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封面故事 Features

打造彩色生態體系 以創新掌握產業制高點

撰文/陳玉鳳 圖片來源/法新社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長久以來扮演我國產業智庫的最佳角色,在此臺灣產業面臨紅色供應鏈威脅之際,工研院IEK特於日前以「打造彩色生態體系,迎接挑戰開創新局」為本年度「眺望201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開幕論壇主題,並於七天期間舉行18場研討會,由工研院IEK資深分析專家針對臺灣重點產業領域及未來趨勢進行精闢分析。

回顧2015年,臺灣的經濟成長率由年初預測的3%一路向下修正至2%,甚至到年底連保一也不可得;出口動能持續減緩,至十月為止,我國的外銷訂單成長已是連七黑。分析臺灣經濟近來的低迷,所謂紅色供應鏈的進逼當是產業界最大威脅之一。

面對此困境,一般在思考突圍策略時,不出「協助廠商加速技術升級,降低對大陸市場倚賴程度」、「加入紅色供應鏈成為關鍵合作夥伴」、「透過兩岸協商與產業合作,共訂標準與技術規格」等方式。然而,工研院IEK提出嶄新思維,直陳臺灣要跳脫製造業供應鏈思維,在制高點建立「彩色生態體系」,則紅色供應鏈將不足為懼,臺灣也將能在未來迎戰更多挑戰及掌握龐大商機,這是臺灣下一步必走之路。

放大格局 打造彩色生態體系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於開幕論壇致詞時特別強調,臺灣企業應放大自己的格局,不該只想著紅色供應鏈的威脅,而是應該確保自己是在往前跑,如此也就毋須擔憂別人的追趕。

工研院IEK主任蘇孟宗也強調,臺灣要體認到未來不只單一產業鏈重要,更要全盤並系統性地整合供應鏈,結合物聯網、軟硬系統,打造從使用者需求出發的彩色生態體系。誠如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許士軍針對企業生態體系的定義,「滿足需求並非依靠某種同質性產品或服務,而是具有生態關係的異質產品或服務。」這也正是單一產業供應鏈和彩色生態體系的不同。

彩色生態體系有一個關鍵之處,在於透過與多國結盟合作,搶下產業發展制高點,透過此種方式所建立的模式,將讓臺灣具有更多抵抗紅潮的力量。蘇孟宗強調,「只要朝正確方向走去,不論是什麼顏色的供應鏈,臺灣都能夠面對。」美國奇異臺灣分公司副總裁劉其昌也指出,面對大陸「一帶一路」、紅色供應鏈等問題,臺灣企業要確立自己的角色,尋求更多合作夥伴,進行跨國供應鏈的創新整合,而臺灣愈來愈多的新臺灣之子將是臺灣向東南亞發展的強大力量,因此他建議政府應好好培養。

掌握物聯網浪潮新局

臺灣產業要想要突圍,彩色生態體系的建立是重要戰略,而物聯網浪潮來襲,正為臺灣帶來了又一次創造輝煌的契機。對此,蘇孟宗進一步說明,物聯網是以經濟資訊為核心,將帶來資訊科技生活優化(B2C),以及生產競爭力(B2B)的產業變革,如此將能打造優質生活並推升效率製造,產業面貌也會因而改變。

他並舉例指出,臺灣有100多家IC設計公司,而臺灣人口密度高,適合做實驗場域,在此物聯網新局中,若能從應用及使用者需求角度出發,利用IC設計及其他供應鏈的整合,以及各國夥伴力量的匯入,透過生態體系的建構拿下產品及服務定義權,在未來的競爭上將能取得優勢。

由於物聯網發展對於臺灣產業的未來具有關鍵影響,因此在隨後舉行的論壇中,與談來賓也針對物聯網議題發表看法。Mesh Ventures執行合夥人林宇輝表示,物聯網市場正在崛起,然而曾在90年代大有成績的臺灣資通訊產業似乎跑得不夠快,不過臺灣幾十年來累積的技術優勢仍在,電子大廠只要能找到正確的切入點,就能吸引國際新創公司合作,這些公司在各領域具有最創新的想法,透過彼此合作,臺灣廠商所獲得的好處不只是接單製造,更重要的是學習創新,也就是利用物聯網技術來打造服務模式。

物聯網的崛起提供了許多創新創業的機會,看準此趨勢,工研院已成立臺灣創新創業中心,該中心執行長,同時也是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技術長王南雷表示,推動臺灣新創公司至美國矽谷設點,就是要結合矽谷網路資源,讓臺灣新創公司能在這個全球最重要的創業基地中進行創新產品開發,進一步讓新創家的創意精緻化與產業化。

對於創新創業而言,物聯網所提供的創意空間幾乎是沒有限制的,遍及各個層面。例如,物聯網應用趨於成熟,也大力推動著智慧家庭及智慧城市的建構。新光保全一向積極導入新科技於保全應用中,該公司總經理洪國超指出,物聯網、雲端及大數據的發展,讓智慧居家市場得以發展出許多創新應用,包括銀髮照護商品及服務,甚至是服務型機器人等。

物聯網趨勢是如此重要,因此在此次為期七天的「眺望~201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中,針對物聯網便開闢兩個場次,分別為「物聯網驅動之資料經濟」、「物聯網關鍵應用與策略」,另外亦聚焦「半導體」、「石化」、「通訊」、「綠能與環境產業新商機」、「雲端巨量資料關鍵趨勢展望」、「生醫」、「新興應用之關鍵零組件」、「樂齡消費」、「智慧車輛」、「機械」、「電子材料」以及「農林漁牧與寵物」等共18場領域主題,全程由工研院IEK資深產業研究團隊提供精闢的產業分析。

受惠物聯網 半導體持續成長

觀察半導體產業的發展,IEK認為受惠於物聯網(如車聯網、智慧家庭與智慧健康)開始蔚為風潮,未來五年的全球半導體市場仍將持續成長,但成長幅度可能不如以往。

針對需求面,IEK研究經理彭茂榮進一步說明,基於PC及手機等殺手級應用,未來五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仍將持續成長,但成長趨緩。而智慧電子開始蔚為風潮,業界普遍認為物聯網應用是下一個五至十年的大趨勢與機會,因此未來IC產業的挑戰在於從PC及手機延伸擴大至其他智慧電子應用需要的新產品、新技術與新市場,未來全球IC設計業及晶圓代工大餅仍受惠持續成長,複合成長率約有10%,高於半導體整體平均值3%。

展望2016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的表現,IEK估計產值可達新臺幣23,364億,較去年成長4.1%,成長幅度雖不如以往,但仍優於全球表現。IEK指出,2015全年臺灣IC產業受到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及智慧終端產品出貨量趨緩的影響很大,導致第一、二季呈現淡季低迷情況,第三季由於庫存已調整完畢而呈現緩步成長,第四季呈現淡季情況,預估全年產值為新臺幣22,444億元,較2014年成長1.9%。

其中,臺灣IC設計業2015全年產值為新臺幣5,769億元,僅較2014年成長0.1%。IC製造產業為新臺幣12,262億元,較2014年成長4.5%,這是繼2012年之後首度呈現個位數成長。而臺灣IC封測業部分,2015年的產值預計為新臺幣4,413億元,較2014全年微幅衰退2.8%。

中國大陸加入 競合出現變化

針對IC設計業,IEK產業分析師范哲豪指出,臺灣IC設計全球市占率約兩成,美國超過六成,中國大陸估計有一成以上,臺灣與美國差距太大,短時間內難以趕上,而中國大陸在國家扶植基金的支持下積極併購,國際大廠也因為中國大陸內需市場,紛紛以投資或參股方式加入大陸IC設計業,因此如何與大陸IC設計廠商競合及思考產品的差異化就更顯重要。

此外,臺灣IC設計業接近半數是銷售到大陸市場,大陸儼然成為臺灣最重要的出海口,兩岸在傳統3C以及醫電和車電等領域,建議應積極串連技術研發及產品應用一條龍垂直整合聯盟,並共同制訂產業標準。另外,范哲豪也提到日本半導體廠商已紛紛重新布局目標市場,例如車用與感測領域,因此臺灣廠商可思考如何拉日以超韓趕美。

此外,在進入物聯網時代後,多核心技術和異質整合勢不可擋,包括超低功耗、感測器等技術為重要方向。另外資料流通更為容易,因此資安防護,甚至是避免駭客等惡意破壞,也將是臺灣IC設計業需重視的議題。

整體而言,為因應未來,IEK建議產業界應持續關注的議題包括:在中國大陸積極加入半導體戰局下,全球與臺灣之競合態勢有何變化?在面對中國大陸半導體設計業崛起與全球加速整併的風潮下,半導體設計業的競合態勢又會如何發展?以及全球前瞻半導體應用的未來發展趨勢會如何轉變及有無新興半導體應用整合案例等,這些都攸關半導體產業競爭力。面對挑戰,臺灣應強化技術研發實力,爭取新一波應用機會以向上提升營收與獲利。

印度成顯示器產業新希望

觀察全球顯示器產業的發展,找尋下一個高成長的市場,已成了各家廠商布局的重點。這可以從最新的產值變化來看,2015年全球顯示器產值預估為1,420億美元,2016年整體顯示器產業產值成長率估計將剩下3.3%,全球產值為1,466億美元。

成長減緩,顯示出歐美國家拉貨力道不如往年,歐洲市場又因為匯差導致收益不佳,再加上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也出現飽和,過去支撐顯示器產業的主要市場,似乎紛紛現出疲態。在此情況下,人口數超過12億的印度,已成為最具成長爆發力且最受期待的大黑馬。

印度手機用戶數超過六億,其中使用智慧型手機比例還不到二成,未來成長爆發力十足,甚至可能在2017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再者,印度2015年電視市場規模高達1,450萬臺,其中甚至還有200萬臺的CRT電視市場,未來除了市場基本需求持續強勁,CRT的替換效應也將持續發酵。2016年印度液晶電視市場年成長率仍將高達20%。

除地區因素外,就產品新應用來看,同樣是由物聯網領頭,車用顯示器等新興產品的起飛,將為顯示器市場注入活水。IEK指出,隨著物聯網時代來臨,將帶動新一波跨裝置應用的市場需求,並將對現行產業造成相當程度之改變,少量多樣的垂直應用場域機會,將帶動車用顯示器、智慧手錶、頭戴顯示器、數位看板等新的市場需求崛起,成為接續手持式裝置後的新成長動能。

整體而言,為提升使用者體驗,輕薄設計、軟性顯示器、透明顯示器等新的解決方案將重新定義人機介面,顯示器產業也將從以往的規模競爭走向價值競爭。

國際大廠鎖定車用顯示器

在車用顯示器的部分,2015年全球車用面板市場規模約55億美元,2020年將成長到72億美元,因此成為全球國際大廠的目標。目前全球汽車市場規模預估在2015~2020年之間突破一億輛大關,而車載顯示器主要需求來自於中控臺與儀表板。在2012年,平均一輛車使用不到0.6個車用面板,但2015年,平均一輛車已搭載0.8個車用面板。

在2020年,平均一輛車將會搭載超過1.2個車用面板,滲透率相較於2012年將倍增,車用面板漸成標準配備,越高階的汽車將搭載更多的車用面板,如擡頭顯示器(HUD)、中控臺、儀表板、後照/後視鏡、後座娛樂系統等。另外,隨著車聯網風潮漸起,IT大廠爭相布局相關的車用平臺系統,將帶動更多車用面板需求。

智慧化 推升車用電子產值

汽車電子備受矚目,IEK指出,自動駕駛的風潮隨著2015年Google、Apple、Audi、Toyota相繼推出自動駕駛車輛後,顯示車輛智慧化的汽車電子應用比例未來將高居全車比例40%,全球汽車電子產值2013年約為1,975億美元,2015年約為2,388億美元,2019年預估達3,011億美元。

整體而言,原本各自獨立發展成熟的駕駛資訊、安全輔助和車身電子出現次世代智慧車電的系統整合產品,隨著Google無人駕駛車(auto driving)、Apple CarPlay與Tesla的17”車用觸碰螢幕進入車用電子領域後,2014年引發全球關注車用電子議題的還有聯網車輛(connected vehicle)、Tesla Model D無人電動車等,因而引起各界關注。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更於日前在華爾街日報舉辦的Digital Live中表示,自動駕駛等技術將成為未來汽車產業主要發展方向,並點出汽車產業將面臨重大轉變。

IEK預估2015年臺灣汽車電子產值可達新臺幣1,650億元,直逼臺灣整車產值,同時也帶動資通訊和車電零組件對車輛新興科技的應用。臺灣車電產品在導航、多媒體與車用影像項目發展居多,而在聯網車輛的資通訊技術日漸成熟、東協新興市場汽車動能攀升、各國重視發展節能車輛推動下,未來新型智慧移動載具將以點對點(D2D)的運輸型態出現,臺灣業者已有從消費性轉向車用資通訊硬體與服務的能力等,整合趨勢也將是大勢所趨。

無人機高效低成本應用 商機爆發

除了地上汽車的電子化外,天上飛的無人飛機也帶動許多資通訊領域相關商機。美國消費性電子協會(CEA)預估,今年將有超過100款消費性無人機上市,2015年全球市場規模約43萬架及1.3億美元,至2018年則可成長到10億美元。根據美國航空航太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4年全球已有270家公司推出超過960種不同類型的無人機,目前北美是全球最大的無人機市場,占有66%的市場規模,歐洲地區次之,占15%。

無人機是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的簡稱,IEK指出,無人機基於飛行優勢,可以提供空中影像與快速運輸兩大基礎應用,其中前者之潛力最大,透過分析空拍影像,可以描繪地表樣貌、掃描橋樑安全、探勘農作損傷、監控人群動向等。因此無人機其實就是影像資料的載具,搭載不同的感測器與演算法,可以產生許多應用。無人機新創公司Cyberhawk便表示,自己不算是無人機公司,而應該是資料分析與應用公司。

自2015年三月美國電子商務龍頭Amazon終於獲得美國航空管理局(FAA)的核准,可以進行戶外無人機送貨的測試後,被認為是無人機產業發展的一大突破。可預期的是,未來無人機將在各行各業提供各種低成本高效率應用,而此市場崛起所帶動的商機,值得臺灣相關業者持續關注及布局。

光學鏡頭一枝獨秀

除了新興商機受到矚目外,不可忽視的是,不同於其他產業緩步升溫或是成長趨於保守的現象,零組件產業的光學鏡頭受惠於消費型產品的發展及應用漸趨多元,一直在持續提升中,需求量每年以二位數速度成長。全球光學鏡頭出貨量平均年成長率為15%,預估2015年達到40億顆的出貨水準,較前一年成長13%,2016年、2017年出貨將再持續成長至43億和46億。

再從應用別分析,智慧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為光學鏡頭主要的應用出海口,於2014年達到25億顆,相較於2011年成長了250%左右,整體應用比重也由2011年的32%向上攀升至2014年的71%,幾乎完全主導了光學鏡頭產業的發展。

物聯網帶動 家庭能源管理市場起飛

物聯網的應用寬廣多元,對於節能減碳更也有極大助益,其中,透過物聯網實現「智慧能源管理」,開始延伸至家庭中,並將成為世界趨勢,同時帶動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HEMS)市場開始起飛。根據Markets & Markets資料,2015年全球HEMS市場達27.6億美元,較前年成長32.5%,為成長期產品,美國與歐洲為主力市場,市占率分別達40.1 %與36%,亞洲市場占15.5%居於第三。展望2016年,在各國持續推廣節能政策下,全球HEMS市場預估將成長至38.4億美元。

對於臺灣業者的切入之道,IEK建議,短期內整套HEMS導入較不易被市場接受,廠商可由家庭既有設備或便於整合其他設備的單一產品切入,長期來看,如何讓使用者產生需求以及願意付費,進而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是未來能源管理產業無法逃避的問題。單以節能為訴求難以吸引消費者購買,能源管理產品要能與其他服務串聯使用,才能創造更多附加價值。

綠能產業盼新興應用接手

同樣是訴求節能減碳,我國的許多指標性綠能產業其實在近年受到不少挑戰,例如,太陽光電產業面臨到先進國家的補助政策逐漸退場,使得市場轉向新興國家,因此面臨到新的客戶開發與應用領域的挑戰。此外,LED照明因中國大陸廠商積極搶市以致價格快速下滑,連帶使得LED元件的營收受到影響。造成兩大綠色製造業在2015年產值約85億美元,較前年度下滑6%。

展望2016年,各類綠能環保產業將以不同的形式及策略,突破現今的困境。因此,在全球經濟表現仍低迷的環境下,綠能環保產品需要有較創新的發展思維,才可開創出新的商業契機。IEK綜整國際趨勢後指出,在新興的綠能商機中,包括生質塑膠、永磁與磁阻馬達都具有相當大的市場潛力。

此外,在國際間針對工廠、車輛等排放法規日趨嚴格的趨勢下,氣體偵測技術也大量運用於環境及工安領域,使之成為綠色產業的一環。預估2016年全球市場需求將達62億美元,未來幾年也可預期達到年成長率6%以上。

整體而言,IEK認為,儘管綠能環保為全球普世價值,然而近年變動的國際局勢,使得綠能環保產業受到不少的衝擊。例如,近來的低油價狀態,除了對頁岩油產業造成嚴重衝擊外,也使得能源供應市場產生波動,綠能產品面臨加速降低成本的壓力,都需臺灣業者長期關注。

石化產業 2016年緩步升溫

談到低油價的影響,占製造業產值1/3的石化產業可說是首當其衝。展望2016年,多數研究機構認為油價將回穩,且維持低油價,有助於以輕油為進料的我國石化業者維持較大的利差,使得營運狀況穩健向上。

同時,因中國大陸煤化工業發展並不順遂,新增產能的速度不如預期,因此,中國大陸對我國石化產品仍有需求,促使國內石化業產能利用率逐漸加溫;再加上印度、越南等新興市場對石化基礎產品的需求逐漸浮現。綜合以上,IEK預測2016年我國石化產業產值將恢復成長,年增3.1%~4.2%。

「活躍高齡」成形 銀髮族商機龐大

除了關注產業變化外,IEK也針對臺灣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高齡化的觀察指出,「活躍高齡」發展已逐漸成形,年長者的樂齡族群將隨著生活價值觀與科技的改變,更加重視休閒生活,無論是運動習慣和觀光行為的頻率都出現增長。

其他還包括樂齡族群從事休閒活動的行為模式也傾向社群化,使樂齡生活更為豐富。今年IEK在兩岸針對休閒活動進行深入調查,發現樂齡族群利用智慧裝置結合社群或即時通訊平臺進行情感交流,除有助加速休閒活動資源分配和參與人員分工,更漸漸出現共享經濟的趨勢,是未來銀髮休閒商機的重要方向。

為擴大觀察面向,今年的系列研討會也首度納入農林漁牧及寵物相關議題,包括「動物疫苗、伴侶動物食品與飼料添加物國際市場商機」、「菇類、蔬菜種子、生物農藥與檢測檢驗國際市場商機」、「觀賞魚暨周邊、石斑魚模場、農業機械國際市場商機」、「農業設施產業泰國、越南市場商機」等。

透過系列研討會的舉行,IEK希望能協助臺灣產業更精確地掌握未來趨勢,以因應未來挑戰。IEK主任蘇孟宗指出,「明年的大環境預期會比今年好,但臺灣所面臨的未來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因此,彩色生態體系的打造將是當務之急及長遠之計。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