源國家型計畫的支持,研究團隊投入全部心力研發創新的替代能源科技,歷經多年努力創新研發出「近無碳損纖維素生質丁醇技術」,並將此技術技轉予2014年二月成立的鼎唐能源科技,原本擔任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的童遷祥看好這項技術的發展潛力,懷抱著為地球環保貢獻一己之力的理想,毅然決然投入創業之路,成為鼎唐能源科技的董事長。

「臺灣科技產業走了30多年的代工製造經營模式,如今這條路已經愈來愈擁擠,必須朝創新頂尖科技邁進,才能跳脫悶局,開闢新的價值空間。」童遷祥指出,儘管近幾個月石油價格大跌,但不代表地球能源枯竭問題獲得解決,以生質能源取代石油能源仍然是未來的趨勢;另一方面,地球暖化問題非常嚴重,發展不會製造二氧化碳的生質能源,是解決地球暖化問題的必要手段。

然而,目前一般生質能源以第一代的乙醇(ethanol)為主,也就是將玉米、甘蔗、甜菜等作物中的澱粉或糖醱酵,將其轉化成為乙醇,與汽油混合後做為燃料,生產的過程中會排放相當大量的二氧化碳,大幅抵消了減碳的功能。除此之外,第一代生質燃料普遍有與人爭糧的問題,也引發各界對於其大量使用的憂慮,再者乙醇熱值僅為汽油的64%,又會造成管線的腐蝕,這些特性也限制了在汽油中添加的總量,不過即使面對種種限制,第一代生質乙醇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生質燃料,在美國,由於原料取得便宜,添加量更已達到酒精汽油規範許可的上限。

為了減碳,目前全世界生質能源廠商將追求目標由第一代生質乙醇改變為以農林廢棄物的第二代生質乙醇,為了降低成本,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向是增加生產速率。但因傳統醱酵製程已很成熟,很難做百尺竿頭的跨越性突破,因此多年來雖然投入大量經費,纖維素乙醇的商業化進程仍然大幅落後原規畫,使得美國政府不得不大幅下修其先進生質燃料的市占率目標值。

童遷祥說,面對既有技術壁壘,工研院反向思考,不但將醱酵產品由乙醇改為含碳量較高、能量密度也更高的丁醇,而且跳出框框,去尋找微生物代謝時不排出二氧化碳的路徑。工研院的研發團隊經過反覆嚐試,終於在醱酵技術上得到重大突破,利用特殊馴養方法激化了專利菌株的固碳路徑,大幅降低了醱酵時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此技術基礎上,再結合高效率的丁酸轉製丁醇的製程,結果就大幅提昇生質丁醇生產的能源效益、減碳效益以及經濟效益。

目前此技術已由實驗室驗證放大到先導級驗證,可以做到生質丁醇生產過程達到100%溫室氣體減量,並且比生質乙醇減少20%~30%的原料成本,預估量產之丁醇成本,足以與王米乙醇競爭,但減碳量則可達其四倍左右。除了能源市場而外,生質丁醇亦能切入化學品市場,取代以目前石化為原料的傳統丁醇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鼎唐的纖維素丁醇採用的水解技術所用的催化劑是無機鹽類,不受生質物來源的影響,農林廢棄物也就沒有產地與季節的限制,是最理想的廢棄物變黃金的「煉金術」。

鼎唐除了對外緊鑼密鼓進行募資與建立可行的商業模式,對內則不斷擴大經營團隊,吸收頂尖人才以強大研發量能,除了原本從工研院一起出來的鼎唐能源科技公司技術副總經理李宏台、研發處處長林昀輝、徐勤禎等人,之後又陸續從產業界與國外招攬專業人才,包括擁有中華民國專利師執照的智權經理鄭聖群,以及擁有美國德州大學博士學位的研發處劉正豪等,都看上鼎唐能源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性,放棄進入大企業的機會,選擇鼎唐,為鼎唐注入創新能量。

做對的事 核心價值吸引人才

談起自己選擇辭去工研院綠能所所長一職,再次投入創業,童遷祥說,在工研院多年,自己一直為建立我國產業的創新技術而努力,也真的發展出許多領先全球的技術,但是過程中有很多技術無法走入商業化階段。因此這次工研院團隊創新研發出「近無碳損纖維素生質丁醇技術」,童遷祥認為一定得把如此先進的生質能源技術推進至商業化階段,才能真的對地球有顯著貢獻,以及促進臺灣產業的升級轉型。

懷抱著這樣的理想,童遷祥的創業團隊以及後來找到的員工,同樣都擁有「做對的事情」的態度。「從工研院變成鼎唐的創始員工,壓力真的很大,但是卻覺得很值得。」在工研院已經十幾年的林昀輝說,過去在工研院工作,主要把研究做到最好,在實驗室的驗證領先全球,就可以獲得政府計畫或國際大獎如R&D 100 Awards的肯定,不需要太過於思考商業化的事情,如今進入產業界才發現,技術能否商業化,才是成敗的關鍵。此外,新創公司資金有限,很多研究計畫必須有所取捨,這在與研發團隊的互動過程中,必須下很大的溝通協調功夫。

選擇從上市電子公司離開的鄭聖群,同樣懷抱為臺灣產業界做一些事情的理念進入鼎唐,「過去臺灣企業對於專利的重視度不高,因此飽受國際廠商以專利權提告,經常陷入面臨大額賠償的處境。」鄭聖群認為,臺灣企業應該從新創階段,就對專利權有完整的布局規劃,他選擇離開大企業來到鼎唐,就是希望為鼎唐從一開始就建立完整的專利布局,避免成長茁壯之後受到競爭對手以專利權壓制,甚至成為專利擁有者,提高競爭對手進入市場的門檻。

甫從美國回來的劉正豪,頂著德州大學博士的光環回台,不乏大型企業的工作機會,最後之所以選擇鼎唐,就是看上新創公司無窮的發展潛力。「年輕比較沒有包袱,不需要選擇play safe(安全)的路走,新創公司反倒是比較有挑戰的地方。」劉正豪指出,好的技術在不對的時候出來,最後還是會走向失敗,這是目前生質能源產業正面臨的困境,但是以地球永續的角度來看,生質能源絕對是未來的趨勢,而鼎唐是一家具備創新生質能源技術的新創公司,因此沒有太多考慮就選擇進入鼎唐。

擁有臺灣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的徐勤禎表示,過去在學校做的研究,偏向學術,後來在工研院雖然比較貼近產業,但還是與產業需求有段距離,因此鼎唐創立之後,她很快地決定加入,一來藉此進入產業界,再者自己與身邊有不少人都對環保高度重視,鼎唐的技術對於地球永續將帶來實際的幫助,因此希望在此貢獻所學,以及在這裡與團隊做出更多的研究。

開放文化 讓創新變成鼎唐的DNA

聚集各方人才的鼎唐,後續還有更多的人才需求,目前則已經初步建構出完整的研究團隊,大家有時各司其職在自己的領域埋首研究,有時跨領域互動與討論,不斷激盪出創意火花。童遷祥強調,要讓團隊「從A到A+」,企業環境是否具備開放文化特質,是很重要的關鍵,因此他一直致力於將鼎唐打造為開放自由的企業,讓團隊成員之間,不管是同事對同事,或是上與下,彼此之間都能互相激勵創新。

在鼎唐一年多,徐勤禎表示自己不僅從分子生物領域進一步跨領域學習到化學、分離純化的技術知識,過程中鼎唐管理階層也非常尊重自己在分子生物領域的專業,主管都會非常深入與她討論相關專業技術,所以她也學會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專業技術,加強簡報及溝通技巧,好與主管或同仁就分子生物技術進行更深入的討論與研究,激發更多的想法。

劉正豪補充說,技術研究講求的是邏輯分析,在鼎唐,大家討論事情,都是就事論事,再加上公司規模不大,能接觸到每一個研究環節,因此可以把自己所學盡量發揮出來,另一方面主管也給予很多產業界應該有的建議,對自己建立新的思維有很大的幫助。

鼎唐能源科技從工研院研究團隊的技術創新,走出來變成新創公司,對外從商業模式的建立到資金的籌募,順勢而為、取得先機,對內包括頂尖人才招募與打造開放創新企業文化,組織營造也已經非常完備。相信未來鼎唐將以內外兼具的推動力,將現有技術商業化之外,且進一步在新的技術上展現更大的突破,為地球環境永續帶來貢獻之餘,也將成為全球能源產業的明日之星。

工研院新創公司鼎唐能源科技以「近無碳損纖維素生質丁醇技術 ButyFix™」通過Google Solve for X(SFX)審核,認定為具有登月(Moonshot)般前瞻性的創新科技。
工研院新創公司鼎唐能源科技以「近無碳損纖維素生質丁醇技術 ButyFix™」通過Google Solve for X(SFX)審核,認定為具有登月(Moonshot)般前瞻性的創新科技。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